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 要】醫療衛生領域技術的不斷革新,要求當下的醫學生們既要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同時還要具備豐富的實踐操作能力,而中醫學相對于西醫學來講,給大部分醫學生的感覺大多比較抽象、深奧和枯燥乏味,因而加強實驗課程體系的實踐很有必要,同時提高中醫學實驗教學的創新性能夠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識重難點。本文認為探究中醫學實驗課程體系可以改善中醫學傳統理論教學的不足,增強中醫理論的科學實操性,進而培養創新型、實用型的中醫人才,提高中醫學專業人員在醫學界的說服力和專業性,進一步推動中醫學的發展。
【關鍵詞】中醫學;本科生;實驗課程體系;創新;實踐
【中圖分類號】R526.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0--01
胡錦濤總書記曾在清華大學建校周年大會上講話中,針對當代青年學生重點提出了“把創新思維和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起來”。由此可見,實踐教育在創新性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性。而教育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則明確發文要求,中醫學專業的本科生必須要掌握系統的中醫理論知識,培育創新的中醫思維,提高自身的臨床實踐能力。因而,順應大時代的要求,加強中醫學專業的實驗教學亟不可待。
一、中醫學實驗教學以及中醫學專業學生的現狀
1.中醫學實驗教學現狀
中醫學的內容博大精深而且晦澀難懂,傳統教學由于教學手段單一,針對中醫基礎理論時,其中的陰陽學說、五行學說等教學內容均比較抽象,而對于教師而言,也只能采用滿堂灌式的方法將這些抽象的內容灌輸給學生,雖然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改善,中醫學的教學模式中增設了實驗教學,,但與西醫相比目前仍然明顯處于落后狀態,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中醫學中由于自身的特點導致理論型的知識較多,因而在教學中常常忽視了科學實驗驗證的重要性。
(2)中醫學大多數師生未能改變傳統觀念,將實驗教學當做是理論教學的輔助。
(3)中醫學實驗室設備陳舊,教學導入形式單一,學生學習興致低,大多數處于被動轉態。
(4)中醫實驗和西醫實驗相分離,過分強調各自的完整和獨立性,導致實驗內容重復。其實,實驗教學由于動手性強、參與度高且有很強的往說服力,往往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提高他們實踐操作的積極性,同時在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驗證,在驗證的過程中不斷觀察和感悟,運用發散思維對問題進行思考,培養自身的創造力。
2.中醫學專業學生的現狀
目前中醫學青年學生學歷層次較高,但并不等于專業水平高,部分學生選擇性聽與學,理論性知識一知半解,實操性課程盲目注重結果,還有甚者,無法繼續堅持,轉為其他專業。
二、大力探索相關改善中醫學實驗課程的方法
隨著科技的發展,醫療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社會各界人士開始關注中醫學這一學科,并根據自身情況對中醫學的實驗教學進行改革與創新,他們從各個方面對中醫學實驗教學課程進行設想、分析和設計,力圖搭建具有中醫學特色的,適應現代醫學教育的實驗教學課程。
結合部分院校的探索和實踐,以及學者提出的思路,本文在這里收集了一些改善中醫學實驗教學的方法:
1.根據中醫學專業特點,增加新課導入,并將導入的形式靈活化,使理論教學更能適應實驗教學,而實驗教學也能反之很好的驗證理論教學。中醫藥學包含很多內容,其中我們常常見到的有中藥學、針灸學、中醫診斷等。里面又各有詳細的劃分;比如在學習中藥學時,教師導入直觀教具,挑選一些常見的可以用來泡茶中藥,如:菊花、 甘草、百合、 玫瑰花、 枸杞子、 陳皮等,先讓學生動手實驗,觀察形態、 嗅氣味,品味道,讓學生自由討論、 談談飲茶感覺,然后引入中藥 “四氣五味” 的理論知識,結合實驗結果做最后的定斷。
2.積極關注國際醫學實驗課程的發展,結合本國國情,轉變實驗教學理念。
中醫本是我國本土文化延伸出來的一個學科,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不斷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知識,是我國優秀歷史文化遺產的一部分。相對于西醫來說,實驗驗證的頻率不是很高,而且有些知識很難進行具體的實驗驗證,因而在科技化飛速發展的時代,中醫學的發展進程相對比較緩慢。積極的關注國際醫學實驗課程,了解多種形式的實驗課程,有助于幫助中醫尋找合適的實驗驗證方法,增加實驗驗證的頻率,提高中醫實驗驗證準確度,從而形成系統的中醫實驗課程體系,增強中醫學的科學說服力[1]。
3.大力改革中醫實驗室管理,配備健全的設備以及科室,完善實驗教學硬件設施。如醫藥類學科的大學可以成立院校中醫學本科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并設置針灸推拿、外科骨傷、中藥方劑、中醫臨床技能等獨立的中醫本科教學實驗室,并且實行相關的管理責任制,將實驗室管理體制以及實驗教學落實到實踐中。
4.借鑒西醫的實驗課程體系,取長補短,建立開放式實驗教學。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在現代醫學科學體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社會文化造成了醫學理論之間的一些差異,但是存在即為合理,這就需要我們去更一步的探索中西醫學理論差異和共同之處,相互借鑒,從而推動醫療事業進一步發展。
三、中醫學教學中加強本科生實驗課程體系教學的重要性
中醫學教育是一種終身的教育,對于教師來說,最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習的能力,將知識的傳遞轉化為能力的培養,學醫的最終目的是看病救人,因而醫學生臨床實踐能力才是是高等醫學教育需要關注的重點。按照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以及臨床實習的綜合教學模式來培養優秀的中醫人才,不僅能夠提高中醫學生辯證思維能力和臨床應變能力,同時還能夠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充分發揮學生們潛在創造力。只有不斷的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才會越來越符合中醫學獨有的學術特點及中醫教育的規律,滿足當下社會對中醫師的具體需求,同時也能很好的繼承和發展中醫學,實現中醫現代化人才的培養[2]。所以,把將中醫專業本科實驗課程體系的創新和實踐提上日程,有很大的潛力和廣闊的前景,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結束語:
中醫是一門經驗學科,雖然在當今時代,以科學數據、實踐為主的西醫會在一定程度上對以經驗為主的民族醫學中醫造成不小的沖擊[3]。但是在這種沖擊下,還是會有人相信中醫,還是有一些對西醫來說無法解決的病癥需要運用中醫來醫治,近年來無論是中醫醫學上還是在中醫研究教育上特別是中醫學專業本科實驗教學模式在改革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所以我們一方面要堅信中醫學的合理存在,另一方面也要讓中醫實現數據化,現代化,讓中醫走向世界。因而,研究和探索中醫學專業本科生實驗課程教學,提高中醫學專業本科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很有必要,同時也需要一定的時間過程,需要更多的優秀教育者來共同推進,一起為培育更多更優秀的高級醫學知識分子而努力。
參考文獻
張玉佩,孔怡琳.中醫學專業本科實驗課程體系的創新與實踐.中國醫藥科學,2016,6(7)
顧媛媛.中醫學床邊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討[C].//第三屆世界中醫藥教育大會論文集.南京中醫藥大學,2013:417-420.
周麗雅,李欣,岳冬輝, 等.基于溫病學專業的中醫藥創新型大學生實驗教學體系研究與實踐[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7,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