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鳳
摘 要:高校在實施國庫集中支付后,經費支付的主體從原本的預算單位變成了財政部門,經費賬戶與支付方式同樣發生了很大變化。本文從高校國庫集中支付中存在的問題出發,就改進措施進行探討,希望為高校的財務管理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國庫集中支付;問題;完善措施
一、 引言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強調構建單一的國庫賬戶體系,以財政支付信息系統和銀行間實時清算系統為支撐,以款項的支付為對象,由預算單位提出支付申請,審核機關審核確認之后,對資金進行支付。當前,部分高校國庫集中支付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對于高校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
高校在實施國庫集中支付后,經費支付的主體從原本的預算單位變成了財政部門,經費賬戶與支付方式同樣發生了很大變化。新時期,高校收入結構的變化,對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運用國庫集中支付能夠將資金統一存在國庫單一賬戶中,在充實國庫資金的同時,也方便財政部門對資金的統一調控,調度更加靈活,能夠針對資金支出的源頭進行監督和控制,切實保證了資金的有效利用。
二、高校國庫集中支付中存在的問題
1.法人地位難以落實
高校作為獨立法人,有著獨立的財務管理權,但是當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全面實施后,原來的高校預算外資金都需要上繳財政專戶,財政部門開始針對高校預算編制到支出辦理進行全程管控,要求高校在編報預算時,對可能發生的事項進行預測,同時納入預算編制中,其難度可想而知。
而當遇到突發狀況或者出現新的資金需求時,受預算的制約,高校缺乏能夠自由調動的資金,應對速度必然受到很大影響。在這種情況下,高校的財務管理活動變成了單純的預算管理活動。
2.銀校合作受到限制
伴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辦學資金來源也變得越發多元化,除財政撥款和收費外,還有科研收入、銀行貸款、社會捐贈等,辦學形式同樣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如聯合辦學、如異地辦學等,使得內部財務關系變得更加錯綜復雜。新的發展環境下,財政撥款在高校辦學資金中所占的比重趨于穩定,越來越多的高校在進行新校區建設的過程中,都是依靠銀行貸款,而銀校合作的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高校的跨越式發展。
同時,現階段我國的助學貸款依然是以商業銀行為主體實施,很多時候銀行為了減少學生違約引發的損失,會適當提高對于助學貸款的要求,而高校在缺乏機動資金的情況下,必然會影響商業銀行對于助學貸款的發放。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實施后,高校僅能依照期初編制的預算報送支付申請,無法將自身財務管理的靈活性切實發揮出來,籌資難度大大增加,高校的發展也會受到一定限制。
3.支付方式存在沖突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全面實行后,財政資金的撥付使用方式有兩種,即財政直接支付和財政授權支付,必須對財政資金的收入來源進行明確,借助零余額賬戶實現資金支出,但是這種方式與高校現行的財務管理體系存在矛盾沖突,想要在滿足國庫集中支付的同時,符合現行會計制度的規定,高校會計核算的難度無疑會大大增加。
一是二級核算單位的對賬難度增大。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禁止零余額賬戶向分校、基建處等子賬戶進行資金轉撥,與高校現行的財務會計制度沖突,影響了相關工作的順利實施。同時,高校基本建設財務采用的是獨立設置,與一級會計核算并立,若單一預算單位僅設置一個零余額賬戶來對基建撥款和教育經費撥款進行同時核算,則會出現一個銀行賬戶同時使用兩種會計核算體系的情況,對賬難度大大增加。
二是財政支付無法及時到賬。完善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需要以財政支付系統和銀行間實時清算系統為基礎,但是從目前來看,國庫集中支付網絡不夠完善,預算單位與上級主管部門間的信息渠道不暢,高校日常財務活動的實施受到了很大影響。同時,對于一些已經在部門預算中安排好用途的經費,操作十分簡單,專項資金的支付則變得非常煩瑣,容易出現問題。
三是高校預算編制趨于復雜化。現階段,高校實施的是綜合財務預算,收入支出采用的是收支兩條線管理,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實施后,高校在進行預算編制的過程中,需要對財政撥款乃至原預算外資金支出進行預先確定,預算編制的難度較大。
三、高校國庫集中支付的改進措施
1.改革部門預算編制方式
