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梅
(常州工學院圖書館,江蘇 常州 213022)
外國文學經典名著是世界文學經典名著的重要組成部分。外國文學經典名著閱讀對大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等方面的形成和發展起著積極作用。正如著名學者余秋雨在為“世界文學名著青少年必讀叢書”所作序中所言,“在年輕的時候多讀一些世界文學名著,是構建健全人格基礎的一條捷徑。這是因為,世界文學名著是歲月和空間的凝練,集中了智者對于人性和自然的最高領悟”[1]。
諸多研究表明,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及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大學生閱讀受到多重因素沖擊而效果不佳[2-3]。基于此問題,課題組對地方本科高校不同專業學生閱讀人文社科經典、外國文學經典以及教育經典的現狀進行了較全面的調查和分析,旨在探討地方本科高校外語類專業大學生外國文學經典名著閱讀的現狀及存在問題,并提出相應改進建議。
自編“地方本科高校外語類專業大學生外國文學經典名著閱讀情況調查問卷”,選取J省3所地方本科高校外語類專業二至四年級大學生為調查對象,采取電子問卷方式進行調查,共有464人提交了問卷。其中A高校167人、B高校148人、C高校149人;女生291人、男生173人;大二學生183人、大三172人、大四109人;商務英語專業學生231人、翻譯專業50人、英語專業45人、日語專業34人、其他各類專業104人。運用IBM SPSS Statistics 24.0對調查數據進行了分析。根據研究需要,后續對3所院校外語類專業負責人、專業教師、圖書館管理人員進行了非結構性訪談。
1.閱讀興趣
調查數據顯示,調查對象對閱讀外國文學經典名著“非常感興趣”的占23.6%,“比較感興趣”的占45.0%,“有一些感興趣”的占25.6%,而明顯表示“幾乎不感興趣”和“完全不感興趣”的分別占4.1%和1.7 %。總體而言,地方高校外語類專業大學生對閱讀外國文學經典名著感興趣的比例較高。
單因素方差分析發現,不同高校(F=0.960,p>0.05)以及不同年級(F=0.095,p>0.05)大學生的閱讀興趣不存在顯著差異,但不同專業大學生的閱讀興趣存在顯著差異(F=2.303,p<0.05),如表1所示。

表1 調查對象閱讀興趣的專業差異單因素方差分析
經t檢驗(p*<0.05,p**<0.01,p***<0.001,下同),外語類專業大學生閱讀外國文學經典名著的興趣存在性別差異(t=-2.170,p<0.05),男生閱讀興趣顯著低于女生。后續訪談了解到,女生在外國文學經典名著的閱讀興趣方面會相互施加積極影響,這也是女生閱讀興趣顯著高于男生的主要原因。
2.閱讀動機
在問卷所列舉的幾種動機中,依據調查對象的選擇頻率從高到低依次為:課程學習需要(43.1%)、學校或學院有要求(38.6%)、教師有要求(34.7%)、自己有閱讀習慣(34.3%)、寫作或發言需要(30.8%)、受到其他同學影響(28.4%)、專家推薦或啟發(25.4%)以及其他原因(12.3%)。可以看出,外語類專業大學生閱讀外國文學經典名著的動機表現出明顯的功利性,這種功利性會在一定程度上削減閱讀經典名著的興趣。
3.參與態度
當問及“班級、學院或學校開展外國文學經典名著閱讀活動時,你的態度如何”時,60.3%的調查對象表示“非常贊成并積極參加”,21.1%表示“贊成但不參加”,14.7%表示“不情愿,但還是參加”,表示“不贊成、不參加”和“完全不關心”的分別占1.3%和2.6%。t檢驗及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性別、不同年級、不同專業、不同院校大學生的參與態度均不存在顯著差異。從調查結果來看,地方高校外語類專業大學生參與外國文學經典名著閱讀活動的態度總體較為積極。
1.版本選擇
調查顯示,在閱讀外國文學經典名著時,選擇中外文對照版的占47.6%,選擇外文原版的占31.1%,選擇譯文版的占21.3%。經t檢驗及方差分析,外語類專業大學生閱讀版本偏好無顯著的性別差異、院校差異、年級差異和專業差異。
2.閱讀方法
調查結果表明,在閱讀方式上,50%以上的調查對象會先通篇快速閱讀,遇到感興趣的內容時再詳細閱讀,近45%會通篇詳細閱讀,30%偏好跳躍閱讀并尋找精彩句段,15.5%會在前面部分詳細閱讀,后面粗略閱讀,另有10.3%表示不能完成整本書閱讀。
3.深度理解策略
了解寫作背景是深度理解名著的策略之一。調查表明,地方本科高校外語類專業大學生了解名著背景的方式有:搜集了解相關背景資料,閱讀他人書評,看有關影視作品,查找論文等權威分析,與其他外國著作進行比較,與老師、同學討論,看《百家講壇》等名家有關教育經典講座內容。
