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遂中
自1984年底興建到1988年10月底通車的滬嘉高速開始,截至2017年,我國高速公路里程已達13.65萬km,位居世界第一。按照交通部《國家公路網規劃》采取放射線與縱橫網線相結合的布置方案,2020年前我國將形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橫貫東西、縱貫南北的大通道;大通道由七條首都放射線,九條南北縱向線和十八條東西橫向線組成,簡稱為“7918網”,總規模達8.5萬km。
河南省自1994年12月26日建成通車全長81km的連霍高速開封至鄭州段北半幅,實現河南高速零的突破,至今已累計建成高速6448.54km,全國第三。計劃到2020年底,累計建成高速達到8020km。2018年12月,河南高速“雙千”方案出臺,將在2019年投資1086億元,開工建設1002km高速,到2022年建成通車。
河南省高速公路路面,除服務區、收費站外均為瀝青路面,隨著大量高速公路快速建成和路面使用時間的不斷累積,高速公路養護任務不斷加大。我國把瀝青路面的養護工作分為:日常巡視與檢查、小修保養、中修工程、大修工程、改建工程和專項養護工程。公路養護主張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但在具體操作中基本上都是被動養護。路面的養護質量,一方面取決于養護資金的投入,另一方面取決于養護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及時性和規范性。同時伴隨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路面養護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隨著科學技術發展,以及一些新型路面養護材料,路面新技術、新工藝的出現,路面預防性養護占養護工作的權重也將不斷加大,下面我從路面損壞、平整度、車轍及抗滑性能四個方面對路面使用性能進行檢測和分析評價,并提出養護對策。
1.根據《路面使用狀況評定標準》(JTGH20-2007)規定路面使用狀況路面檢測包括路面損壞(PCI)、路面平整度(RQI)、路面車轍(RDI)、抗滑性能(SRI)和結構強度(PSSI)五項指標。其中路面結構強度為抽樣檢測,單獨計算與評定。路面使用狀況檢測以1000m路段為基本檢測或調查單元。路面使用性能指數PQI按下式計算:

式中:
ωPCI——PCI在PQI中的權重,取值為0.35;
ωRQI——RQI在PQI中的權重,取值為0.40;
ωRDI——RDI在PQI中的權重,取值為0.15;
ωSRI——SRI在PQI中的權重,取值為0.10。
2.檢測
檢測使用快速檢測設備檢測的路況數據包括路面損壞、平整度、車轍和抗滑性能四項分項技術指標。這些技術指標作為路面使用性能評價的基礎和養護維修方案選擇的科學依據。
3.路面使用性能評價內容
路面使用性能的評價可分為單項指標評價和綜合評價。單項指標評價從路面性能的各個側面對路面進行評價;綜合評價是對路面使用性能的總體評價。

表1 路面使用性能評價指標
1.根據現行《公路養護技術規范》(JTG H10-2009)、《公路瀝青路面養護技術規范》(JTJ 073.2-2001)的規定,在公路滿足強度要求的前提下,公路路面損壞狀況指數(PCI)、路面行駛質量指數(RQI)、路面車轍深度指數(RDI)和路面橫向力系數(SFC)四項指標分別采取的不同養護對策,具體如表2~表5所示。

表2 路面使用性能評價指標

表3 路面行駛質量指數(RQI)對應的養護對策

表4 路面車轍深度指數(RDI)對應的養護對策

表5 路面橫向力系數(SFC)對應的養護對策
依據《公路養護技術規范》(JTG H10-2009)和《公路瀝青路面養護技術規范》(JTJ 073.2-2001)中養護對策時機的判斷和《路面使用狀況評定標準》(JTG H20-2007)中路面使用性能指數的計算方法四個基本原則。選擇不同的養護方案,可采取不同的養護技術。詳情可參照養護技術方案(見表6)。

表6 養護技術方案
2.建議養護計劃:根據上述養護方案選取的原則,對所檢高速公路各養護類型進行統計匯總。
1.根據《交通運輸部關于印發“十二五”全國干線公路養護管理檢查方案的通知》(交公路發【2014】243號)、《“十三五”公路養護管理發展綱要》(交通部2016年6月)和《河南省交通運輸廳關于加強高速公路路面養護管理的通知》(豫交文【2017】94號)等相關文件要求:路面行駛質量指數(RQI)和路面損壞狀況指數(PCI)均應不低于90,且每公里路面車轍深度指數(RDI)應不低于80。
在公路滿足強度要求的前提下,公路路面損壞狀況指數(PCI)、路面行駛質量指數(RQI)、路面車轍深度指數(RDI)和路面橫向力系數(SFC)四項指標分別采取的不同養護對策,具體如表7~表10所示。

表7 路面使用性能評價指標
根據上述表中養護對策時機的判斷和《路面使用狀況評定標準》(JTG H20-2007)中路面使用性能指數的計算方法四個基本原則,選擇不同的養護方案,可采取不同的養護技術。詳情可參照養護技術方案(見表6)。

表8 路面行駛質量指數(RQI)對應的養護對策

表9 路面車轍深度指數(RDI)對應的養護對策

表10 路面橫向力系數(SFC)對應的養護對策
2.建議養護計劃:根據上述養護方案選取的原則,對所檢高速公路各養護類型進行統計匯總。
依據《公路養護技術規范》(JTG H10-2009)和《公路瀝青路面養護技術規范》(JTJ 073.2-2001)等規范及交通部、省廳相關文件的要求,并結合相關高速公路檢測數據和現場踏勘情況,建議采取不同養護對策。
1.對SFC<40和DR>0.4采用中修罩面處治的路段,可采用超薄磨耗層或銑刨罩面的養護措施進行處治。
2.對路段較為嚴重的裂縫,建議對其進行騎縫鉆芯檢測,探測病害發展層位,制定更為合理的養護措施。
3.相鄰間距較小的處治路段,建議合并處治,以保證施工連續性。
4.結合路段實際情況,建議聯系有勘察設計資質的單位,對管轄路段內的各個車道進行詳細的勘察設計,以提高行車安全性和路面使用性能。
總之,高速公路養護建立預防性養護長效運行機制,應將道路一般性養護和預防性養護相結合,形成全生命周期的養護策略,最大程度延緩路況退化,降低養護投資,節約養護資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