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怡婧
湖南省懷化市幼兒園
前蘇聯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過:榜樣作用在幼兒的心里就像太陽一樣重要。可見,教師的指導在幼兒區域游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區域游戲是幼兒園活動的教育手段,它能夠促使幼兒自主自愿的參加游戲,它能夠打破幼兒的年齡、班級限制,開發幼兒的創造潛能和提升幼兒的交往能力,促使幼兒相互影響,共同提高和發展。幼兒教育的宗旨是“以幼兒發展為本”,通過幼兒與教師共建和諧樂園,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
學前教育階段幼兒處于成長發育的最重要階段,游戲是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學習方式,幼兒在游戲中獲得經驗和知識,在游戲中感悟生活,在游戲中體驗成敗,在游戲中認識自我并逐漸成長。
首先,教師的行為影響幼兒的行為。區域游戲中,幼兒表現出愛模仿、學榜樣的特點,如果幼兒教師能夠為幼兒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形象,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的幼兒活動能力強,學習能力和模仿能力也就較強,如果教師能夠發現這一點,將幼兒有效分配,學習能力弱的幼兒也會在一邊看后模仿,慢慢掌握游戲的玩法。
其次,教師比較看重游戲的結果,而忽略游戲的過程和游戲后的評價。許多教師為了完成幼兒園制定的教學進度,只是重視幼兒的游戲成果和結果,比如,角色類區域游戲中,教師只是指導幼兒如何去玩游戲,忽略游戲中幼兒的想法和游戲之后,幼兒的表現,是否有進步,是否有什么心得體會。
此外,教師的指導能力和指導水平有限。教師普遍存在對游戲的認識和對幼兒的觀察不夠充分的現象,會發生在游戲開展的過程中出現種種問題,實際效果與預想的效果相差甚遠。
幼兒園區域游戲中,幼兒的個體差異非常明顯,因此,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到每一名幼兒,結合他們自身特點進行分配和指導。比如,在游戲中,一定會有能力比較強的幼兒和能力較弱的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扮演好觀察者,對于能力強的幼兒,教師只需要在必要的情況下提出指導意見即可,不需要過多參與,提升幼兒自主創造的能力。而對于能力較弱的幼兒,他們的性格較為內向,幼兒教師應要主動給予幫助,要用言語和行動給予指導,通過示范的方式給他們作出榜樣,從而提升他們的能力。
區域游戲離不開游戲材料和場地,巧妙運用游戲材料和游戲場地進行游戲指導,能夠促進幼兒健康發展。比如,幼兒能夠受到來自游戲材料的感官刺激,能夠提升幼兒的發散性思維能力。在“排序”游戲中,教師為幼兒提供形狀、顏色不同的卡片,以“制作毛毛蟲”為游戲動機,教師沒有給幼兒提出更多的要求,讓幼兒展開充分的想象,在反復擺弄卡片之后,幼兒發現,毛毛蟲的身體是按照不同大小以及不同顏色進行排列的,從而獲得了排序的經驗。
評價是指區域游戲結束后,教師通過正確的引導和拋出有效的問題展開討論,幫助幼兒建構新的學習經驗和學習方法。評價環節,在幼兒區域游戲中可以算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因為每次區域游戲結束后,每位幼兒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他們需要把這些經驗進行匯總、交流和提升。如果沒有進行評價,那么幼兒可能就無法將這些寶貴的經驗進行交流,甚至無法在區域游戲活動中有所收獲。
在活動結束后,教師要盡可能的引導幼兒多說、多想、多聽。表達各自的想法。這樣做既能培養幼兒的表達能力和自我總結的能力,又能在游戲后獲得老師和小伙伴們的贊許,收獲更有成效的教育效果。比如,在美工區域活動游戲中,有一個小朋友,將雨傘進行美化,他把雨傘的頂部沾滿了圖案,同時又把傘柄畫滿了自己喜歡的顏色。活動結束后,教師提出問題:你們覺著這把傘怎么樣?為什么?經過一番討論之后,大家分別講述了自己的顏色排序方法,圖案的大小布局等,讓這把傘看起來更漂亮。這樣做幼兒們更喜歡每一次的區域游戲活動,并且對下一次區域游戲活動充滿了期待。
綜上所述,教師進行區域游戲活動指導的時候,要以幼兒為本,不干預幼兒的想法,要關注幼兒個體特性,結合材料和場地進行幼兒區域活動指導,特別要重視游戲后的評價,引導幼兒提升學習興趣,通過幼兒自己去學習、去探索、去發現,使區域游戲真正成為幼兒自己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