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市花都區新華街云山學校
初中生大多數都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生活中只有家長老師和自己的同學們,因此對于學生們,不論是道德還是法治的教育都離不開學校老師和家長的共同苦力,好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方式對學生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至關重要。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躁動期,往往具有較強的獨立意識,對老師和家長抱有極大的不信任,表現為與老師和家長做對,并且認為老師和家長說的話是錯誤的。他們開始慢慢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和自己的世界,渴望有自我獨處的空間,許多事情不愿與父母溝通,想要擺脫家長和老師掌控。
一方面,青春期的初中生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情竇初開的他們叛逆感非常嚴重,一旦學生在這個時候道德和法律觀念缺失,就會受到社會不良風氣或者不法分子的誘惑誤入歧途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這是一個懵懂的時期,他們正在經歷從孩子過渡到青少年的階段,在這個時候,如果孩子們能有較強的道德和法治意識,就能及時約束著孩子們的行為,讓他們在叛逆期不至于走到錯誤的道路上,安全的度過青春躁動期。因此對學生進行道德和法治觀念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道德和法律意識的培養,可以幫助樹立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了正確的法律意識和道德觀念,孩子才能認識到這個社會的規則,理解父母的苦心、增加對父母對老師的信任感,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一方面,有許多的孩子步入歧途后甚至并不認為他們在犯罪,我們在報紙上經常可以看到有關青少年在進行聚眾打架或是殺人、盜竊、搶劫的報道,在他們的意識里打人殺人與小時候打了一只小鳥或者殺了一只知了沒什么不同,讓人感到惋惜之余更多的是感慨孩子們道德和法治觀念的嚴重缺失。我們可以清楚的觀察到,許多青少年雖然迫切的想要成為大人獨立起來,但是他們的思維還停留在孩子層面,非常的稚嫩、幼稚。加之孩子不愿意與家長和老師進行及時的溝通,這就導致了一系列悲劇的上演,一個個花季少年就這樣鋃鐺入獄。因此,及時的加強對青少年法制和道德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法律和道德意識,可以讓初中生認識到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錯誤的,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并且讓他們知道,在成人的世界中對于不同的事情應當承擔與之相應的道德和法律的責任,正確的是非觀不僅僅在叛逆期可以起到幫助孩子們成長的作用,在未來的成長道路中,對他們的人生軌跡也是有極大的影響。
首先,學校應該加強對思想道德教育課程的設置,切實將思想道德教育課程落到實處,讓孩子們在課堂中真正的體會道德教育的意義。這不僅僅是一門知識課程,還是影響孩子一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課程。其次,學校身為一個教書育人的地方,不應該只注重教學水平的提升,應該加強對育人的重視度。應該堅持貫徹十年育樹百年育人的教育教學理念,將對孩子們的道德培養放在首位。在培養道德教育的過程中,也應當注意培養學生們的法制意識。學校可以在學校舉辦以道德為主題的演講比賽,或者是相關講座,讓學生們理解其重要性,養成良好的道德學習習慣。對于法律教育的方面,學校可以適當的邀請法院或者治安相關類的工作人員來學校進行宣傳教育,用真正的案例和近距離的接觸,使學生意識到法律的重要性,讓孩子們知道法律道德其實離日常生活并不遙遠。在這一方面部分學校就做得很好,比如我校每年都會定期邀請我們的法制副校長(派出所的公安人員),帶領一些由于道德和法律觀念不足而誤入歧途的青少年罪犯,進入學校進行宣傳教育大會。由于大家都是同齡人,初中生會產生更多的共鳴感,以這種直擊心靈的感觸引起學生對道德和法律意識觀念的加強,只有意識到道德和法治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意識到道德和法治的重要性,才能更好的培養道德法制的學習習慣,因為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最初就是要有好的學習意識。最后,學校對學生的法律和道德觀念培養,不應該只是提出措施,應該將措施真正落到實處并貫徹到底,做到在學習中培養學生法律和道德意識的良好觀念。并且對校方來說,如果一個學校的學生都具有極強的道德和法律意識和良好的道德法律學習習慣,那么對這個學校的正常運轉也是具有極大的幫助。因此,學校應該及時檢查學校的道德法治教育,將對道德和法治的教育時刻請掛心上。
老師對于學生學習觀念和學習習慣的培養起到重要的作用,因為老師在學生的學習中對孩子的陪伴甚至比家長都要多,所以老師如何對學生學習習慣和法治觀念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
第一,作為老師應該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認識到道德和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可以每周上課時結合書本知識給學生普及法律和道德相關的知識,同時讓學生上臺演講相關內容,讓學生將自己的體會講出來與其他學生分享,在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中,讓孩子們真正意識養成學習道德與法治的習慣。
第二,老師的教學方式要進行改變,道德和法治的教育與傳統的教育方式不同,道德和法律對于學生來說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刻板的教學方式對道德和法治學習來說是行不通的。因此老師可以采取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模擬訓練的方式,又或者是選取社會上一些實際案例展示在課堂,激起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的興趣,提起學生學習道德法治的熱情,培養學生們從日常的小事中進行道德與法治的學習的習慣。
第三,老師還可以采取模擬訓練的方式讓同學們切實感受道德和法律的意義,比如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抽簽決定誰是警察,誰是小偷,誰是受害者,誰是路人,之后讓大家在這個模擬演出的過程中來感受道德和法律的作用,在表演結束后,還可以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對其中不符合道德與法治的地方進行評判,并提出要改正的地方。從點滴的小事中學習道德和法律。
家長是孩子人生道路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對孩子的成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盡管孩子們步入青春期變得叛逆,與父母的溝通變少,但是父母依舊是孩子心靈的慰藉,是孩子依靠的堅強臂膀,是孩子們模仿的對象。很多家長都存在一個誤區:孩子送到學校老師會教好的,孩子就聽老師的話。這就導致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方式比較簡單粗暴,孩子對家長的教育方式也不接受,又或者家長在孩子面前無所謂,有些不適合在孩子面前做的行為也讓他知道或了解。孩子認為家長可以做,我也可以做,這樣發揮不了家長的作用。因此作為家長應當意識到自己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為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好的榜樣是學習習慣培養過程的楷模,可以很好的激勵督促學生。
一方面,父母應該及時與孩子進行溝通,掌握孩子的心理動態,并且與學校來時及時聯系,發現孩子變現反常要及時詢問。配合學校進行相關的道德法制教育宣傳教育。父母應當掌握道德和法治相關的知識,對孩子起到帶頭作用。家長在處理事務的過程中,自己應當遵守道德標準和法律標準,這樣才能為孩子起一個好頭。許多的家長在景區亂扔垃圾或者受賄行賄,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也會變長這樣,所以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自己的觀念和行為方式。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當告訴孩子道德和法治的重要性,由于初中生人格尚未形成,對許多的事情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作為父母應當樹立好長者的意識,幫助孩子對這個世界建立起初步的認知,父母對孩子理解世界的幫助,是孩子養成學習道德和法治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一旦孩子認為社會根本不需要法律道德隨性為之,那和談學習道德和談學習法治。
意識促成習慣的養成,一個好的道德法治學習習慣的培養自然也離不開道德與法治意識的養成,老師家長以及學校在初中生的學習意識養成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是僅僅依靠學校老師和家長也是遠遠不夠的,還要靠社會各屆共同努力,共同營造一個法治道德和諧的社會,幫助初中生健康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