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治國
摘 要:本文從提高高校后勤工作質量的角度出發,先闡述實施高校后勤風險防控的必要性,然后分析其中存在的幾個風險問題,最后提出風險防控建議,旨在為高校后勤風險防控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風險防控;高校后勤;必要性
高校后勤為高校的教學、科研提供重要保障,同時為廣大師生、員工提供良好服務。近年來,隨著我國高校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后勤的工作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比如工作范圍不斷擴大、工作內容更加細化等。但是,不可忽視的是,隨著高校后勤改革的不斷推進,面臨的風險問題也隨之增多。為了進一步提高高校后勤部門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必須認真對待高校后勤的風險防控問題,針對高校后勤存在的問題深入進行成因探索,識別高校后勤存在的潛在風險,并依據風險制定相應的防控策略,依據高校后勤實際建立風險防控體系,才能奠定高校教育教學、科研項目深化改革的基礎。
一、高校后勤風險防控的必要性
1.規范高校后勤工作的需要
在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后勤改革也在不斷推進。在當前環境下,高校后勤工作存在一定的復雜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它隸屬于高校管理,因此要遵守高校的相關規定;其二,它逐漸向市場化方向發展,擁有一定的企業特征。此外,由于高校后勤經營范圍不斷擴大,產生風險的點隨之增多。為了有效規范高校后勤工作,就必須加強后勤風險防控,規范工作流程。
2.提升后勤服務品質的需要
對于高校后勤部門而言,其根本任務和目標在于為高校的教學、科研以及師生員工的生活提供服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高校后勤部門必須實施風險防控,有效預防和控制各類風險問題。在大學階段,高校師生會每日與食堂、宿舍、教室、辦公室等場所打交道,這些場地是廣大師生員工的日常生活、工作的重要依托,對于教學、科研等具有重要影響。因此,高校后勤部門需加強管理,防控各類風險,提高管理水平,從而更好地服務于高校教學、科研以及師生員工的生活。
3.實現“管理育人、服務于人”目標的需要
大學階段是大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當今社會,大學生面臨的環境相對復雜,如何引導大學生在關鍵時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是擺在所有高校的重要課題。除了教學科研體系作為立德樹人的主戰場外,作為高校組成部分的后勤也是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的重要一環。
后勤管理水平和工作人員的品行也對大學生產生重要影響。實施高校后勤風險防控,營造風清氣正的管理氛圍,樹立良好的員工道德標準,以自身的良好形象積極引導大學生,實現“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目標。
二、高校后勤工作中存在的風險問題
1.管理風險
高校后勤在現階段大多采取的是“自主經營,獨立核算”模式,與企業管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高校后勤的各級管理人員擁有較大管理權限,而后勤管理人員及普通工作人員自身的綜合素質參差不齊,高校后勤管理水平長期遠遠落后于市場同類行業的管理水平,不僅影響高校整體發展,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管理弱點和盲點,引發管理風險。
2.廉政風險
國家投入大量教育經費,支持高校提升硬件水平,擴大設施規模。由于高校后勤的特殊性,高校后勤管理干部的自主權通常較大,再加上高校后勤管理制度不足,管理水平低下,缺乏有效監管,因此,在高校后勤工作中極易出現廉政風險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崗位職責風險,體現為不能正確履行崗位職責,頻繁發生后勤腐敗事件,特別是在基建領域。
(2)制度機制風險,主要是高校后勤工作機制不完善,比如管理措施可操作性低、出現問題缺乏責任追究機制。許多管理人員在計劃經濟環境下長期形成的大鍋飯思維,在實際工作中表現為失職瀆職和不敢擔當。
3.道德風險
道德風險屬于契約執行問題,并不等同于道德敗壞。它指的是在契約執行的過程中,由于受到信息不對稱的影響,掌握主動的一方會做出投機取巧的行為傾向。在高校后勤工作中,學校師生是其主要服務對象,而在校園的封閉環境中,師生只能選擇后勤提供的食宿服務。而部分后勤工作人員由于一些負面心理,可能會向學校師生提供一些難度較低、較輕松的服務。作為被動接受服務的學校師生,用腳投票的空間幾乎沒有,只能逐漸對服務要求降低,對高校后勤工作采取忽視態度,助長和掩飾了后勤管理和工作人員的低水平工作。
三、高校后勤風險防控措施
針對高校后勤工作中存在的各類風險問題,高校后勤部門應給予充分的重視,并采取有力的措施予以防控,有效提高高校后勤工作質量,更好地服務于高校。
1.提高后勤管理水平
