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石梅
廉江市石城鎮龍窩江小學 廣東 湛江 524400
引言:當前我國小學課堂的教學主要是引導學生掌握課文中的基礎知識,并且讓學生通過在課堂中的朗讀課文來提升自身的綜合語言交際能力,讓學生能夠得到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而朗讀這一環節在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中起到重要的效果,因為在語文課堂中的學習,教師也需要通過朗讀課文,將情感帶進文章中,才能讓學生更好的去感受文章中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隨著我國的新課標發布,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朗讀變成了改變課堂的主要環節,從老師朗讀轉換為學生朗讀課文,讓學生在自己的朗讀中發現語文的魅力,提升學生對文章的感知能力,能夠在朗讀完課文后,有屬于自己的想法。而教師要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目前教師對于朗讀的教學認知缺乏,無法合理的安排閱讀的時間,導致學生在進行朗讀時無法讀準字音,在需要投入感情朗讀時,并沒有將感情帶入進課文中。
教師應當根據當前我國的新課標來重新設計教學大綱,將課堂中的朗讀環節的主導角色由教師轉換為學生,而教師要從教授者轉化為在課堂中組織者,鼓勵學生主動朗讀,在學生朗讀時可以作為引導者,在一旁指導學生的朗讀應該學習到的朗讀技巧,這樣的課堂教學環境能夠使學生更好的適應,并且快速的進入學習的模式中。通過指導學生的朗讀從而提升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并且在指導的同時,引用到課堂設計的大綱,將知識帶給學生,以此來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學習到課文中的知識,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讓學生從依賴教師的角色中走出來,變成自己愿意去學習,為學生的閱讀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師設計課堂中的朗讀環節時,可以運用一些感情濃厚的語句,利于激發學生在朗讀時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在進行《我為你驕傲》這篇課文的朗讀教學時,教師應當先讓學生大致了解誠實守信的定義,了解到這是一種高尚的道德品質后,從而激發出學生對于這種高尚的道德品質的贊賞情感,這樣教師再示范朗讀課文一遍,將其中所需要的朗讀技巧傳遞給學生,再讓學生進行課文的朗讀,而小學生往往都會遵循教師的教導,將感情投入到朗讀上,在整個朗讀的環節中,都是在無形的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教師也可以結合歌曲的形式,讓學生先感受歌曲中的情感,然后再讓學生進行課文的朗讀,學生會將在歌曲中感受到的情感投入到朗讀中,從而感受到課文想要表達的真正感情含義。在初步培養出小學生對于朗讀的學習興趣后,教師可以開始和學生講述關于朗讀的一些難點技巧,以及加大在課堂中的閱讀時間,讓學生能夠在大量的訓練朗讀中積累出自己對于朗讀的一些技巧,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引下去感受課文所帶給大家的情感以及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
在學生積累的大量的閱讀技巧后,教師要開始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如何讓學生通過朗讀的環節去感受到課文中所要表達的思想。第一,教師要先帶領學生朗讀一遍課文,然后帶領學生找到文章中所存在的感情線,在文章中的感情點總結完后,指引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將這些感情點用富有自己感情的聲音去表達出來,不僅可以快速的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還可以提升學生對于朗讀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使課堂中的朗讀教學得到了一定的質量保證。
在語文課本的教材中,有很多重點文章,需要教師去反復的設計教學大綱,讓學生能夠真正的學習到這篇文章中的知識與寫作手法,而課文的感情感受則是當前我國教師在課堂設計中頭疼的一點,教師應當在課文中帶有情感或者隱藏情感的地方,讓學生進行反復的朗讀,這樣可以使學生在自己的反復朗讀中不斷地進行揣摩和感受文章所帶給他們的感情。可以在課堂開始的十分鐘內,讓學生進行自主的對課文朗讀,使學生自由發揮對文章的朗讀,然后再由教師對課文的朗讀點進行講解,進一步的使學生的自主能力提高,同時還可以讓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升華。教師還可以豐富課堂中所要講解的知識點,在結合課本上的文章,利用網站,博客等去尋找與文章情感相似的文章,并且適合小學生思想發展的文章,讓這些文章通過多媒體展現給學生,讓學生能夠通過示例文章去感受到課文文章的情感究竟是怎樣的。
教師還可以結合網上對于語文課文的朗讀模板,投放于多媒體上,或是尋找一些相關的視頻片段,讓學生學習在朗讀時,加入一些有利于情感發揮的肢體語言,教師先給學生示范一遍如何運用肢體語言來更好的帶動朗讀時的感情,并且指導學生在文章中的哪些感情點時可以運用到肢體語言。然后在課下也可以給學生布置朗讀的作業,讓家長參與進作業中,以拍攝視頻的方式,來督促朗讀作業。在教師檢查時,要注意學生是否運用到肢體語言進行感情的表達,并且要看肢體語言運動的時間點是否和文章中的感情點相符。在發現問題時,教師應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改正學生的錯誤。
由于小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年齡,活潑好動的性格等因素影響,教師應當在課堂中開展小組活動,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采用學生自主討論的模式,讓小組的每位學生都進行課文的朗讀,學生在觀看他人的朗讀,可以得出自己所要學習的優點以及要避免的缺點。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中,將朗讀的文章替換為小故事,小學生都非常喜歡聽小故事,自然而然的就參與進朗讀的活動中,展示自己對于故事的情感理解。這樣的課堂活動可以提升小學生的多方面發展,例如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語文的朗讀能力以及閱讀能力,綜合全面的發展等。是一個能夠快速使學生提起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并且,在這樣的教學課堂中,課堂的氣氛也是十分放松融洽的,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也會模仿那些朗讀很好的學生,教學的課堂質量就得到了很大的保障。
結束語:結合上文提到的教學方法,教師應當意識到朗讀環節對于語文課堂的重要性,并且朗讀不只是一門教學所要必備的,還是一門關于語言的藝術。教師可以利用設計課堂活動,指導學生肢體語言,來培養學生對朗讀的喜愛,并且通過朗讀來提高語文的閱讀理解能力。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以及對學生的口語語感都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