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勇
河北師范大學田家炳中學
班主任工作中常見的突發性問題有:(1)學生離家出走;(2)自殺;(3)群毆;等等。突發性問題雖然不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常見問題,但因其對學生個體具有較大的傷害性,對家庭具有較大的破壞性,對學校聲譽和社會穩定具有較大的負面影響,因此,研究班主任工作中突發性問題的防范和應對措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突發性。此類問題的最大特點就是不可預見,突如其來。學生氣血未定,自控能力較之成人相對較弱。外部因素的影響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他們的行為。一時沖動,慘劇即已釀成。
2.危害性。其對學校、家庭、社會的傷害是不言而喻的。
3.廣泛性。無論是從地域界限還是從年齡層次上來考察,無論國內還是國外,也無論是貧窮或富有,突發性問題對于校園并不陌生。近年且呈上升趨勢。
4.低齡化。從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北京回龍觀醫院提供的資料來看,自殺人群的低幼齡比例逐年上升。
1.學習壓力。知識經濟初露端倪,信息化產業突飛猛進,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日益明顯,與此同時,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國內就業形勢空前緊張,就業壓力已經通過多種渠道滲透到教育領域。如今學生所背負的學習壓力,是常人所無法想象的。過重的學習壓力很容易發生心理地震,造成心靈扭曲,或是心理錯位,從而導致過激行為。
2.施教不當。教育過程中的任何偏差和失誤,都可能導致學生的不理解,憤怒,偏執和過激行為。這種偏差和失誤可能來自家庭,也有可能來自學校。家長的溺愛、嚴厲、過分的關心、母雞式的呵護、呵斥、打罵等都有可能導致青春期的逆反心理從而引發過激行為。學校的專制教育、民主精神和人文關懷缺失的環境、粗暴的語言、簡單的方法等也是校園突發事件的導火線。
3.心理問題。必須承認,現代文明在帶給我們舒適的物質享受的同時,也帶給了我們現代文明病。農業社會人與人之間的溫情已蕩然無存,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已被徹底改變,快節奏的生活和激烈的競爭對人心靈的沖擊,已使很多人患了心理疾病。偏執狂、變態者,這些書本上的名詞已經開始走進我們的生活。而心理問題研究和治療水平的相對滯后,又大大的加劇了這一矛盾。
4.人際矛盾?;旧倌?,情感豐富;又正直由幼體向成人過渡的重要轉型期,此時對成年生活的向往和對大人的逆反驅使他們很容易“抱團成伙”。人生經驗的缺乏,人生目標的模糊,使得他們既容易聚也容易散,聚散之間,矛盾叢雜。在解決矛盾的過程中往往會越理越亂,矛盾越來越多,事態越來越大,終而至于不可收拾。
1.加強人生觀和崇尚科學的教育。
(1)科學的人生觀。人生觀的教育必須長抓不懈。怎樣認識世界,認識社會,認識自己,古圣先賢,屢有闡述。知識傳授的同時,注重對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培養,應該被教育者引起高度重視。
(2)崇尚科學。人類與自然作斗爭的過程,有一個從蒙昧走向開化的過程。人類幼年期,由于生產力水平低下而不得不匍匐于自然的腳下,懾服于自然的淫威;人類對自然仰視之余,還以自己的幻想來對自然現象頂禮膜拜。此時,原始宗教就產生了?,F代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自不是原始社會可同日而語的,但是,人類在自然面前還是很渺小的,面對有些自然災害,人類仍然束手無策。在這種情況下,迷信就產生了。和迷信作斗爭的過程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過程。崇尚科學的教育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1)更新觀念。“學而優則仕”的觀念在國人心中扎根已久?!叭f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痹谶@種思想支配下的學習,其功利性是很明顯的。功利主義的學習有何樂趣可言?汲汲于功名的應試書蟲又有何遠大理想、高尚情操可言?所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強調,“要進一步提倡探究式學習,要讓學生發現知識,了解知識的產生過程?!?/p>
(2)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F行教育評價機制重結果輕過程,重分數輕能力,重智育輕德育,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成為阻礙教育發展的絆腳索,壓抑教育工作者創造活力的鐐銬。建立科學的教育評價機制的問題,必須提高到對民族、對國家負責的高度來認識。
(1)提高教師、家長自身素質?,F代社會知識更新速度很快,網上一分鐘,人間已千年。教育者必須及時舍棄舊有的不適合時代的觀念,與時俱進。時代的落伍者是抓不住青年的心的。
(2)強化愛生意識、愛心教育,增強師生情、親子情、同學情的培養。
(3)加強家、校聯系。學生在家長、老師、同學、朋友面前的表現是不盡相同的。我們只有構建了家校聯系網絡,才能全面及時的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才能及時的進行說服,開導,教育工作。
(1)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2)開展心理咨詢服務。
(3)進行心理訓練。
學校之“教”,家庭之“育”,社會之“化”,三者缺一不可。全員共同關心和關注,才能將班級突發事件的發生率降低到最低點。
班級突發性事件危害性大,偶然性強,但只要認真研究,仔細觀察,家校共防,避免還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