如何處理精彩句段是經典閱讀中經常面臨的問題。當問及“在閱讀外國經典名著時遇到好的句子或段落時,會如何處理”時,44.4%的調查對象選擇在書中做標記,43.8 %摘錄原句,27.4%在書中進行簡單評價,21.1%撰寫感想,17.5%背誦,15.5%朗讀,還有16.4%表示不會采取以上任何措施。
總體來看,外語類專業大學生在閱讀外國文學經典名著時,能夠使用較為有效的方法策略,但受到網絡時代“速食主義”的影響,仍有不少學生在閱讀時走馬觀花、淺嘗輒止,在精彩句段閱讀上采用深度理解策略的人數比例相對較低。
問卷主要從每周累計閱讀時間、閱讀頻率、閱讀數量3個方面了解地方本科高校外語類專業大學生閱讀精力的投入情況。
1.每周閱讀時間
調查顯示,外語類專業大學生每周閱讀外國文學經典名著的時間為:5個小時以上占30.6%,3個小時以上占28.2%,1個小時以上占21.8%,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占11.0%,不足半個小時占8.4%。
t檢驗表明,外語類大學生每周閱讀累計時間存在性別差異(t=-4.639,p<0.001),女生閱讀時間顯著高于男生。單因素方差分析顯示,此方面存在顯著的年級差異(F=3.453,p<0.05)和專業差異(F=3.669,p<0.01)。通過進一步LSD多重比較,我們發現大二學生的閱讀時間明顯多于大四學生(p<0.05),如表2所示。

表2 調查對象每周累計閱讀時間的年級差異LSD比較
通過Tamhane多重比較,我們發現英語專業、商務英語專業大學生每周閱讀外國文學經典時間高于德語專業學生(p<0.05),翻譯專業大學生每周閱讀外國文學經典名著時間高于“其他”專業學生(p<0.05)。
2.閱讀頻率
調查對象中,每個星期閱讀1本外國文學經典名著的占16.8%,2到3個月閱讀1本的占31.5%,每個月閱讀1本的占23.9%,半年閱讀1本的占17.5%,1年閱讀1本以及1年以上閱讀1本分別為3.7%和6.6%。
t檢驗表明,大學生閱讀外國文學經典名著的頻率存在性別差異(t=-3.373,p<0.05),男生閱讀頻率顯著低于女生。單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年級大學生閱讀頻率不存在顯著差異(F=0.496,p>0.05),但不同專業大學生的閱讀頻率存在顯著差異(F=2.727,p<0.01),“其他”專業類大學生閱讀頻率最高,如表3所示。統計結果還表明,不同高校大學生的閱讀頻率存在顯著差異(F=8.590,p<0.001),B高校大學生的閱讀頻率明顯高于其他兩所高校。

表3 調查對象閱讀頻率的專業差異單因素方差分析
3.閱讀數量
從兩個方面了解外語類專業大學生閱讀外國文學經典名著的數量:一是過去1年在圖書館借閱的數量,二是上大學以來系統閱讀的數量。
在借閱數量上,受訪者在過去1年借閱1~2本的占30%,3~5本的占28.8%,6~10本的占18.5%,10本以上的占9.3%,未借閱的占13.4%。t檢驗分析表明,在借閱數量上存在較為明顯的性別差異(t=3.111,p<0.05),男生借閱數量明顯多于女生。單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在借閱數量上也存在顯著的院校差異(F=16.305,p<0.001)、年級差異(F=7.524,p<0.01)和專業專業差異(F=2.450,p<0.05)。LSD多重比較發現:大二學生的借閱數量顯著低于大三、大四學生 (p<0.001);商務英語專業大學生的借閱數量顯著低于翻譯專業學生(p<0.05),英語、日語、翻譯、法語和德語專業學生借閱數量顯著高于“其他”專業類學生(p<0.05);A高校、B高校學生借閱數量顯著低于C高校學生(p<0.001)。
在累計閱讀數量方面,閱讀3~5本的占32.8%,閱讀1~2本的占32.3%,閱讀6~10本的占14%,閱讀10本以上的占13.8%,未閱讀的占7.1%。t檢驗分析表明,在累計閱讀數量上存在性別差異(t=2.934,p<0.01),男生閱讀數量明顯高于女生。單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在閱讀數量上也存在顯著的院校差異(F=17.453,p<0.001)、年級差異(F=19.479,p<0.001)和專業差異(F=6.880,p<0.001)。Tamhane多重比較發現,C高校大學生閱讀數量顯著高于A高校和B高校(p<0.001);大二學生閱讀數量顯著低于大三學生(p<0.05)和大四學生(p<0.001),大三學生閱讀數量顯著低于大四學生(p<0.01);商務英語專業學生閱讀數量顯著低于英語、翻譯、法語、德語專業學生 (p<0.01,p<0.001,p<0.05,p<0.01)。
總之,無論是從每周累計閱讀時間,還是從閱讀頻率和閱讀數量來看,外語類專業大學生在閱讀外國文學經典名著上的精力投入都不容樂觀,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地方本科高校外語類專業大學生學習投入的不足。
