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松毅.重慶工商大學商務策劃學院.重慶.40067
地理標志又稱原產地標志,最早于1994年由世貿組織在《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中提出,用于標示某種產品來源于某一成員國或某一地區,商品品質及特征與其地理來源有關。由于地標產品多為農產品,2002年我國《農業法》對地標農產品做出如下定義:指農產品來源于特定地域,產品品質和相關特征主要取決于自然生態環境和歷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稱冠名的特有農產品。
目前尚無對地標農產品物流供應鏈權威統一的概念界定,但學者們對其基本結構達成了共識,對地標農產品物流供應鏈的概念界定一般是在供應鏈概念上的延伸。一般認為地標農產品物流供應鏈是物流供應鏈在農業中的具體運用,它包含了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各個環節。地標農產品物流供應鏈的內涵不僅包括了地標農產品的生產,也包含了它的加工、物流以及銷售環節。
梁平柚是我國三大名柚之一,在梁平栽培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據《梁平縣農業局志》記載:“梁平柚于清乾隆末期即公元1809年,梁人刁思卓氏或其幕僚自福建省引入。”,初植于梁山鎮東門松柏客棧內,在梁平縣的特殊自然條件下,優化而成濃烈蜜香、純甜嫩脆獨具特色的柚樹品種,是中國柚類平頂型柚的代表品種。40年代,經農業專家評定梁平柚為優質柚,列入《果樹分類學》中。2004年11月,梁平被國家農業部授予“中國名柚之鄉”稱號。
梁平柚果肉淡黃色,純甜嫩脆,營養豐富。果皮富含香精油,果膠等物質。具有祛除胃中浮風惡氣,消食平喘去痰,利尿生津,治療便秘等保健功能,有“天然罐頭”之美稱。梁平柚地理標志登記實施核心區主要在梁山鎮、合興、復平、城東、仁賢、聚奎、金帶、禮讓、明達、龍門、回龍、蔭平、云龍、新盛、文化、屏錦、和林、袁驛、碧山、虎城、七星、石安、大觀。總生產面積6666.7公頃,年總產量10萬噸。
柚樹種植管理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問題。從梁平縣龍潭村柚樹種植管理情況來看,果農缺乏專業的種植管理技術支持的情況十分嚴重。只有屈指可數的果農得到了專業技術員的指導;也有一些果農選擇了自學種植管理技術,從而來提高柚子的產量和品質;但大部分果農仍沿用傳統方法,這不僅不能提高柚子的產量,而且會使柚子的口感品質下降;更有為數不少的果農對柚樹采取了“不聞不問”的管理方法,造成了梁平柚品質無法保障。
據多數果農反映,梁平柚一般在霜降后口感、品質才達到最佳,這時果農才會摘柚賣柚。但在此之前,市場上已經出現了“梁平柚”,而這些柚子的口感卻大大不如梁平柚。原因很簡單,很多商販看準優質梁平柚的高價,從各地廉價收購其它品種的柚子,在市場上打著“梁平柚”的牌子,獲取暴利。冒牌柚較差的品質,導致了梁平柚的聲譽漸漸低下,銷售難的問題也就隨之而來。
由于梁平柚的生產經營者大多是個體的農戶,局限于文化水平的掌握,網絡化和信息化缺位,以至于生產、加工與銷售各個環節不協調、不溝通,各自為戰,倉儲與加工過程人工化、簡單化、經驗化,阻礙了梁平柚在各種需求層面上的有效流動,難以彌合復雜交錯的供給與需求的空間差,限制了地標農產品在低價值生產地向高價值銷售地的轉移。梁平柚的銷售渠道也由于信息閉塞,較為單一,僅能采用傳統銷售渠道,尚未涉足電商等新興渠道。
地標農產品物流供應鏈整體水平的提升需要從源頭做好控制。要加強政策支持,提高對地標農產品的認識。政府是民眾的高層領導,只要推出好的政策,基層農民就會有更好的生產環境。加大柚業的扶持和補貼,提高村民種柚積極性。現行的政府補貼政策主要是針對糧食作物的,在經濟作物柚樹方面并沒有相關的經濟政策;政府定期派技術人員到柚農柚子基地進行實地考察,帶去新管理方式和技術,加大對果農的培訓力度,提高柚子質量。
品牌方面,可由政府牽頭,將梁平縣較大的龍頭企業拉入,成立品牌保護協會。單個企業的力量還是太弱小,品牌保護的資金也難以維持。有政府牽線做后盾,品牌保護協會較容易成立,且工作起來也會遇到更少的阻礙。就地標農產品而言,這是一個區域的特色,在此區域內的企業應當有覺悟,有擔當,品牌保護是這個區域所有企業的義務,而不是某一家龍頭企業,或政府的責任,只有區域內所有利益相關企業擰成一股繩,品牌保護才會得到實質性的發展。
電子商務是解決生產集中性、消費分散性最好的銷售模式【3】。電子商務的應用,在對信息流、物流和商流的有機結合基礎上,實現特色農產品的跨區域銷售,同時,實現了地理標志農產品物流的高效率和低成本,也滿足了梁平柚個性化產品的多樣性及交易的活躍性,有效地避免了梁平柚生產銷售的對流、倒流、迂回等不合理運輸現象,另一方面,也拓寬了梁平柚的銷售渠道,增加了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