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周國強 賈肖肖

一座城市,有沒有標志性建筑,對城市的形象非常重要。山東菏澤,一個三線城市,地處魯蘇豫皖四省交界中心地帶。因菏澤大劇院、曹州牡丹園、丹陽立交橋等眾多地標性建筑聞名全國,也因棚改攻堅計劃聞名全國。
2017年,菏澤全市棚改量18.2287萬戶,遠超第二、第三名。實際上,2017年也成為當地房價的拐點,棚改、庫存清零、房價暴漲和地王崛起,刺激著這個城市的神經。
“菏澤是典型的北方小城,但因為是棚改第一大市,老舊建筑能拆的已經全部拆除。所以菏澤的修繕市場并不是很大,目前主要是在現存的新老建筑的維修維護等方面。”東方雨虹建筑修繕(菏澤)服務中心負責人鮑慶認為,盡管菏澤沒有復雜多雨的氣候環境、也沒有大量存在的老舊城區,但建筑修繕也是這里不可或缺的行當。
那么房子滲漏了該怎么辦?相信大多數業主的第一反應都是“找物業!”那物業方是如何處理的呢?
“這個小區房子已經交付五年了,目前出現滲漏的有兩百多戶,已經維修了一百多戶了。”據菏澤市物業公司畢經理介紹,因近期降雨量突然增大,雨水污水沒辦法及時排出,建筑在水中長時間浸泡,導致住戶家中出現滲水、漏水的問題。
“這種情況并不是最近才出現的,之前就有這種情況,多次與承建方、開發商溝通得不到解決。”畢經理表示,在多方聯系無果的情況下,最終由物業出資,為小區業主進行免費維修。
能夠圓滿的解決問題自然是三全其美,但并不是所有的修繕工作都能如此輕松快速的展開。在這方面,業主跟物業都是受害者。
“現在物業困惑的點很多。”物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賈鐵軍就物業的困惑說了兩個方面:第一,人員工資連年增長,但菏澤的物業收費標準還是幾年前的;第二,開發商遺留的建筑質量問題轉嫁到物業身上。所謂開發商遺留問題有兩種,第一種是開發商撤走以后,高層建筑出現墻磚脫落、砸車傷人事件,因為找不到開發商,所以業主就要求物業負責;其次是開發商在出現問題以后,為了自身利益而與相關承建單位相互推諉、扯皮。
“尤其是房屋滲漏水的問題,如果說維修一次以后能解決問題也還好,但總是反復維修得不到解決。”這種情況就是物業不能承受之痛了。賈鐵軍表示,作為物業協會,對于這種情況也沒有辦法做出相關裁定,因為沒有這個權利,所以只能呼吁有關部門重視這個問題。
除了責任主體不好劃分,各地的維修基金申請難也是業主問題不能快速得到響應的一大成因。那么菏澤的維修基金究竟是怎么申請的呢?
“在小區建筑的公共部位,需要維修的面積達到2/3、住戶簽字達到2/3的情況下才能由小區業委會、小區代表或者物業進行維修基金申請。申請時首先由業主代表提交申請,在基金管理科審驗通過以后開始走手續流程,無論怎樣,想要申請維修基金必須資料齊全,而資料中最重要的就是業主簽字部分。”
管理科人員表示,后續將會推行權利下放基層單位,由街道辦事處進行相關協調工作。維修基金申請難、開發商承包方責任主體不好劃分、專業修繕團隊少都是現在修繕行業面臨的重要問題,但是為甲方解決滲漏的技術、服務、售后就是衡量一個合格的修繕公司的全部標準嗎?
不!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也是一個合格的修繕公司的必要“技能”。8月12日,臺風“利奇馬”在山東登陸,受到臺風影響,山東全省都陷入應急狀態。在這樣的情況下,菏澤建筑修繕中心立即啟動應急方案,給這一突發事件交上一份完美答卷。
“所謂應急方案是指在客戶保修之后與業主溝通后立即進行的應急維修。”鮑慶表示,公司在暴雨來臨前就已將所有技術工人全部召回,搭配施工工人,兩兩一組,為漏水業主進行緊急修繕處理,目的就是盡量為客戶減少損失。
事實上,在雨虹修繕(菏澤)服務中心成立以前,業主房屋出現漏水、滲水等相關問題時只能找馬路游擊隊,維修既沒有詳盡的維修方案及完善的售后服務,也沒有質保,導致后期隱患很多。東方雨虹建筑修繕(菏澤)服務中心成立的意義就在于,解決業主的這些困擾。“自服務中心成立以來,不管是專業技能、服務態度還是后期維保,業主反映都挺好的。”鮑慶告訴記者。
記者結語:放眼望去,整座城市一片嶄新,老舊建筑似乎都被拆掉了。菏澤2016、2017年連續拿下全國設區市城市棚改之首,被戲稱為“中國拆遷第一市”,是人們眼中人為制造天量需求紅利的受益城市。這里的建筑修繕市場看似平靜,實則蘊藏著巨大的潛力空間,既有建筑存量的不斷增加,也為修繕市場的未來不斷加碼。修繕團隊唯有以專業立身,從點滴做起,才能在未來爆發出無與倫比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