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伯龍
江蘇省蘇州高新區鎮湖實驗小學校
“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一種教學理念。他的真正內涵是:在正確的教育和教學理念指導下,通過教師的有效行為,實現了小學數學教學的最佳效果,促進了小學生的有效發展,其延伸涵蓋了有效的課前準備,有效的課堂教學和有效的教學評價。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教學既是一種理理念,也是一種教學策略,更是我們教學活動的基本追求![1]
如何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我們的數學教育重新煥發生命力。讓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和能力得到真真正正的發展。經過不斷的實踐和思考,為了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2]
制定有效的教學目標,是一節課成功的基石。那么,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學目標?首先要熟透新課程標準下的目標,把學生的發展放在首位,整合教學資源,對課標、教材、學情、教學理念等具體分析,整體把握,要在深刻掌握課程標準的基礎上,列出小學數學知識體系,制定出總目標和單元教學目標,并把它們分解到每一課中。其次,操作時,還要注意課堂教學目標的內部結構和排序,明確對認知目標的理解、應用、分析、綜合和評價的具體要求。最后,在教學過程中,有必要檢查教學活動是否與教學目標是否一致,保證課堂教學中的所有活動都以教學目標為中心。[3]
課堂教學想要激發孩子們的主體性,老師要為學生創設放松、安全、愉悅的學習情境,學生被給予平等、幸福、博愛和成功的享受,并創造了以真誠接受和理解為特點的課堂學習氣氛,使學生意識到他們在一個群體中存在的價值,創造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推進民主教學,優化教學組織。在學習過程中,老師應該積極鼓勵學生努力學習,勇于表達不同意見,形成民主課堂。2、提高業務素質,優化教學藝術。3、加強師生情感交流。教師應在教學素質的基礎上給予學生情感投入,努力進入學生的心靈。那么,良好的教學氛圍自然就形成了。[4]
有效的情境創設更容易調動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點燃學生的智慧之火。為實現情景生成的有效性,應達到以下幾點:
(1)情境創設要目的明確
情境創設應注重學生的數學學習,促進學生的認知能力、數學思維和情感態度的發展。因此,教學不僅是要圍繞教學目標創設情境,還要充分發揮情境的作用,并及時引導學生運用數學語言從情境中提煉出數學問題。小學數學課堂情境的創造應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運用生活知識來感悟數學的內涵。[5]
(2)根據學生的生活經歷和年齡特點設計情境的內容和形式
教學情境包含問題情境、故事情境、活動情境、實驗情境、競賽情境等多種形式。小學數學情境的有效創設應遵循不同年齡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并根據小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進行設計。對于中低年級的兒童,情況可以通過講故事、游戲和視覺演示來創造。創設問題情境對于高年級學生來說可以幫助學生獨立學習和合作交流。
(3)情境創設要有趣味性
情境創設有沒有趣是一節數學課成不成功的關鍵,如《分數的再認識》課時,可以用多媒體播放豬八戒分西瓜的故事,就比直接看書要有效;在上《統計》時,安排投球游戲就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等。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創造情境,并讓學生有興趣地思考、發現數學知識。
課堂上是按照一成不變的既定思路走,還是以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真正需要來推動課的進程?如果忠實于教案,可能會比較"順利",有驚而無險;如果接受學生的挑戰,就會出現許多自己應付不了的狀況,也就很容易使自己陷入"沼澤地"。其實,我們接觸最多的還是"動態"的課堂,這是我們否認不了也逃避不了的現實存在。既然是現實存在,就要想辦法去解決。于是,正視現實、利用現實、改變現實就變成了我們的必修課。如何利用學生的思維生成實現課的自由推進,也就實實在在地擺在了我們面前。蘇霍姆林斯說過: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預見到課的所有細節,而在于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的在學生的不知不覺中作出相應的變動。課堂是一次有著終點卻沒有路線的旅行,隨時都可能讓你處在: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中。所以,讓我們勇敢面對課堂意外,不斷的反思,才能不斷的進步。[6]
對學生的有效評價是使學生不斷了解自己,發展自己,提高自己,不斷實現預定的發展目標。我們需要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待我們的學生,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讓孩子們感受到學習成功的快樂,讓他們心中燃起自豪感和自尊感。在課堂評價中我們要多用真誠的言語鼓勵;多彩的視覺刺激;溫馨的身體語言暗示。通過評價,學生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并提高了他們對學習的興趣。
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創造性的學習過程、研究過程、提高教師自身發展水平的過程。這要求我們作為教師不懈地努力工作。我們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提高教學水平,勇于實踐,敢于創新,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