主要從兩個維度了解高校對外國文學經典名著閱讀的支持狀況:一是高校對經典名著閱讀活動的重視程度,二是學生對圖書館服務經典名著閱讀活動的滿意程度。
1.高校對閱讀活動的重視程度
調查結果表明,2/3以上的調查對象認為所在高校重視外國文學經典名著閱讀(其中,非常重視21.3%、較為重視31.5%、重視20.3%),近1/4 的人認為所在高校不夠重視外國文學經典名著閱讀(不太重視23.7%、很不重視3.2%)。單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高校的重視程度存在顯著差異(F=18.980,p<0.001);LSD多重比較顯示,B高校的重視程度顯著高于A高校和C高校(p<0.001),具體如表4所示。

表4 高校對經典名著閱讀活動重視程度的LSD多重比較
2.學生對圖書館服務的滿意度
調查對象中認為所在高校圖書館完全能夠滿足、基本滿足和滿足外國文學經典名著閱讀需要的比例分別為16.4%、25%和40.9%;認為不太能滿足和完全不能滿足分別占15.3%和2.4%。由單因素方差分析可知,不同高校大學生對圖書館服務的滿意度存在顯著差異(F=10.943,p<0.001),Tamhane多重比較發現,B高校大學生對圖書館服務的滿意度顯著高于A高校(p<0.001)和C高校(p<0.01)。
部門、院系以及圖書館的支持不僅影響外語類專業大學生閱讀外國文學經典名著的積極性,也直接影響經典名著的閱讀效果。我們從調查及后續訪談中了解到,高校相關部門對經典名著閱讀活動較為重視,但缺乏系統的、可持續的支持措施,部門之間協調配合不夠密切,因而相關支持舉措停留于表面的居多。同時,訪談中也了解到,圖書館在開展經典名著讀書活動時宣傳力度明顯不足,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太清楚圖書館開展讀書活動的目的、對象及時間等,因而影響了其對經典名著閱讀活動的參與度。
對于外語類專業學生來說,閱讀外國文學經典名著不僅是學習地道外國語言的主要形式,也是了解外國歷史和文化的必要途徑,更是聆聽歷代大師教誨的有效方式。因此,對外語類專業學生無論如何強調外國文學經典名著閱讀都不過分。相關院系在入學教育中就要將名著閱讀活動的目的性教育擺在重要位置,以增強學生閱讀外國經典名著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院系要將外國經典名著閱讀貫穿于課程體系之中和學生課內外活動之中。如:系統設置外國文學經典名著導讀課程及鑒賞課程;為不同專業方向、不同年級的學生開出個性化的必讀書目,在語言、文學類課程中加強課后閱讀要求,在教學內容上增加外國文學經典名著篇章的比例。同時,學校各部門要加強配合,整體設計經典名著閱讀活動。
閱讀方法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讀書之后有沒有收獲、有多少收獲。好的閱讀方法可以增進學生的理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并且會對其以后的學習和發展產生深遠影響。院系可通過專題講座、讀書沙龍、經驗分享等活動,加強閱讀方法指導,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效率。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大學生的閱讀渠道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紙質書籍,手機閱讀等新興閱讀方式已經風靡校園。學校及圖書館要正確把握新媒體發展的趨勢,系統開發基于網絡(特別是手機軟件)的多媒體閱讀資源,在校園內多個區域設置電子觸摸屏等設備,以滿足學生在后網絡時代的閱讀需求。
良好的氛圍可以產生潤物無聲的效果。首先,教師須以身作則,廣泛閱讀,以自身淵博的知識與才華影響學生,以巧妙的手段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其次,學校要積極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讓學生在“宜讀”的環境中不知不覺愛上閱讀。再次,要發揮閱讀骨干的作用,創設外國文學經典著作閱讀共同體,帶動和影響更多的學生。最后,要充分利用圖書館的資源優勢,營造“人人好讀書、個個讀好書”的閱讀氛圍,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學生閱讀熱情,讓學生在良好的閱讀環境中充分享受閱讀樂趣,收獲閱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