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玲
重慶市墊江縣城北小學校 重慶市墊江縣 400830
在課堂上進行提問一直都是老師們慣用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之一。而目前,受新課程改革的影響和不斷推進,教育部統編教材的一大舉措,便是在每個年級的教材中安排了適合該學段好年齡特征的閱讀方法的滲透和歸納。四年級作為小學階段的中間年段,提問策略便是這個學段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如何有效地保證課堂提問的效果和提問的質量,就是我們要探討的話題和需要努力達成的教學目標。目前,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大多都會存在許多的問題,其中包括學生的閱讀興趣不高、提問的過程和環節缺乏一定的公正性、提問的問題缺乏典型性、針對性等。面對這些閱讀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我們做了如下嘗試:
在進行課程改革以后,對教學課堂上互動性的要求變得越來越高,這就要求學生能夠對該科目的學習產生濃烈的熱情,這樣他們才能夠快速的進入課堂,與同學和老師進行交流互動。基于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課程提問環節的設計時,要注重所提問問題的趣味性和吸引力,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和思維跳躍的速度性。
作為四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擁有了最基本的閱讀能力,因此,在面對課堂閱讀提問時都能夠有所看法和見解。這時教師就需要保證在提問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有平等參與的契機。不同的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素養都有所差別,這就要求教師能夠了解每個學生閱讀能力的高低和閱讀興趣的強弱,針對這些來進行閱讀提問環節的安排和設計。針對不同的問題,提問不同程度的學生,對于那些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可以設計提問一些比較高難度的知識點,對那些中等生可以制定具有應用性的問題來就行提問,對于那些后進生則可以提問與記憶有關的問題。這樣既能夠保證課堂提問過程中的難易程度有所區分,又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確保閱讀課堂提問教學的公正性。
之所以進行課堂提問,主要是為了保證閱讀教學的成果。因此,課堂提問的內容要完全圍繞著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來展開,有重點的進行提問。同時在提問的過程中,還要充分的對課文的重難點問題進行強調,另外還要簡化和縮小提問的范圍,讓提問變得更具有典型性和針對性。
四年級學生閱讀水平要想達到更高的階段和層次,不僅要充分的了解和掌握老師教課的內容,還要進行更多的具有探究性的閱讀。因此,教師在進行閱讀課堂提問時要保證所提問的問題具有一定的探究性,這樣能夠為學生創造力和想象力的激發提供很好的條件。而什么樣的提問才具備探究性?第一,問題的開放程度一定要高。所謂的開放程度高就是指問題本身的答案并不是固定和一成不變的,它應該具有很強的靈活性,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的思維快速的跳躍,讓他們能夠各抒己見。第二,提問必須圍繞文本內容,一旦問題脫離了文章內容,就會使探究失去權衡的尺度。第三,提問要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與文本進行角色互換和情感聯系,從而讓學生獲得新的閱讀體驗和閱讀的竅門和方法。
閱讀課堂上的提問環節和提問過程要善于改變,不要不知變通,也不能過于拘泥一種提問方法。這樣不僅不能夠有效地保證課堂教學一直處于活躍的狀態中,還不能充分的調動學生回答問題和思考問題的熱情。另外,當學生對所提問的問題無法作答時,教師還要隨機應變,及時的對提問的角度和方式進行調整和改變,將問題進行切割,讓其由復雜變得簡單,幫助學生解答。在提問環節結束以后,教師應該就所提問的問題給予合理的參考答案,讓學生能夠有所比較,及時的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并改正。
對于一篇文本來說,其中需要學生學習和了解的內容是非常浩繁的,作為教師可以從不同的層面和不同的視野來進行文本的解析教學。而教師為了保證提問的功效,必須將提問與目標要求進行結合,達到一個平衡點,讓提問更接近目標。通過聚零為整的方法,一步一步地對學生進行引導,讓他們能從宏觀和整體上來對提問的內容進行深刻有序的解答。另外,還要突出重點、舍輕保重。對于文章中的重點設問部分,教師要有重點的進行取舍,規范提問的有效性,保證四年級學生的閱讀層次能夠達到更高級別,同時能夠讓他們適應升學以后的閱讀量和閱讀層次。
新課程提出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學習。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觀察者,學生是參與者更是主導課堂的主人。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抽取不同層次的學生,引導學生針對課題、課文提出自己的疑問,他們的疑問更貼近學生的實際閱讀水平。教師做需要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以及有效性進行保留和舍棄,然后采用合適的方法讓他們解決問題,此方法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能夠快速地了解文本,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通過課堂提問來保證教學的成果和教學的質量,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這種方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帶動學生的思考、引起他們的注意、強化交流等作用。從以上總結的來看,保證四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夠適應更高年級階段的閱讀水平,不僅需要學生努力的去擴大閱讀書籍的數量,還需要老師從中進行幫助,其中通過課堂提問來提高學生的閱讀檔次,是有效提高學生閱讀水準的重要教學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