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杰婷
摘? 要:新時代背景下,總體國家安全觀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穩定根基。大學生在高校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內容中,已經包括與國家安全相關的內容。然而,多數學生并沒有系統地接受有關總體國家安全觀內容的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國家安全內容呈現不足,總體國家安全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實際教學中存在著較多問題。因此,該文將研究探索有效路徑,實現總體國家安全觀完美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關鍵詞:總體國家安全觀?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中圖分類號:G642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8(a)-0230-02
“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概念于2014年前提出,黨的十九大時將其作為新時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保障。我國當前所處的發展環境中,可預見的風險隱患日漸增多,難以預見的風險也隨社會環境的快速發展變化而變得更加難以察覺,為了保證我國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要構建有效應對國家安全挑戰的思想意識。
社會環境的迅猛發展,出現了各種各樣、不斷變化的新思想、新事物、新觀念,很容易對高校學生的思想觀念產生影響,尤其是威脅國家安全的不良思想和言論。面對發展迅速、難以預見的國內、國際環境,高校要用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培養和提高,為學生打造厚實的、避免受到威脅國家安全言論和觀點影響的保護屏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明確總體國家安全觀內容要融入教學內容的原因,對當前總體國家安全觀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困境有清醒的認識,將其作為高校開展教育活動的一項重要教學任務,探索形成有效路徑,讓總體國家安全意識作為衡量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內容。
1? 總體國家安全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1 大學生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培養是新時代維護國家安全的必然要求
近期,中美貿易戰進入白熱化階段,國家安全的概念被頻繁提及。類似狀況的國家安全局勢,近年來已不是新鮮事,已然成為當前我國發展面臨的常態,這集中反映了我國發展所處的國際環境的變化。高校學生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生力軍,培養他們的總體國家安全觀,讓每一個大學生從學生時代就樹立起維護國家安全、保障人民群眾利益的理念,才能凝聚成為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安全發展環境的強大力量。
1.2 大學生總體國家安全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學時期是最美好的青春階段,這群20多歲的學生對國家社會、對個人發展都懷抱積極向上的憧憬,但與此同時,他們對社會、對他人還未能形成成熟穩定的思想觀念,不能對各種社會思想進行全面正確的分辨,高校開設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就旨在對大學生的三觀進行正確引導和悉心栽培。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包含了極為豐富的教學內容,其中就包括了國家安全觀的教育。
1.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是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的載體
當前,高校學生處于新興網絡媒體的包圍之中。但網絡媒體內容的龐大繁雜、良莠不齊,尤其是有關國家安全的不實信息,很容易讓大學生對當前我國所面臨的國家安全形勢產生疑惑,這時就需要有專業人員或專業渠道對學生進行答疑解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不僅只是通過課堂傳播有關國家安全的理論知識,還可以邀請校外的專業人員對總體國家安全觀進行知識講座,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實踐可以通過知識搶答和競賽等方式讓學生獲得有關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完整內容,從而培養起自身的總體國家安全觀念。
2? 總體國家安全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困境
2.1 總體國家安全觀內容更新滯后
以總體國家安全觀概念來看,除了傳統安全,非傳統安全也應也成為當前需要格外注重的安全工作內容。但是,高校并沒有及時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非傳統國家安全內容的缺失、滯后,影響了大學生形成全面、客觀的國家安全認識。同時,隨著00后進入高校學習,這一年齡階段的大學生在國內經濟社會迅猛發展中成長起來,長期的穩定繁榮環境讓他們從自身經歷而言,很難認識到當前國家安全存在的問題,使得他們無法全面了解、正確認識國家面臨的嚴峻安全形勢,造成維護國家安全責任感缺失,極容易被境外敵對勢力策反。
2.2 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方式落后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上課方式仍是傳統的老師講解、學生聽講的單向傳播方式,由此也就造成了總體國家安全觀通過此種教學方式傳遞給學生,成為學生獲取關于總體國家安全觀信息的主要課堂形式。反觀當前大學生獲取信息知識的途徑,早已經擺脫了單純依靠查閱書本、聽講課程的方式,而是熟練使用內容豐富、獲取方便的網絡新媒體技術。也有老師單純認為課上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就實現了教學方式的創新,造成不能滿足學生對新的授課方式的需求。同時,即便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但也僅限于課堂教學過程中,課程之余就與學生完全隔離開來,帶來的后果,就是有關總體國家安全觀內容的教學方式方法太單調,導致大學生對于總體國家安全觀知識講授課程興趣缺乏。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除了理論教育,也通過實地參觀等實踐活動完成學習任務,當前高校的教學方式仍然欠缺關于實踐教學的內容。
3? 總體國家安全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探析
3.1 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思路
明確教學主體對象,在以往思想政治課程基礎上了解學生有關國家安全觀教學的需求,明確適合學生要求的教學思路,有針對性地將總體國家安全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幫助大學生構建起客觀真實的國家安全意識。確定教學重點,要依托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開展有效的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全面梳理總結11種安全,讓學生有全面認識,為學生提供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系統學習的平臺。
3.2 提高思政教師的教學素質
充實教師對于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知識儲備,提高課程教學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教師能否實現教學的有效性,關系到總體國家安全觀能否完美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對學生產生怎樣的教學效果,讓學生獲得怎樣的學習體驗。高校要動員組織教師了解掌握有關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重要文獻資料、參加相關學術講座、批準外出學習等,廣泛了解國內、國際局勢發展知識,深刻理解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內容和重要意義,才能轉化為課堂上需要向學生傳授的有關內容,解答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提高總體國家安全觀教學的有效性。
3.3 創新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方式
探索總體國家安全觀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方法。高校要提高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教學有效性,課程內容的講授做到“虛實結合”,不要將課堂看做單純講解理論的場所,也不要將實地參觀等作為單純實踐教學的形式,隨時隨地做到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創造性使用新型的課堂教學方式,通過設置提問解答、情境教學等活潑有效的形式,增強師生互動。創造更多的課外實踐教學機會,舉辦專家講座,定期組織觀看有關國家安全的電影、警示片,組織參觀以國家安全為主題的展覽等。利用高校自身擁有的網絡媒體和平臺,做好校園論壇的引導管理工作,開設有關總體國家安全觀內容的版塊,處理、回應論壇中出現的不良言論。鼓勵輔導員等教學工作者運用微信群等傳播載體,轉發國家安全主題的信息內容,回應學生關注的國家安全熱點問題,及時進行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
4? 結語
高校要培養學生居安思危的思維,理性分析我國國內安全發展現狀,全面認識我國當前所處的國際環境。高校學生既是保障國家安全的生力軍,更是推進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高校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可開展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要充實有關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教學內容,探索創新教學方式,引導大學生培樹正確的總體國家安全觀。
參考文獻
[1] 徐婷.總體國家安全觀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義和路徑[J].西部素質教育,2018(18):46-48.
[2] 羅芳芳,張靜.新形勢下思政課加強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教育的必要性探究[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16(5):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