一方面,高校應該建立科學的預算編制制度,細化預算科目,推行部門預算制度,建立起科學合理的預算定額,明確支出標準。從功能和性質層面,做好預算科目分類,構建起多層級的預算科目體系,做好預算審查監督工作,以此提升預算有效性。在實踐中,需要為預算編制留出足夠時間,提前一年對下年度的預算進行編制,同時將預算年度從歷年制改變為跨年制。
另一方面,應該強調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與政府采購制度的有機結合。有關部門應該將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購制度納入財政體制改革中,對支出過程的透明度進行強化,以此完成對財政資金的監督控制。
2.修訂完善高校財會制度
一是應該拓展授權業務。通過對高校財會制度的修訂,增加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用于高校財政授權支付額度中的授權業務。一方面,需要對財政部門下達的授權支付用款額度,以及由于特殊原因返回到零余額賬戶的資金進行登記。另一方面,需要對授權支付的支出數進行登記,通過增設零余額賬戶用款科目的方式,能夠將原本的銀行存款科目進行改變,使得其核算內容包含以往年度結余、各項往來款項以及單位自籌資金收入等。
二是應該考慮高校實際情況。允許高校依照與后勤部門的相關協議,向后勤支付費用,確保高校能夠用財政資金歸還為事業發展墊支的自有資金及銀行貸款。
三是應該合并建設單位與高校會計主體。一直以來,建設單位會計制度與獨立于行政事業單位之外,兩套會計科目和報表的會計核算顯然并不適應現行的部門核算要求。基于此,應該取消基本建設投資核算主體,與高校會計主體合并,增加基本建設核算科目,這樣不僅能夠滿足高校會計制度的現實需求,也能夠為建設單位的主管部門的管理提供良好支撐。
3.完善管理信息系統
對于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而言,管理信息系統和銀行清算系統能夠提供技術基礎,而如果從預算執行單位的角度分析,上述系統需要能夠同時滿足財政部門和預算單位的需要。
一是必須能夠為預算單位提供分類項的明細收支額度對賬單,包括文本格式和電子格式兩種。
二是應該能夠對網上匯款業務進行進一步優化,借助網上匯款、網絡銀行等方法和措施,在保證工作質量的前提下,提升工作效率。
三是應該能夠為額度收支查詢提供便利。
四是應該實現高校、代理銀行、財政部門和教育主管部門的聯網,推動預算執行信息的公開化和透明化。
五是上一級預算單位應該可以通過聯網的方式實現對自身直屬下級預算單位的監督管控。
通過這樣的方式,財務控制可以從原本的事后控制轉變為事前預防和事中控制,同時具備良好的數據收集能力和遠程管理能力,為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實施提供便利。
4.優化人員崗位培訓
首先,應該重視對于會計人員的崗位培訓。從財務人員的角度,做好計算機網絡應用以及會計電算化培訓,考慮國庫集中支付需要借助信息系統實現,要求財務人員必須具備可靠的信息知識,確保系統操作的順利進行。同時,財務人員必須熟練掌握財政國庫集中支付體系的相關流程及方法,以此來促進工作效率的提高。
其次,高校財務部門應該建立起全面有效的對賬制度,對各項賬務工作進行認真處理,同時做好與代理銀行及有關部門的賬務核對,當月賬務處理完成后,代理銀行應該提供相應的對賬單,為財務預算管理提供參考。
最后,應該完善監督約束機制,將單一的事后監督變成全過程監督,借助完善的監督機制來保證監督效果。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全面實施,使得高校財務管理工作出現了很大的變化,而高校在進行國庫集中支付的過程中,也暴露出很多問題,需要高校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來對財務會計制度進行優化,以更好地適應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要求,以此來實現自身的穩定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敬慧.高校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意義.現代營銷(經營版),2019(04).
2.袁仁淼,姚俊生.國庫集中支付體系改革探討――以廣東省高校為例.商業會計,2019(05).
3.李樹妍,王麗,張寧.國庫集中支付業務事中監督:問題與對策.河北金融,2019(02).
4.楊非.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下高校財政資金管理問題研究.現代商業,2018(25).
5.樊韓林.對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下高校會計核算問題的幾點探討.中外企業家,2018(29).
6.柯萍.論提高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在高校的管理效率.財會學習,2018(27).
7.汪菲菲,龔樂.國庫集中支付下的高校預算管理研究.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17).
(責任編輯:王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