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生軍

隨著我國房地產行業的迅速崛起,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設規模也越來越大。與此同時,房屋建筑工程質量也成為政府及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尤其是作為房屋建筑工程的關鍵部分,主體結構的檢測也受到了人們的普遍關注。文章就此展開了討論,先是分析了房建工程主體結構的檢測技術,而后簡述了其應用方法,最后結合實例詳細分析了其檢測技術的具體應用。
通過對房屋建筑工程的主體結構進行檢測,能準確判斷其主體結構的穩定性、牢固性、安全性,從而對房屋建筑工程質量進行預判。在建筑行業迅速發展的背景下,主體結構檢測技術也在不斷創新與發展。所以檢測人員應結合房建工程主體結構實際,靈活應用檢測技術,并加大主體結構檢測技術的研究和推廣。
對于房建工程主體結構的檢測主要從外觀、抗壓強度、鋼筋保護層等方面入手。首先,主體結構的外觀檢測內容是檢查施工所用的主體結構構件尺寸是否符合原設計方案要求;結構面是否存在裂縫、麻面等問題。可應用的檢測方法有目測法、鋼尺檢測法等。其次,主體結構的抗壓強度檢測包括動態檢測、靜態檢測兩種方式。比如振動檢測就屬于動態檢測,其主要檢測方法是應用起振器,使其與主體結構發生共振,然后記錄下共振頻率、次數,并計算出其剛度。而超聲波檢測法、回彈法等都屬于靜態檢測法,主要就是應用儀器、設備進行檢測。這種方法雖然具有準確率高的特點,但是不適用于大型混凝土結構。最后,對于鋼筋保護層的檢測主要是應用局部開鑿法、鋼筋探測儀。局部開鑿法對主體結構有一定的損壞。但鋼筋探測儀檢測是一種無損方法。常見的有電磁法鋼筋探測儀和雷達法鋼筋探測儀,其應用原理分別是電磁感應、渦流效應。
首先,檢測人員需科學選擇檢測樣本空間。主體結構的檢測應當以國家法律法規、行業規劃為基礎。所以,檢測人員需嚴格按照既定步驟進行檢測,先以設計方案、工程資料等為基礎,制定科學的檢測方案。同時,檢測人員還應針對性地進行房建工程的隨機抽查,初步了解房建工程的實際情況。然后,按照行業要求,科學選擇樣本空間數值。無論是要檢測哪一個項目,都必須有嚴格的檢測方案,并及時與施工單位溝通,盡早開展檢測工作。如果需要用到有損檢測方法,需先提交申請,待有關部門完成審核后再檢測。其次,明確檢測范圍。一般情況下,主體結構工程的檢測范圍主要包括工程質量檢測、結構性能檢測。另外,在有關部門要求、出現工程質量事故、對結構質量存在爭議等情況下,要提早進行工程質量檢測。若是需進行混凝土改造、加層時,則必須進行結構檢測。最后,樣本實體檢測方案的制定。在主體結構工程的檢測中,檢測人員可選擇代表性的部位進行混凝土強度、鋼筋保護層等項目的檢測。需要注意的是若存在特殊檢測項目,應及早在檢測方案中標示出。
首先,要根據不同房建工程的概況,選擇合適的檢測內容。比如在進行樣本材料檢測時,需做好鋼結構、混凝土及鋼筋的檢測,并進行房屋傾斜度、不均勻沉降的檢測。又如場館建設、高層建筑、超高層建筑、廠房建筑等才會用到鋼結構。所以,只有在這些房屋建筑工程中,才需進行鋼筋保護層的檢測。同時,檢測人員還需認真記錄相關檢測數據,以便后續的評測工作。另外,在進行鋼筋、混凝土的檢測中,應重點檢測鋼筋及混凝土的強度、建筑施工問題對混凝土、鋼筋的影響。其次,檢測人員一定要重視房建主體結構工程的整體性檢測,盡量客觀地進行主體結構工程的檢測。比如,不僅要檢測主體結構內部質量,更要檢測其外部質量,確認是否存在裂縫、凹凸不平的問題。最后,要科學處理檢測結果。具體來說,檢測人員應按照行業規定,在三個工作日內出具完整的檢測報告。通常,檢測人員在向委托方出具檢測報告時,需出具四份以上的檢測報告;工程申報評優的普檢報告應在五份以上;對于檢測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數據,檢測人員應及時匯總、分類、上報。同時,設計單位還應及時進行檢測報告的審查,保證檢測報告的精確性。
