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賽君 梁志偉
浙江麗水青田伯溫中學 青田溫溪高中 浙江 麗水 323900
長期以來,作文教學一直是教學中一大難題,部分學生畏懼作文乃至厭惡作文,使得作文教學一直低糜而難有起色,雖然教師在作文中教學中下足功夫將各種創意與思想融入其中,但雁過尚留聲,學生作文仍了無聲息,不見起色。新課程中越來越注重“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與互相評價”在教學中的地位,學生的評價能力,有利于打破寫作過程中的個人拘束,讓他們暢所欲言,學得輕松,學得主動,享受成功的喜悅,進而激勵學生學習的信心。如能把這份評價能力恰如其分的運用,形成完整的評價體系,將其導入到平時的教學實踐中,不僅能全面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還能幫助學生鑄出篇篇佳作。
對學生的日常寫作表現,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為主,采用激勵性評語,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選取榜樣作文。榜樣作文可以是學生的優秀習作,也可以是教師自己的激情之作。一個熱愛寫作、充滿文學氣質的語文老師可以輕松的引領學生步入寫作殿堂。如在教學七年級上冊課文《蟬》《貝殼》時,為了讓學生學以致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讓學生進行“托物言志”的寫作訓練,我出示了一首自作的小詩《家有曇花》其中“花容堪比芙蓉水,撩斷六月醉人腸。縱是一現又何妨?萬斛風情艷群芳!”兩句體現了老師怎么樣的思想感情?學生興趣濃厚的研讀了詩作,并饒有興致的進行點評。讓學生在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中充分顯示自己的評價才華,勢必能引起學生評價的興趣,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自我創作的欲望。
再如用“故錯”教學,“故錯教學”是指教師為了更有效地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和心理特征,模仿學生的心態,稚化自己的思維,有意識地把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出來,啟發學生思維和激發學生探索并掌握學習內容的活動。
1.制定自我評價標準 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水平,從基本目標(每個學生都能達到的目標)和發展目標(對學有余力的學生所能達到的目標)上加以引導,讓學生在寫作前,制定自己的評價目標。如寫字,要求達到“清楚、工整,有一定的速度”;如語言,要求達到“文從字順、語言流暢”;如內容,要求達到“切合命題要求、中心明確、材料典型、有真情實感”等等。教師在培養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時,有必要將教學目標交給學生,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努力目標,把握評價的尺度。把對學生的各類達標要求,打印成表格印發給學生,讓學生掌握評價的標準。
2.明確自我評價內容 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給予評定。“知識與能力”指作文書寫、字跡及語言文字的運用等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過程與方法”指重視對寫作材料準備過程的評價。如寫作態度、寫作習慣、閱讀書報、收集信息、寫作興趣等語文常規習慣;“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則包括情感態度、創新精神及價值觀、人生觀等。新課程的“三維目標”體現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本規律,學生在自我評價中從這三方面彼此滲透,相互融合,以有層次的進行自我評價,促進自身整體發展。
3.掌握自我評價技巧 自我評價是心理學中自我意識的一個方面,寫作上的自我評價是指學生對自身作文的文字、情感與表達等各方面情況的一種判斷。這種判斷一般可以通過兩種渠道:直接的自我評價和間接的自我評價。直接的自我評價法,即以教師的評價標準與自我評價標準作為參考,將自己的習作實踐中的不同成績進行縱向比較,再確定自我作文的長處與缺點,從而更好的確定奮斗的目標。如:在“人物專題”訓練過程中,將自己的首次作文與修改后的再次作文進行類比,發現自己作文的優缺點,從而明白刻畫人物的性格,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應力求具體生動,能做到繪聲繪色地再現“人物”,讓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從而進一步正確的進行自我評價。
間接的自我評價法,是指通過與他人行為的對照及情況的對比,發現自我認識的錯位。從而進一步進行自我評價的一種方法。“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當局者迷,因此我們在評價過程中不妨用與他人相比較的方法來達到作文的自我鑒定。如學生“紅色經典”征文習作中,許多同學寫作落入俗套,難以出彩,我為他們在班級選擇了一篇《那些并不如煙的往事》為榜樣作文,讓學生根據榜樣作文的優秀的一面來正確的進行自我評價,從而給出中肯的修改建議,進一步修改自我作文。古人云:授人以魚,可供一餐,授人以漁,可供一生。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適時地教給學生自我評價的技巧,從易到難,由單項到綜合,逐步完善學生的評價能力,使學生行之有法,善于進行自我評價。如評改寫人敘事的文章應注意什么,哪些符合語言習慣等,如評改散文時常常容易犯哪些毛病,教師都需要給予指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都是必要的,但應加強形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實質上是對教學過程的評價。為了做到這點,必須“吾日三省吾身”,養成評價的習慣。從而進一步鞏固評價成效,這就需要老師為其創設評價再現的情境。
如一次“擬題”的寫作專題訓練,以“童年”為話題,訓練前,很多學生擬題老套,且切入點大,難以寫作。在專題訓練后,我讓學生自我評價,然后再自我訂正,便出現了一批“我是一只小小鳥”、“蝸牛與我”、“一個仰望大地的小孩”、“膽怯與我相隨”等一系列符合題意的新穎標題。學生將評價前后的感悟記在寫作筆記上,在以后的寫作課前拿出來自我思考,這樣下次作文學生就能學以致用,自我評價成效可以進一步鞏固發展。
特級教師魏書生說過:“抽打自己的鞭子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在漫長的人生道路的每一步上,都要經常鞭策自警。”我們不僅要持之以恒地落實評價計劃,而且要通過一系列的活動,磨練學生的意志,增強學生的自我評價的信心,提高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
教師要不失時機地指導學生解疑,并引導學生自我評價,從而不斷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其思維處于積極、亢奮、活躍的狀態。首先為大家設置的公開交流平臺,這不僅比一次干癟的鼓勵來得更實效,更加是對學生創作靈感的尊重。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養成積極主動的良好寫作習慣,還可以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從而達到“以評促寫”的效果。
寫作教學中,學生自我評價能力的形成,不但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與素養,更有利于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還有利于建立新課程理念下的學生自我評價模式,提高寫作教學效果。學生與教師在評價體系中長期堅持,科學鞏固,相信千錘百煉之后的學生習作,定能大有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