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德才
摘? 要:大學英語教學在大學教育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學生步入社會以及繼續深造的基礎,具有很大的作用。文學作為語言的一種表述方式,對學生學習語言有一定的啟示作用。因此,在高校的英語學習中引入英語文學教育十分必要。該文將根據大學英語教學的特點,以及學習英語文學的重要性,簡要分析它們之間整合的可行性。
關鍵詞:英語文學? 大學英語? 教學? 整合
中圖分類號:H319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7(c)-0162-02
由于傳統的大學英語講習模式和理念,在講習過程中存在很多不利因素,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將英語文學引入高等學校英語講習中,能夠很好地提高學習者的興趣,達到高等學校教學的目的。
1? 英語文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主要作用
1.1 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英語這門功課感興趣了,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專心攻讀。傳統的英語教學就是模式化地進行書本詳解、做題、讀課本、背誦課本,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厭煩情緒,也就不能達到教學的目的。文學作為一門語言,優美的文字、超強的故事情節在任何時候都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因此在大學英語的教學中引入英語文學,讓學習者在文學中感受別國風情,認識跨國的文化語言。采用閱讀英語文學的方式,能夠加強學生的語感,以及他們對英語的運用能力。
1.2 提升學生的個人文化素養
一個人的文化素養,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得到提升。例如,在大學學習語言文學時,教師會讓學生閱讀很多中外名著,幫助大家了解歷史文化,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英語也是一門語言,在學習的過程中,其實和學習我們的中文文化一樣,只是語言開始轉變為英語,而不是母語。學生在大學繼續學習,除了學習基本的專業知識外,更主要的是為了豐富自己的知識面,為以后進入社會奠定基礎。豐富的文學知識,能讓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在遇到問題時,能夠辯證地看待問題,當思想出現偏差時,能及時進行糾正。所以,高等學校的學習者通過閱讀優秀的作品,能很好地提升自身的個人修養,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1.3 文學與教學相輔相成
無論是漢語言文學還是英語文學,都與教學存在著深層次的關系,他們之間相互聯系又相互影響。文學是通過語言對人、事、物進行闡述,用語言的方式將歷史、事件、人物呈現在人們的面前。不同的國家有文學差異,差異化的文學背后是社會歷史以及文化的差異。學生通過學習文學能夠很好地了解所處環境以外的社會。學生要想學好英語,那么他就需要對所學語言對應的文學有了解,這樣才能更好地學習語言。在英語教學中,進行英語文學教學,就如同學習漢語言文學一樣,通過不斷地閱讀經典的英語文學作品,能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在閱讀時,能很好地學習英語語法、句型,以及認識大量的詞匯,了解它們的用法,這比單純地死記硬背更好。因此,在大學生英語教學中引入文學教學,是十分必要的。而要想更好地閱讀英語文學作品,就需要不斷地學習英語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具備閱讀大量英語文學作品的能力。所以,英語文學與大學英語教學兩者之間相互關聯,也互相影響,不可分割。
2?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運用英語文學的可能性
2.1 大學生的英語基礎較好
隨著教育制度的不斷變革,素質教育的不斷提升,對于英語的教學也越來越重視。如今,很多學校在一年級時就開設英語課,甚至很多學習者在幼兒園時就已經開始涉及第二語言學習。在經過系統的學習后,學生們的英語基礎比較好,掌握的英語詞匯也很廣泛,這對他們今后的英語學習很有幫助。尤其是英語教師在教學時,也不再是只注重學生的聽、寫,對于學生的口語也越來越重視,教師鼓勵學生們大膽說。所以,對于大學生而言,其英語的聽、讀、寫能力也是比較好的,閱讀英語文學的難度并不會很大。
2.2 師資隊伍優良
如今,大學英語教師隊伍較以前有很大的增長,師資力量也提高了很多,大多數教師都具備研究生學歷,學校也十分注重教師的成長學習,對教師的培訓也在不斷加強。由于接受的教育以及對環境的不同認識,越來越多英語教師也開始轉變教學理念。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進行英語文學的教育,是可行的。
3? 如何將英語文學與大學英語教學進行組合
3.1 轉變教師教學觀念
教學模式的改變就要求教師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以前的英語教學就是教師將書本的知識講解完,然后學生練習,這種單一的應試教學模式,也不能適應現在的英語教學目的,大學教師必須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英語文學與大學英語教學進行整合,并不是簡單的整合,需要教師提前準備,要有意識地進行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沒有收到預期效果,就需要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反思,找出問題,不斷完善自己的英語文學教學方式。學校也需要關注大學的英語教學,不定期對教師進行培訓,培養教師的英語文學修養。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將英語文學與大學英語教學完美聯合。
3.2 注重教材編輯
高等學校英語分為英語專業與非英語專業,所以在課本的編輯方面有很大區別。在教材的編輯方面需要因地制宜,不可一概而論。對于非英語專業的大學英語,在編輯教材時,需要注意幾點。首先,要有趣味性。趣味性強的文學作品,亦可很好地吸引學生讀下去,調動他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其次,要有代表性。每一個時期,都會有屬于那個時期的代表作品,教材應該選取具有代表性。這樣,學生能夠很好地了解不同背景下的歷史,了解社會文化差異。再次,難度適中。英語文學作品的選擇上,必然要根據學習者的情況,選擇難易程度中等的,太簡單的學生讀起來覺得沒有意思,難度太大的會影響學生的閱讀興趣。最后,與時代同步。在了解歷史文化背景的同時,也需要選擇有現代感的作品。現代感的英語文學作品能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不至于難理解。
3.3 教學方式多樣化
大學生已經屬于成年人,他們的思維已比較成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有一定的自覺性,鑒于大學上課時間并不像初高中階段那么多,大學英語教學就需要盡可能地形式多樣化,讓學習者們能主動攻讀。在采用英語文學與大學英語教學整合的教學模式時,可以開設英語沙龍講座,選擇學生們耳熟能詳的英美作家的作品,比如莎士比亞、海明威、簡·奧斯汀、夏洛蒂·勃朗特等的作品,讓學生們進行閱讀,然后開展分組討論、分析;也可以就某一派別的文學作品進行鑒賞,然后再進行討論學習;還可以讓學生們通過閱讀原著,進行話劇表演或者就某個故事情景再現的方式,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以及對文學作品的理解能力。豐富多樣的講習模式,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文學的興趣,提高英語學習的質量。
4? 結語
文學是學習語言的最好工具,是了解他國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最直接的方式。文學作品中優美的語言、跌巖起伏的情節、豐富的感情色彩等,都能很好地吸引讀者。英語文學與大學英語教學相整合,學習者通過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還能讓學生了解到他國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歷史等知識,豐富學生的文化素養。兩者之間的整合,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不斷改進、推進,才能收到最大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楊自儉.關于外語教育的幾個問題[J].中國外語,2004(1):14-16.
[2] 王子春.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學教育[J].教師教育學報,2005,3(4):123-126.
[3] 周萬婉.論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英美文學教學的重要性[J].科學大眾,2008(7):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