某房建工程為二層建筑,且屬于框架結構,總面積為400平方米。該房建工程的基礎及主體梁、板、柱的混凝土強度設計為C30,使用年限為50年。其主體結構已經完成施工,但相關建設手續不夠齊全。業主怕工程質量不過關,所以委托相關檢測機構進行建筑結構的安全檢測。
首先,需對其混凝土強度進行檢測。混凝土強度的檢測方法比較多,如鉆芯法、回彈法、超聲法等。不同的檢測方法具有不同的優缺點及適用范圍。所以,結合該房建工程實際,選擇了鉆芯法及回彈法。
其次,鉆芯法的具體應用。第一,依據行業規定,結合該房建工程結構、不同混凝土強度等級及檢驗批容量,在每批的結構構件中,每個芯樣取一個構件。每個標準的芯樣構件中包含的鋼筋不能超過兩根,且直徑都應在十毫米以內。然后,可現場進行芯樣的切割、補平、試壓,得到數據后,再進行分析、判斷。第二,依據 GB/T 50344-2004 建筑結構檢測技術標準中對B類結構質量、性能抽樣檢測的最小樣本容量規定,在該工程檢測中共選擇了625個構件,其中包含主體結構的梁、板、墻、柱,但只選擇了80個構件進行檢測。第三,該房建工程主體結構澆筑的混凝土強度為C30,隨后對主體結構進行了批量計算、評定,最終得出了混凝土的強度為30.1兆帕。也就是說,其強度滿足設計要求。
最后,回彈法的具體應用。在應用回彈法時,也應當按照相關規定。結合工程實際,可從檢驗批中隨機抽取檢測構件,保證每個構件檢測區能抽出10個構件,并均勻設置檢測點。在完成回彈檢測法之后,可選擇代表性的位置進行碳化深度值檢測。然后,依據測區混凝土強度換算表,結合回彈值、碳化深度值,準確判斷測區的強度值。另外,在檢測中,檢測人員選擇了強度等級為C30的柱構件,共98件,檢測數量為20件。最后經過推算,混凝土強度為30.4兆帕,符合設計要求。
對于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測主要是應用鋼筋探測儀。其中主體結構的梁構件總數為401件,檢測數量為9;主體結構的板構件總數為224件,檢測數量為5。經過實際測定,梁構件的合格率在90%以上,板的合格率在93%以上。也就是說,其梁、板構件的鋼筋保護層厚度符合設計要求。
主要采用了目測、鋼尺測量兩種方法,并依據了相關規范進行檢測。經過實際檢測發現:該工程的構件外觀并沒有蜂窩、裂縫、露筋等問題。也就是說其外觀符合設計要求。
除上述檢測內容外,檢測機構還對構件的截面尺寸、偏差、構件撓度等進行了檢測。結果發現,都符合設計要求。
在完成了上述所有檢測工作后,檢測人員對結果進行了統計、分析,并得出了以下評價:該房建工程的主體混凝土強度、梁和板的鋼筋保護層厚度、混凝土構件外觀、結構構件截面尺寸及垂直度等符合規范要求。即該房建工程的主體結構質量符合規范要求。
綜上所述,在主體結構檢測技術不斷發展、成熟的背景下,檢測機構應結合房建工程主體機構實際概況,合理選擇其檢測技術,并依據相關規范科學開展主體結構的檢測。這樣才能保證主體結構的檢測質量,從而能夠準確預判房建工程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