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影
摘? 要:高職院校作為社會人才培養機制的重要環節,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環境下,應堅持實踐育人的基本理念,綜合利用行業企業、科研院所等方面資源,推動創新創業基地建設,為人才創新研究與創業實踐搭建良好的平臺,進而為創新型人才培養創造良好環境。該文從“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出發,對高職院校實踐育人發展理念進行簡要分析,并探究創新創業基地建設的實踐意義,分析相關的建設策略,以期對高職院的人才培養提供借鑒。
關鍵詞:高職院校? 實踐育人? 創新創業? 建設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7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7(c)-0246-02
實踐育人是新形勢下職業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載體,是推動形成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有效途徑。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理念的提出與滲透,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模式上也應做出調整,即打破傳統以專業培養為核心的教育模式,結合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突出專業發展要求,圍繞學生個性發特征,搭建實踐培養基地,在實踐中培育學生的創新精神,積累學生的創業經驗,進而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培養宗旨。
1? 高職院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建設的意義
首先,創新型經濟發展為高職人才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經濟轉型、產業升級的過程中,創新成為拉動經濟的主要抓手。人才作為創新的載體,其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高職院校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極具優勢,而結合當前經濟發展現狀,從服務社會經濟的角度出發,高職院校應對人才的培養模式作出調整,通過創新理念在人才素質中的滲透,將教育創新融合到社會經濟創新發展中,進而發揮職業教育在經濟轉型與產業升級中的作用。其次,高職院校滲透實踐育人理念,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對實踐基地建設提出新的要求。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推動下,創新創業教育成為高等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主要方向。職業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著重強調實踐素養,要求學生在實踐應用中實現綜合發展。但是,目前多數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建設成果并不理想,政府機構、行業企業的支持作用十分有限,高職院校自身教育優勢得不到充分發揮,導致學生的實踐過程徒有形式,缺乏實效。針對此,高職院校應從實踐育人的角度出發,通過協調政府機構、行業企業與高職院的資源優勢,搭建系統完善的實踐平臺,將人才融入到實踐過程中,利用實踐情境落實創新人才培養目標。最后,人才的個性化發展需要高職院校系統完善的創新創業基地支持。在這個崇尚創新的時代,個體對于自身價值的探索更加多元化,越來越多的人,尤其是大學生對于創新創業的渴望越來越強烈,而在創新創業中展現自我個性也成為其實現自身價值的重要方式。但是這些大學生實踐經驗不足,憑借一腔熱血進行創新創業并不可靠,因此,從個性發展的角度出發,高職院校滲透實踐育人理念,搭建創新創業平臺,為學生的創新探索與創業嘗試積累經驗,提供保障,進而為新時代大學生展現自我個性創造良好的環境。
2? 高職院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建設策略
2.1 依托政府主導,合理利用資源
在高職院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建設中,單純依靠學校自身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政府機構、行業企業的支持,是引導實踐基地建設方向、拓寬學生實踐培養范圍的重要資源。高職院校應立足創新創業教育要求,根據實踐育人培養方案,與政府機構、行業企業開展有序合作,一方面,利用政府的政策支持,推動學生進入創業園區,利用園區的多項資源,支持學生的創新想法,探究合適的創業項目等,以調動學生的創新創業積極性;另一方面,利用行業企業引導參與到市場經濟中來,根據市場導向摸索創新創業方向,提高創新創業教育實效性。
2.2 參與資金運作,鞏固基地建設基礎
高職院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而如何拓寬資金來源、建立長效資金供給鏈條、提高資金運作效率,是保證實踐基地有序運行、引導學生開展創新創業的必要條件。高職院校在實踐基地建設中,要加強與企業的溝通與聯系,通過校企合作,獲取資金支持,以用于創新創業教育中場地、辦公、設備、人力、運營等費用開支;加強與社會各界的聯系與交流,利用撥款、捐贈、投資等方式獲得資金,以鞏固實踐基地的物質基礎;利用市場方式加強資金運作,逐步推進“創新創業基金”的建立,以形成相對穩定的資金來源。
2.3 完善制度規范,促進基地有序管理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高職院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要想實現長效發展,就應該利用現代管理理念,形成系統完善的管理規范,利用制度的力量引導各方協調合作,進而形成實踐育人的合力。高職院校在實踐基地建設與管理中,應積極引入企業管理理念,明確政府、企業在基地管理中的職責與權利,推動管理規范的制定與落實;利用專業管理人員,形成專業化的組織機構,根據創新創業要求,對實踐基地內部資源進行優化配置,為教育教學實踐,以及學生的創新創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2.4 完善教育體系,加強創新創業指導
創新創業教育是高職院校實踐基地建設的課程依據,為提高實踐基地的利用效率,高職院校應積極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培養,提高學生實踐參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創新創業教育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的專業技能培訓,結合實踐基地條件,為學生的技術訓練提供機會,以體現實踐育人的培養要求;推動創新創業模式的優化,打破傳統從專業到創業的局限,鼓勵學生在專業學習的過程中融入創新與創業,在實踐中實現對創新創業的深入思考;利用實踐基地培育優勢,為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指導,通過項目推介、風險評估、創業咨詢、融資服務等方式,提高創新創業教育實際效果。
2.5 加強教師培養,構建專業教育團隊
高職院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建設需要教師團隊的參與。但是從目前高職院校教師的職業素養來看,思想上對創新創業缺乏深入理解,在實踐中缺乏創新創業經驗,難以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支持等。針對此,高職院校應加強對教師團隊的建設,一方面,根據創新創業教育要求,加強教師培訓,滲透實踐育人理念,促進其適應創新創業教育環境;另一方面,注重對具備創新創業經驗的人才的吸引與任用,利用校企合作等方式,吸引其參與到基地建設中來,為學生的創新創業發展提供切實可行的指導方案。
2.6 完善服務體系,提高實踐育人效果
高職院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建設的最終目的是服務學生,因此,完善服務體系,實現對學生的綜合培養,則能夠為學生的創新創業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在完善服務體系的過程中,高職院校應積極爭取政府的支持與幫助,利用政策上的傾斜為學生創業提供更加便利的通道;邀請專家進行指導,吸引成功創業人士為學生進行現場指導,為學生建立創業“導師團”;完善硬件條件,從物質層面給予學生創新研究、創業實踐必要的支持,緩解學生的實踐壓力。
3? 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應立足創新創業教育發展需要,推動實踐育人培養基地建設,協調利用政府、企業、學校等多方面資源,形成相互促進、相互作用的人才培育機制,拓寬人才的實踐機會,引導其更加主動地參與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環境中來。
參考文獻
[1] 陳晨,夏青山.高職院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建設探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8(12):65-70.
[2] 黃娉婷.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實訓基地建設模式的研究與實踐——基于跨專業融合的視角[J].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29(4):35-37.
[3] 趙麗,于生蘭,段瓊輝,等.基于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高職院校實踐教學基地建設[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5(9):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