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晶
湖南省懷化市麻陽巖門中學初級中學,湖南 懷化 419400
對地圖的掌握程度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響到地理知識掌握程度的好壞,識圖能力對于地理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盡管識圖能力對于地理知識的學習非常重要,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識圖能力通常未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導致了地理教學目標不能很好的進行,無法掌握得很棒。因此要想讓學生更好的,更加靈活的學習地理,教師必須加強對他們識圖能力的培養,讓他們加強對圖片的記憶能力,讓他們可以熟練的看懂地圖,進而可以熟練的運用地圖,所以提高學生們的識圖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么如何提高學生們的識圖能力呢?我認為,提升學生的識圖能力要從各個方面進行,不僅如此也要視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力求做到靈活運用,既然如此要如何實踐呢,我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
在初中地理學習的過程中,由于教學條件的不完善和地理教學設施的缺乏,導致學生面對地圖只是瀏覽,缺乏深入探究和具體的分析,難以理解和掌握地圖所要表達的知識信息,不能形成正確的識圖意識和習慣。學生讀圖習慣的養成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潛移默化的引導,訓練,尤其是對于留守兒童來說教學設施相對落后,沒有比較完善的地理設施來幫助學生理解地圖,所以更加需要教師在日常的學習中幫助學生養成正確識圖,理解清楚地圖上的信息。在課前預習是讓學生們注重對地圖的學習。例如在學習《非洲》時,可以讓學生們在預習的時候在地圖上畫出非洲的位置,范圍,所鄰大洋,所鄰大洲,主要地區,主要地脈,主要河流。這樣在識圖的同時也可以對非洲的相關知識有所了解,這樣學起來事半功倍,也可以幫助學生啟發正確識圖的意識,讓學生可以在今后的學習中舉一反三,更好的靈活運用地理知識。
初中生正處在生理,心理成長的重要時刻,每一方面的特征都處在較弱的階段,但是擁有很大的潛力,同時這個階段也是學生能力不穩定的階段,對于留守兒童來說更是如此,因為父母長期不在身邊,所以老師要指導學生從不一樣的方面,不一樣的層面去理解問題,從初中地理教學里的地圖教學知識來說,教師不單單需要幫助學生具備一定的識圖能力,還要將地圖活化,活化地圖是記憶地圖最有效的方法,并且活化地圖的過程也是一個創新的過程,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來看待問題,分析問題。例如在學習半島的概念時,可以讓學生伸出一只手臂,一面與陸地相連,三面環水的就是半島,通過這樣的應用舉例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半島的概念,也可以舉一反三在遇到其他的地理知識地圖的時候也可以這樣的類比記憶,就像在學習板塊時,可以用自己的身體類比著記憶亞歐板塊,美洲板塊和非洲板塊等這樣記憶既快速又深刻,可以記憶得很深刻。這樣的活化地圖的記憶方法無疑是一個很好的記憶方法。
教師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識圖意識時,最重要的就是讓學生自己動手畫圖,更樣做的目的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記憶地圖,而且還可以進一步的讓學生樹立識圖意識。對于留守兒童來說教學條件相對落后,沒有條件用地理儀器來進行具體的描述,所以只能依靠學生們的努力來進行地圖的學習。這就要求學生們在學習地圖的時候不僅要清楚地圖的含義,也要可以自己繪制勾畫出地圖,可以繪制出地圖的大體形狀,例如在學習板塊時,要求學生能夠熟練的畫出每一個板塊所在的位置,學生通過親手繪制地圖可以加深對地理知識的了解,并且學生也要有能夠勾畫地圖的能力,可以熟練的在地圖上勾畫出等溫線等。學生能夠熟練的繪制地圖,勾畫地圖這樣做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識,還可以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識圖能力,樹立對識圖的熱愛,更好的學習識圖。
總之,地理的教學離不開地圖,識圖能力的養成對于學習地理知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必須幫助學生學會讀圖分析圖,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但是這一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具備的,所以需要教師的耐心指導,循循漸進幫助學生們具備識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