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茜茜
貴州省天柱縣鳳城街道第二中學
分組合作教學的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對于有效提升教育教學水平有很大的拖動作用,并且在教學活動的健康推進和學生素質教育的穩步推進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對于當前的狀況,部分學校不重視學生之間的交流,對于學生的合作式學習方式存在引導不周全,引導不到位,對于學生出現的問題沒有很好地進行及時和有效的處理。同時,也沒有將學生之間合作學習的有效模式開展下去,致使學生對地理甚至是其他學科的學習沒有興趣,不喜歡跟別人交流,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合作學習精神和有效的交流能力。尤其是像初中地理這樣的課程,學生在學習了相關的理論知識之后,有效的結果是學生能夠利用有效的知識分析方法去分析類似的地理現象或這是區域優勢等問題。
在初中地里中開展“分組合作探究”“鞏固提升”等教學模式,使得學生能夠理解更多的地理文化知識,并學會通過合作式學習方式能夠得到自己所不能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學習到團隊合作的作用。當然,教學實踐上肯定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也就為分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不斷得到新的改善和提高。使得這種學習方式不斷成為學校開展地理教學教學模式的主流,在不斷改變我們傳統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的同時,指導改善和形成新的教育教學觀念、教學模式。
分組合作式學習與教學模式的有效開展離不開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的提高和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是掌控其學習的一種潛在動力,學生在意識的不斷驅動下,逐漸認識到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的自主意識,這種意識就是主人翁精神。智慧課堂,是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依據,以“互聯網+”的思維方式和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造的智能、高效的課堂。國家督學成尚榮教授指出:“課堂教學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識教育,從知識走向智慧,從培養‘知識人’轉為培養‘智慧者’;用教育哲學指導和提升教育改革,就是要引領教師和學生愛智慧、追求智慧”。
初中地理知識體系較為抽象性,學生學習枯燥、難受,而智慧教學首先在初中地理教學的合理應用,可以為老師降低教學難度,充分為學生展現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通過圖片、視頻、動畫、課件等多種形式將抽象的內容具體展示,輔助學生更易掌握地理知識內容,培養學生對地理學習興趣,突破教學中重難點,高效地理解和掌握課本知識體系,從而提升了地理教學質量;其次智慧教學應用方便,課前教師通過高效平臺開展精準備課,引領學生自主學習;課中課堂任務一鍵發送,針對學情實施分層教學,學習行為全程記錄;課后教師對學生個性化作業、輔導,家長與教師個性化交流,隨時隨地了解孩子的動態。最后智慧教學在地理教學中內容針對性強。針對不同的學習環境、不同層次的學生,不同時段推送適合學生個體發展的地理教學資源。比如課堂上的地理課本重難點,可以課前通過平板提前推送,讓學生提前針對性預習;對于課本課外拓展性資源,可以在課后推送到需要的學生手中,讓優生能夠獲得更進一步的成長,避免了課堂上喂不飽的現象發生。
提到“智慧課堂”“智慧教學”,首先我們要弄清楚“智慧”的特征是什么。古人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我們知道水最大的特點,它具是流動性。水無色、無形;放于方器則方,放于圓器則圓,隨形而運。智慧在這一點上和水具有共通的地方,智慧一定具有流動性,具有靈性。智慧的流動性在蘇霍姆林斯基那里也有反映,他說:“孩子的心不應是真理的倉庫。”智慧是在應用當中產生的。在“智慧課堂”當中,我們就要思考,怎樣讓知識活起來、動起來,讓知識具有流動性、生成性和實踐性。
智慧課堂倡導教育為學習服務,教師是學習服務的提供者、幫助者,協助學生自主學習和知識構建。智慧課堂是“以全體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實現了“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成為學習的主人”。智慧課堂能將傳統地理課堂比較晦澀難懂的地理信息顯性化,為課堂目標及教學設計優化提供了重要的條件。例如,我們常常在地圖上要找出某地區地理位置、范圍、主要國家及首都,分析當地地理位置特點,我們可以通過智慧課堂動態數據分析,即時、精準地掌握來自一線學生的學情分析資料,弄清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并根據學情因材施教,做到有的放矢,以學定教,提高地理教學的整體效能。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學反饋存在嚴重拖延性,反饋評價不僅對教學沒有起到積極作用,反而越幫越忙,妨礙正常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一個班五十個學生,每個人一分鐘,基本一堂課就沒有了,在一刀切的教學下容易導致學生成績兩極分化十分嚴重,后進生學習興趣不斷的減弱,甚至厭學逃學。但是智慧教學就可以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提出自己的想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也可以通過平板對每個學生進行鼓勵與表揚。它能夠在課堂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最完美地實現教育教學的三維目標整合,以求得課堂教學效益。
智慧課堂關鍵在于課堂的互動教學,“教”與“學”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來實現的。通常我們會根據當地班級對課堂的實際要求,來進行精細化操作。教師在課前可以發布預習,課中可以課堂練習,課后作業布置。學生答完題都會有全班的答題統計分析,這樣老師可以在教學和復習的過程中,能夠有針對性的上課,幫助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課堂上師生互動:客觀題推送,學生作答后,老師進行統計分析,并點評發送原屏截圖給所有學生。還可以生生互動:主觀題出示,學生限時作答后,老師啟動互批功能。學生之間按照標準進行打分并提交,老師做最終統計分析。例如在學習大洲和大洋課堂中,老師將競賽機制引入教學。課堂以小組為單位,采取積分制競賽,提問以搶答的形式展開,答對即為該小組計分。在老師宣布倒計時準備點擊“開始搶答”前的幾秒鐘,可愛的學生們就急著戳屏幕上的搶答按鈕了,幾十個同學一起戳屏幕的時刻真是緊張又刺激!搶答名單公布后,學生們紛紛表示要再來一次,還不過癮!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被充分帶動起來,小組計分更是激發了他們的集體榮譽感,人人積極思索并爭先搶答。構建新型地理智慧課堂,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達到提高教學質量、提升教學效率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