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杰
摘 要:副豬嗜血桿菌病屬于泛噬性細菌傳染病的一種,一旦這類病癥蔓延,會給全球的養豬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所以加強副豬嗜血桿菌病的治療和防控顯得極為重要,本文分析了最近幾年,該病的發病情況,并就如何治療和防控給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意見和建議,希望能夠盡可能的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關鍵詞:副豬嗜血桿菌病;治療;防控
副豬嗜血桿菌病屬于世界性的疾病,很多地區的養豬場都會出現該類病癥。調查研究表明,副豬嗜血桿菌病的發病率相對較高,尤其是在豬瘟病毒和口蹄疫病毒出現之后,副豬嗜血桿菌病的繼發感染和發病明顯增加,帶來的危害也越來越嚴重。
一、副豬嗜血桿菌病的危害
副豬嗜血桿菌病簡稱為HPS,屬于條件性病原菌,還沒有斷奶的健康仔豬就攜帶有這類病原,可以從氣管、扁桃體等能夠檢測出來。早在2006年,中國就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的“高熱病”,HPS的繼發對于豬群而言,危害越來越嚴重,一系列的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都對豬群產生了極大的危害,給豬場帶來了嚴重的損失,屬于激發病原之一。其長時間得不到有效控制,和諸多因素有著密切關聯,包括環境的惡化、飼養管理等。包括豬瘟、偽狂犬病等流行,會嚴重影響豬群的健康,進而造成HPS病癥的出現,通常是呈急性和慢性的發作,是養豬過程中較為常見的病癥。
該病的主要傳染源是帶毒病和豬病,通常情況下,不僅可以通過呼吸道傳染,而且還可以從消化道傳播,發病率是10%到15%之間,死亡率基本上占一半,如果出現混合感染的情況,造成死亡的概率更高。最近幾年,黑龍江、北京等地頻繁的出現這類疾病,對此需要各大養殖戶引起關注。
二、HPS出現和流行的特點
伴隨著HPS感染越來越嚴重,HPS也出現了各種新的特點,主要體現在,發病日齡出現變化,發病的豬越來越小,處于哺乳階段的豬群也會有感染的情況。在這之前,感染該病的豬主要是斷奶之后的,亦或是處在保育階段的,主要集中在五周到八周,現在處在哺乳階段的仔豬就能檢查出這類病毒;主要是緊隨著豬瘟和口蹄疫這類病毒的,單獨的HPS感染也有可能會造成仔豬致死的情況。
三、防控手段
1.預防
HPS的預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出發,第一,需要做好引種檢疫的工作,減少病原微生物的入侵。種豬在引進之后,不能立刻放入到豬群中,需要進行一段時間的隔離,最好是在21天,才可以混養;第二,需要做好飼養管理工作,自繁自養,全進全出,做好豬舍的通風和換氣,寒冷天氣要注意御寒,要確保豬舍的環境中舒適,減少各種應激情況的出現,不能密集的養殖豬群;第三,要做好消毒工作,豬舍及其周邊要進行消毒,如果豬舍出現發病的情況,需要在發病期間每天都要對豬舍進行消毒,通常情況下是用聚維酮碘和戊二醛配合使用,能夠起到良好的消毒效果;第四,做好藥物防治,這種病主要是并發或者是繼發,會伴隨著支原體混合感染的情況,所以在飼料中加入這兩種藥物,能夠起到良好的預防效果,同時還可以在母豬產前、產后、仔豬斷奶之前在飼料中加入抗菌的藥物,提高預防效果,還可以增加提升免疫力的添加劑,在飼養過程中,如果發現有病豬的情況,需要及早檢疫;第五,需要健全飼養方式,盡可能的選擇原生態的飼養方式,增加豬群的運動量,提升豬群的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將可能出現的致病菌發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第六,定期檢查,做好凈化工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需要加強監管,做好實時監測,將有問題的病豬及時淘汰,并且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健全完善消毒和凈化機制;第七,做好疫苗接種工作,HPS比較嚴重的豬場,需要對所有豬群進行建議,可以對母豬進行免疫接種,如果豬場比較嚴重的情況下,小豬也要及時的檢查;第八,防治病毒病,HPS主要是在豬瘟之后,如果出現病毒病,但是又沒有在第一時間采取有效的措施,就會造成周邊出現繼發性的HPS。所以需要對偽狂犬和口蹄疫等病癥加強預防,這也是有效減少HPS出現的重要手段之一。
2.治療和有效控制
如果在養殖過程中出現這類病癥,需要加強管理,及時治療和隔離。HPS血清型眾多,按照世界上統一的分類標準,血清型被分成15類,仍然存在有大規模的血清型,但是4、5和13這幾種血清型比較常見。控制方案主要包括抗菌素處理以及疫苗免疫和免疫接種,需要進行飼養管理,及時消除或者是減少其他各類呼吸道病原,包括減少豬生產過程中的各類混養情況,做好隔離消毒和衛生清潔情況。在抗生素的使用過程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需要采取HPS的藥敏實驗,需要聯系實驗的結果,確定敏感藥物的使用劑量以及類型。
作為豬場的獸醫,一定要制定完善的防疫制度,從根本上提升飼料的質量,加強衛生監管,豬場的養殖人員,需要定期對豬群進行觀察,發現問題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治,將HPS出現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四、結語
任何年齡層的豬都有可能患有HPS,尤其是一些養豬場已經初具規模的。但是因為HPS的血清型相對較多,獲得農業部批準的疫苗菌種血清型會和當地實際情況有著一定的差異,所以并不一定都能適用。HPS對于頭孢類的抗生素比較敏感,所以短時間里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但是在施加藥物的過程中,很容易讓豬群產生抗體,豬場很難凈化,從長遠來看,臨床治療效果尚待提升,可以考慮聯系當地的血清型進行疫苗的預防,科學合理的開展各類免疫工作。爭取早發現、早治療,從目前的形式來看,可以考慮選用頭孢噻呋類藥物,可以幫助加強該類病癥的有效控制。此外,還可以做好定期監測工作,如果可以,盡量從一個種豬場引進種豬,某個豬場的HPS血清型較為單一,這樣防治難度會大大降低。保育過程中,仔豬也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大范圍飼養,擴大活動范圍,從根本上提升豬群對HPS的抵抗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殿義. 規模化豬場如何防控副豬嗜血桿菌病[J]. 吉林畜牧獸醫,2018,39(01):25-26.
[2]林文耀,曾容愚,何逸民,梁錦波,李鑒清,葉延瑞. 規模化豬場副豬嗜血桿菌病的流行病學、診斷、防控新趨勢[J]. 養豬,2017(01):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