第一,后勤管理人員做好示范引領作用。高校后勤管理層人員應主動、積極深入底層,參與到日常基礎工作中,同時不斷規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嚴格按照各項規章制度來辦事,做好示范作用。當發生緊急突發事件時,應一馬當先,帶領職工解決問題。
第二,提高后勤人員綜合素質。在知識經濟時代,高校后勤人員應與時俱進,充分利用業余時間,從書本、網絡等多種渠道中學習新知識、新理論,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與此同時,在工作實踐中總結經驗,積極吸取經驗教訓,發現后勤管理工作中的盲點和弱點,進而提高自身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高校后勤人員的綜合素質有效提高。
第三,制定后期管理人員培訓機制,培訓機制的制定在于定期組織后勤人員學習新的管理理念,采用PDCA循環管理模式。定期召開學習大會,針對工作中存在各項問題共同進行探究,學習新方法和新理念,制定相應的管理改進計劃(P),將人才培訓與實際工作聯系起來,并在學習結束后將計劃執行(D)到各項后勤工作中,并在月末對計劃執行后的實際后勤工作情況進行檢查(C),保證各項措施和改進計劃落到實處,最后則是對計劃執行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處理(A),從而逐步解決后勤工作中存在的各項問題。通過PDCA循環管理持續性優化高校后勤管理治理,并促進管理人員之間相互學習并針對問題展開思考和探索,切實優化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力和專業素養。
2.建立廉政風險防控體系
為有效預防高校后勤的廉政風險,就必須結合高校后勤工作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建立行之有效的廉政風險防控體系,其中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明確崗位職責查找機制。高校后勤涉及的崗位較多,若職責不明確,一旦發生問題,則會互相推諉。因此,高校應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查找崗位廉政風險點,尤其是財務相關崗位,避免腐敗事件的發生。
(2)建立健全風險點防控機制。建立崗位風險查找機制后,對于所發現的風險點,需建立風險點防控機制,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積極防控。
(3)建立健全監督體系。在后勤部門的權力日漸集中的趨勢下,高校后勤應建立相應的監督機制,對權力運行、制度執行等環節進行嚴密監督,防止權力失控現象的發生。在監督的過程中,對于所發現的問題,應及時告知上級部門,并采取有力的措施予以解決,將各類廉政風險扼殺在搖籃之中。
(4)依據廉政建設模式,完善各個崗位的職責制度、紀律制度和管理制度、風險制度,分別從后勤工作內容、后勤管理以及后勤風險展入手,實現工作的規范化,管理的制度化和風險控制的全面化,詳細地將風險管理內容細化形成規范、有實踐價值的條文,便于展開后勤崗位職責追查,且有利于做好后勤人員的生活以及作風監管,切實依據制度對人員本身和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處理,保證各項后勤風險處理有據可依,有章可循,不會出現權責模糊和追查失實的情況。
3.積極引導師生參與
為了避免因信息不對稱、后勤人員主觀服務不強等原因引起的道德風險,高校后勤工作應積極引導師生參與,建立良好的服務管理機制。可以通過主動與師生進行互動溝通,引導高校師生參與到高校后勤工作中。與此同時,通過問卷調查、走訪等方式,了解師生的實際需要,在此基礎上不斷豐富和完善后勤服務內容,提升服務水平。后勤管理人員還要進一步加強對高校后勤職員的職業道德建設,促使他們愛崗敬業、辦事公道、服務師生、奉獻學校。在日常工作中,樹立良好的主動服務意識,并將自身價值建立在服務師生的基礎上。
四、結語
高校后勤作為高校重要組成部分,對維護高校的日常運轉和安全穩定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受多因素影響,高校后勤也存在諸多風險,需采取有效的風險防控措施予以解決。后勤保障涉及教育教學、科研項目、學生管理等多個方面,對高校整體發展水平以及辦學質量影響深遠,做好高校后勤風險控制,才能切實推動高校教育改革和穩定高校發展。
依據高校后勤存在的管理風險、廉政風險以及道德風險,應采用PDCA管理模式持續性改進后勤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并且展開廉政工作完善各項規章制度,為廉政工作開展提供合理的依據,并且引導師生參與到后勤管理中,切實提升后勤職員的職業道德,保證高校后勤風險控制到位。
參考文獻
1.戴世勇,葉柏森,陶春明.高校后勤廉政風險分析與防范對策.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11).
2.張愛華,謝海江,李新濤.高校后勤管理廉政風險防控機制研究.中國輕工教育,2015(04).
3.葉柏森,戴世勇,陶春明.構建高校后勤廉政風險防控機制探析.江蘇高教,2015(03).
4.梁寶.探討高校后勤突發事件風險評估機制的構建.現代職業教育, 2017(18).
5.劉家惠.高校后勤飲食成本管理與控制的措施研究.現代經濟信息, 2017(14).
6.卜長安,等.高校后勤生產安全管理存在問題及措施研究.高校后勤研究,2018(2).(責任編輯:王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