張慧飛
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第七小學
語文教育是學生教育中的重要科目,新課標也要求老師在進行語文教育師應該貫徹新的教學理念,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全方面的發展,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學生的語文水平對學生日后的發展也是有巨大影響的,它關系到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和他人交流的流暢性、高效性,從而提高學生在學習工作中的效率。
學生寫作的素材都是來源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學生可以憑借一件事就可以寫出一篇文章,也可以通過一次旅游寫出一篇文章,這些文章的素材全部來源于生活,所以老師在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時候,首先要讓學生有觀察生活的能力,能夠發現生活中有意義、值得寫的素材,這樣學生在寫作時,就能夠依靠自己在生活中通過觀察積累的素材進行創作,而不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瞎編亂造進行創造,通過真實的生活素材進行創作,可以使學生表達的感情與實際生活相貼近,能夠讓讀者更加的感同身受,從而使自己的文章真實可靠。
例如老師在講課本中的文章時,就會涉及到生活中的各種事情或者各種花花草草,那么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想象自己是否在生活中經歷過作者經歷過的事情,觀察過的花花草草是否和作者的一樣,這樣學生在老師的領導下,就會回顧自己以前的生活經歷,那么學生就會意識到,原來作者所寫的素材自己在生活中也是經歷過,只是自己在平時沒有細心觀察,沒有認真體會,所以錯過了創作的機會。
因此,老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去仔細觀察生活,從而從生活中找到創作的靈感,找到創造的素材,使自己的文章更具有生動性、真實性。
學生在開始寫作的最初階段,老師不應該將一些純粹的寫作理論、寫作技巧灌輸給學生,因為學生沒有經歷過寫作的過程,他們對老師的理論體會不深、理解不清,讓學生在寫作時會更加的困惑,所以老師在教學時,讓寫作與閱讀一同進行,因為閱讀使學生可以讀到那些比較好的文章,老師在和學生解讀好的文章時,就會涉及到這篇文章為什么寫得好,從而自然而然地帶領學生學習閱讀文章中的寫作技巧,從而讓學生在一定的基礎下來理解寫作技巧,更有利于學生理解寫作技巧的真實意義。
學生在進行閱讀的同時,就會主動的尋找文章中的寫作技巧,并進行刻意的記憶,那么學生在進行創作時,也會主動的運用自己學到的寫作技巧,并通過不斷的練習,使自己的寫作能力不斷的提高,語文素質也不斷得到提高。
老師通過一點點的帶領學生閱讀文章分析文章,從而將寫作技巧傳授給學生,那么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慢慢的理解和接受相關的寫作技巧,并有意識地運用在自己的寫作中,這樣學生的寫作能力就會逐步提高。
當學生對寫寫作充滿了興趣之后,他們就會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寫作中,會更加深入的研究如何寫作、如何寫出優美的文章,并且學生對寫作充滿興趣之后,即使遇到困難,他們也不會放棄寫作,堅持創造出優美的文章,所以老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首先老師可以在課堂上向學生講一些文學大家的故事,讓學生能夠了解那些寫作大家在寫作的道路上是怎樣走過的,從而讓學生能夠從寫作大家中學到知識,得到激勵。
其次,老師在講解相關的寫作技巧時,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使自己的講課內容更加的生動形象、具體,讓學生能夠在活躍快樂的氛圍中學到寫作知識,
例如老師可以在互聯網上搜集一些相關的視頻或者動畫,從而以詼諧幽默的方式將語文知識傳授給學生,那么學生在看動畫和視頻的過程中就會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課堂的學習中,而不是由于課堂壓抑,而將注意力放在其他事情上。
最后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寫作水平,給學生布置不同的寫作作業,同時老師在給學生評價他們自己寫的文章時,應該首先肯定學生在寫作上的進步,對他們給予一定的表揚,從而讓他們有更大的寫作自信心,然后老師通過委婉的說法指出,學生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地方,從而讓學生的文章更加的優美,這樣學生在老師的肯定、表揚之下,就會受到很大的鼓勵,從而對寫作充滿自信心。
寫作能力對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質具有重要影響,老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采取符合小學生發展特點的教學方式,讓小學生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下,逐步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從而使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進而使小學生的語文成績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