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燕
金華市江濱小學
為了美化教室,我建議孩子們,如果家里有花,父母同意,不妨從家里帶一兩盆花來,擺到教室的窗臺上。
某天早上,隨著同學們陸陸續續的到來,窗臺十擺滿了各種各樣的花一一含苞待放的菊花、翠色欲滴的紫竹、生機盎然的蘆薈……因為有了它們的點綴,教室里也憑添了許多生命的綠意與活力。
猛然間,我發現,有一盆很小很小的蘆薈躲在教室后面窗臺的角落里。走近一看,這也算是花?不光長得小,連僅有的四片葉子都是被折斷的,有的截面都已經干枯了。和眾多的花擺在一起,給別人的感覺不僅僅是不協調,更多的是“楚楚可憐”了。 “這是誰帶來的呢?”我環顧教室里的每一張面孔,一雙怯怯的眼睛進入了我的視線——是她,朱馨馨,一個自尊心特別強的女孩。“難道是她帶來的?”我暗暗地想。
下午班會,我請帶花的同學搬著自己的花盆,到講臺前來給花兒做個介紹。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我為這些同學戴上了小紅花。我和孩子們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
忽然,我發現一個同學使勁地低著頭,又是她——朱馨馨。我不由得向窗臺望去,卻發現那盆小花不見了。“奇怪!課前還在的,到哪兒去了?”我不露聲色地在教室里轉了一圈,終于找到了——在朱馨馨的腳底下!
剎那間,我明白了,也震驚了——一個多么要強的孩子!一顆多么脆弱的心靈!此時此刻,她一定正在被自卑深深地折磨著,她幼小的心靈一定正在流淚!一種為人師的責任感驀然充溢在我的心中。我想:“對于這顆成長中受傷的心靈,我應該怎樣全力地去保護她、關愛她?怎樣正確引導她走出情感的誤區?”
放學后,我留下了朱馨馨。等同學們都走了,我對她說:“馨馨,今天老師要謝謝你!因為你給教室里增添了一盆花……”沒等我說完,她就搶著說:“不,老師,那是我準備拿回家的。”“哦?為什么要帶回家?”“不為什么。”她低下了頭,不再言語。我故意自言自語地說:“其實,老師特別喜歡這盆花。因為,我想知道,一盆小蘆薈,經過多長時間才能長大。正好用這盆花來做做實驗。”“真的?”我用力點點頭:“真的!”
看著她欣喜的眼神,我話鋒一轉,說:“今天,你忘了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的花了,是不是?”她不好意思地笑了。我拉著她的手說:“沒關系,明天早上晨會時,你單獨介紹,好么?”她高興地點了點頭,飛也似地跑出了教室。
看著她遠去的背影,我欣慰地笑了。回頭再看看那顆小蘆薈,我暗暗地對自己說:“不管這是一株怎樣受傷的幼苗,我一定要讓它茁壯成長!”
上面是我親身經歷的一件事情,對我頗有感受,真真體會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陶行知先生有一段非常感人的話:“您不可輕視小孩子的感情,他做了一個紙鳶飛不上去,是有齊柏林飛船造不成一樣的躊躇,他失手打破了一個泥娃娃,是有一個寡婦死了獨生子那么悲哀,他寫字想得雙圈沒得著,仿佛是候選總統落了選一樣的失意。”這就是說教師要有一顆可貴的童心,蹲下身子,以孩子的視角來觀察世界,才能尊重孩子的情感,才能懂得孩子,理解孩子,教育孩子。現代心理學家研究證明,情感對于一個人的智力和品德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謂情感,指的是人受外界刺激所表現出的一種肯定或否定、積極或消極的心理傾向。如喜歡不喜歡、愉快不愉快、滿意不滿意、需要不需要等,它具有一定的波動性和感染性。作為一個班級的管理者,班主任除了對學生日常行為進行糾正和管理外,還應注重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培養和提高他們的情感智商,使他們人格得到完整的發展。
實施情感教育,為學生營造一個自主、合作的人際氛圍,使學生對班級產生一種依賴感,對班級發自內心熱愛和關心,他們便會自覺地以主人翁意識愉快和睦地相處,情緒飽滿地學習和生活,從而增強學生的集體觀念,培養良好的班風。因此,情感教育是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不忽視的一項重要的教育內容。
從教二十年來,孩子們帶給我的觸動太多了。學生的心靈世界是一個廣闊而迷人的天地,遠離這個心靈世界你會覺得學生離你很遠,工作也會茫然;走進這個心靈世界,許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難題都會找到答案。對學生細致入微的了解,能使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如源頭活水,常做常新。一個優秀的班主任,應該樹立“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的新的學生觀和人生觀,讓班級工作從過去的約束型向疏導型轉變,不再站在學生的對立面進行訓教,而是做學生的知心朋友,這樣才能使自己的工作不再是生硬的控制、盲目的說教,而是體貼入微的關懷和真誠的教誨。在學生心靈世界中洞察學生的變化和發展,探究其心靈和思想,在潛移默化中育人。然而,校園是寧靜和溫馨的,但校園卻不是世外桃源,面對孩子們諸多的心理障礙和心理問題,做為班主任,我們必須克服傳統的慣性思維和舊教育模式,關注學生的心靈世界,用“心藥”治“心病”,通過教育者有效的心理疏導,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對待自我,幫助學生了解心理失衡的各種因素,培養學生敢于面對現實,自尊、自信、自強,鼓勵他們確立人生目標,克服障礙,在我們的心理輔導下,“心”“智”得到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