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萍 李萌
【摘 要】目的: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實施以跨理論模型為基礎的肺康復護理干預對其生活質量以及肺功能的影響。方法:選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COPD病例10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肺康復護理干預,觀察組實施以跨理論模型為基礎的肺康復護理干預,比較干預前和干預6個月后各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肺功能的差異。結果:觀察組和對照組實施護理干預后,SGRQ分數均低于干預前,肺功能指標FEV1、FVC和FEV1/FVC均優于干預前,且其中觀察組各情況差異更為顯著(P<0.05)。結論:對COPD患者實施以跨理論模型為基礎的肺康復護理干預對其生活質量以及肺功能具有積極影響。
【關鍵詞】跨理論模型;肺康復;護理干預;COPD;生活質量;肺功能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0--02
COPD是常見的呼吸內科慢性疾病,乃至在全球高于40歲的群體中發病率已經達9%~10%[1]。其特征為肺部持續性氣流受限、肺功能進行性衰減,對患病人群的生活造成極大負面影響[2]。目前認為COPD還無法治愈,因此在可行的治療基礎上,肺康復護理成為重要一環,對控制病情進展和強化治療效果有取足輕重的作用。但大部分COPD患者對肺康復不以為意,缺乏相關知識,依從性較差。跨理論模型是一種分階段的行為轉變模型,能夠促使人的健康行為進行系統性改變。故本研究在COPD患者中實施以跨理論模型為基礎的肺康復護理干預,探討其對生活質量以及肺功能的影響,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在2016年10月~2018年10月間COPD病例100例,隨機分組,每組50例。對照組中女4例,男46例,平均年齡60.77±10.08歲;觀察組中女6例,男44例,平均年齡61.16±11.83歲。所有患者的各項基本資料進行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本研究方案獲得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肺康復護理干預: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飲食指導、心理干預、定期復診和隨訪。觀察組實施以跨理論模型為基礎的肺康復護理干預:①前意向階段,該階段的患者還未形成改變自我行為的意識。干預方法:與患者進行平等交流,告知COPD防治和肺康復的相關知識,分享他人康復成功的案例,提醒COPD病發的不適,引導患者進一步認識COPD,轉變思想、權衡利弊,逐步樹立改變意愿。②意向階段,該階段的患者已經具有自我改變的意識,但還沒能形成明確規劃。干預方法:堅定患者付諸行動的決心,提供有益的行為方式,如健康飲食、戒煙、按時服藥、保持心情愉快等。③準備階段:該階段的患者存在行為轉變的趨勢,但仍沒有付諸實踐。干預方法:幫助患者制定可行性強的計劃與目標,分析可能出現的困難及相應解決方案,利用影像、當場示范等方法教導患者相關康復方法。④行動階段:該階段的患者已經開始矯正自我行為,調整生活方式。干預方法:肯定患者所做出的的改變及意義,鼓勵其繼續堅持實踐,做到運動、呼吸訓練、戒煙、營養飲食和充分睡眠等,傾聽患者體會和疑問,予以關懷和幫助,并根據具體情況適當調整計劃。⑤維持階段:該階段的患者可以維持穩定的康復行為方式。干預方法:引導患者感受堅持前后的身心變化,激發繼續維持的積極性。于患者在院、出院實施干預,干預6個月,每月2次,每次30min。
1.3 觀察指標 于干預前和干預6個月后發放SGRQ問卷進行生活質量評估,得分越低則生活質量越高[3];并測定肺功能指標FEV1、FVC和FEV1/FVC。
1.4 統計學分析 所有實驗數據利用軟件SPSS 19.0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進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生活質量比較
干預前觀察組和對照組SGRQ總分為180.22±13.12和181.84±13.01,無顯著性差異,干預后觀察組為115.34±12.03,對照組為141.80±13.03,均明顯低于干預前分值,其中觀察組下降更為顯著(P<0.05)。
2.2 肺功能指標比較
結果顯示(見表1),干預前對照組和觀察組的肺功能指標無顯著性差異,治療后兩組的肺功能指標均有明顯改良,其中觀察組改良程度更為顯著(P<0.05)。
3 討論
本研究中,對照組和觀察組均較干預前得到降低的SGRQ得分,其中觀察組的差異更為顯著,這說明以跨理論模型為基礎的肺康復護理干預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具有正面有益的影響,利用不同階段的不同策略對心理、情緒、壓力等有效舒緩,并及時解決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給予患者堅持康復的信心和動力,維持穩定健康行為,從而改善身心體驗和狀態,提高生活質量。此外觀察組的肺功能指標較對照組具有更為顯著的優化,說明以跨理論模型為基礎的肺康復護理干預能夠增加患者對于康復相關知識和各項訓練的進一步理解和嫻熟掌握,如案例分享和影像、親身示范,對于康復流程和措施依從性高,堅持健康行為并逐漸進步,如戒煙、呼吸訓練、運動等,因而加強肺功能,助于康復。
由此,對COPD患者實施以跨理論模型為基礎的肺康復護理干預對其生活質量以及肺功能具有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高靜. 綜合康復護理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肺功能及其相關因素的影響[J]. 職業與健康, 2016, 32(14):2013-2016.
陳溢玲, 晏益華, 李穎彬,等. 肺康復護理對COPD穩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實用醫藥, 2017, 12(14):147-149.
劉海棠, 謝麗娟. 多學科合作延續護理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命質量的影響[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6, 32(10):737-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