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勇
摘 要: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條件,也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需要,但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本文通過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促進農業發展、保護鄉村環境、引進人才三方面的對策。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業改革;人才培養
鄉村振興戰略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被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其總目標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能提高鄉村居民的收入,滿足鄉村發展的需要。有效地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
一、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困境
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對我國鄉村發展具有積極作用,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國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進程當中面臨著很多的困境,這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造成了極大的阻礙,具體可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農業方面。農業一直是鄉村經濟發展當中重要的一部分,但現在鄉村農業發展面臨的最大困境就是效益低下。很多地區鄉村農業依舊是以傳統的農作物種植為主,這種方式受氣候的制約,若當年的氣候較差就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第二,環境方面。生態環境保護是未來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然前提,但是鄉村建設進程當中對環境的重視程度不夠,為發展經濟不顧一切,缺乏保護環境的基本意識,這就造成了鄉村出現環境惡化、污染嚴重等問題,這些問題一旦沒有及時發現,及時制止和改正就會造成更大的問題。第三,人才與教育方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主體是人,但是以現在鄉村建設的程度吸引不到有能力、有知識的人才,這就造成了鄉村振興戰略缺乏專業的領導者,同時鄉村的教育問題也是阻礙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的一大因素,鄉村教育較城市教育來看相差懸殊,存在著教學設施不全、教育意識較差和缺少專業教職工人員的問題。
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策略
1.促進農業發展
農業是鄉村經濟的主要來源,要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就要促進農業發展。促進農業發展從以下兩方面入手:一方面尋找適宜的農作物。農作物種植的單一化導致了農業經濟效益低下,鄉村居民依靠種植農作物沒有較大的收入,導致了很多鄉村居民尤其是青壯年進入城市打工,鄉村田地或者棄耕或者由人代耕,解決這一問題就要通過考慮當地的自然環境尋找經濟效益比較高的農作物,最大程度地提高農民收入,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另一方面改變傳統的耕作方式。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傳統的人工耕作方式已經逐步被淘汰,現如今依靠機械耕作成為了農業耕作方式的新趨勢。通過機械耕作既保證了農作物種植與收獲的效率,又保證了質量,為農業生產節約了成本。近年來,湖北省各地大力發展特色現代農業,通過農機農藝融合,推進“蝦稻共作”全程機械化,云夢縣沙河鄉夢辰澤“蝦稻共作”種養基地通過農業機械一條龍作業,水稻種植實現了100%全程機械化。大力推進蝦稻共作規模化種養、標準化生產,全面提升蝦稻產業核心競爭力,從水稻良種的選擇、篩選,到連片種植、田間管理、無人機植保以及稻谷收割,借助先進機械設備,不僅降低了勞動強度而且提升了蝦稻品質,實現水稻增產、農民增收。蘄春縣橫車鎮,則依托蘄之陽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大力發展優質蔬菜種植,統一種植,統一銷售,并輻射帶動周邊發展大棚菜,實現蔬菜產業“抱團發展”。
2.保護鄉村環境
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進程中,環境問題也是一大阻礙,保護鄉村環境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點,樹立環保意識。鄉村居民的環保意識薄弱,經常會把家庭生活污水隨意排放到河中、水渠中、馬路邊,這給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壓力,樹立環保意識就顯得尤為重要,可以通過樹立標語、集中宣傳的方式加強鄉村居民的環保意識。第二點,提升農業環保技術。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為了追求經濟效益,鄉村居民往往不注重環境保護,大量使用農藥、焚燒秸稈,不光會對食品安全造成影響,同時造成了大氣污染、土壤污染等惡劣后果。通過提升農業環保技術,應用綠色農業耕作技術能有效避免這樣的問題。湖北省蘄春縣株林鎮宋塘村精心部署、狠抓落實,強力推進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全面打響環境綜合整治攻堅戰。依托宣傳欄、村務公開欄等陣地,利用LED顯示屏、宣傳板報、廣播、發放環保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突出抓好鄉風民風,著力提升群眾對環境整治的重視程度,營造環境衛生人人有責的氛圍。同時,以美麗鄉村為主題,結合精準扶貧、環境保護等重點工作,進一步完善河長制,倡導農村垃圾分類,努力提升農村環境衛生面貌,加強人居環境建設。
3.引進人才,發展教育
人才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主體,現在鄉村面臨的人才困境需要從以下幾點來解決,第一點,培養新型職業農民。農民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中堅力量,通過對農民進行培訓,使其不斷學習最終成為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的新農民。第二點,引進人才。鄉村對人才的吸引力比較小,所以政府應該在政策上給予支持,對愿意到鄉村中工作的人才進行物質和精神上支持,形成人才敢于下鄉,樂于下鄉的局面。第三點,加強教育。對鄉村學校政府應投入較大的資金,改善教學環境,完善教學設施。培養鄉村自己的人才。近年來,湖北省黃岡市通過實施“三鄉”工程、“一村多名大學生”培育計劃、“大學生下鄉”、“千人計劃”等項目,引進一批在外高層次人才、回歸人才和高校畢業生。同時,鼓勵支持黃岡籍大學生返鄉開展“互聯網+”、“旅游+”、“農產品+”等新業態創業,在外成功人士回鄉投資興業。支持鼓勵市縣建立支持互聯網+農產品營銷模式,促進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產業發展,并抽調各級專家定期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落實引進高層次人才待遇、職級、住房優先政策和醫療、子女教育等配套服務政策。
三、結語
綜上所述,要解決鄉村振興戰略推進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就要充分考慮當地情況,不斷完善并解決,最終使鄉村振興戰略快速有序地推進,從而形成農民富裕,農村美麗的局面,為達到全面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璇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義、困境及對策[J].河北企業,2019(05):83-85.
[2]李晶.“互聯網+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困境及對策[J].中國林業經濟,2019(01):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