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超
摘 要:在電力企業發展中員工的構成較為復雜,諸多新進的員工和工程施工人員一般對企業文化和規章制度不夠了解,在工作崗位上的潛能未能得到充分發揮,因此員工培訓要做好學員管理,確保培訓質量,不斷推進電力企業的發展。
關鍵詞:學員;電力企業;培訓
當今電力企業面臨著迅速變化的環境,企業競爭加劇,對員工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電力企業對員工的培訓越來越重視。電力企業通過培訓,提高了員工的素質和技能,促進了企業的發展。
一、電力企業傳統的培養員工方式及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缺乏對職工教育培訓的重視
企業競爭力很大程度來自于企業內部職工的綜合素質,而企業未來的發展也同樣受到員工綜合素質的影響。這主要是因為職工是各項工作的主要執行人,工作完成的質量直接決定了企業的正常運轉及其整體效能。但當前,部分企業負責人顯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對于培訓始終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這就導致相關工作的實施或者在過程中出現敷衍的情況。許多企業不能將整個培訓過程規范化,其中有許多錯誤的方式可能會導致相反的效果。同時還存在將培訓當成一種形式,將其進行包裝并宣傳,但不注重整個過程的合理性和取得的效果。
(二)企業職工教育培訓經費投入不足
國家對企業用在培訓經費上的占比是有著明確規定的。一些企業會將這項規定當做一種擺設,在各個方面縮減投入到培訓中的經費,這也就導致了相關工作因為資金不足而很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這種行為看似是在為公司節省資源,但其實是直接影響了企業未來的發展。而這種情況也是國內大部分企業的通病,這主要是由于大部分管理者只看到了表面的效益,而忽略了其他一些潛在因素可能會對企業造成的影響。
(三)不重視培訓效果的跟蹤反饋
電力企業的培訓工作,其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幫助員工成長,最終更好地為企業服務,所以對培訓效果的考核與跟蹤反饋非常重要。但是,在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存在“重培訓、輕考核”的問題,管理者容易忽視對培訓效果的跟蹤反饋,未建立起全面、有效、跟蹤性的培訓效果評估體系,這樣不利于企業培訓工作機制的持續完善發展。
二、優化學員管理
(一)發揚學員探索精神,激發學員創新動機
好奇是人類的天性,每個人都會有探索未知區域、未知事物的欲望。人一旦對某種事物產生好奇心,便會不由自主地去了解它,而當人對它有足夠了解的時候,便會想要去探索這種事物未知的一面。這種欲望便是電力培訓學員創新思維的天然源泉。在電力培訓中,培訓老師應當充分考慮到學員由“常見”導致的缺乏創新動機的情況,通過有效途徑喚醒學員的好奇心,發揮學員自身的探索精神,為學員創造產生創新思維的動機和發展創新思維的空間。在培訓過程中,培訓老師應當充當好引導者的角色,鼓勵學員去探索、去質疑、去創新,而不是死板地向學員灌輸知識。無論學員的新思想、新思路在當時看來是否可行,培訓老師也應當給予充分尊重;哪怕學生的思考成果在培訓老師看來是荒誕無稽、不符合現實,培訓老師也應慎重對待。科學永無止境,沒有人敢保證某一想法永遠是對的,也沒有人敢保證某一想法永遠是錯的,何況提出這些想法的是有著相當水準的未來電力工作者或者電力學者。因此,培訓老師不能隨意否定學員的新思想,而應該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對學員的不足之處進行補充、對學員的疑問和思考進行引導指正。培訓老師在培訓時應當給予每位學員同樣表現自己和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平等對待每一位學員,給予每一位學員同等的關注,讓學員知道培訓老師沒有用有色的眼光去看待學員似乎荒誕不羈的想法,反而一直陪伴著他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共同創新,使學員保持足夠的沖勁和信心產生創新思維并且勇于去實現。
(二)以需求與問題為導向,精準設計培訓方案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中央領導對國有企業的發展戰略目標及人才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對國有企業管理干部提出了明確要求:“對黨忠誠、勇于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一方面,明確指出好干部在國有企業必須具備的個人職業素養及管理能力和水平,為培養高素質的企業管理隊伍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另一方面,通過組織管理人員進行深入訪談、問卷調研、能力素質測評等,全方位了解培訓需求,精準設計培訓內容。通過創新設計不同的培訓教學形式,如案例式教學、體驗式教學、視頻教學、行動學習法等,提高學員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學員養成勤于思考、主動探索實踐的思維模式,提高管理人員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了保證落實高質量、精準化的培訓內容,對培訓師資的教學能力和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課程內容要充分與培訓目標相對應、相匹配,確保培訓內容具有針對性。根據不同的內容模塊,聘請黨校、高校的優秀教授、學者以及電力企業內部專家等進行授課,在授課之前,通過與授課老師深入交流,并結合企業面臨的實際問題,使授課老師明確培訓需求,開展有針對性的授課,從而有效提升培訓效果。此外,企業應當組建內部培訓師資隊伍,有效把握培訓內容,進行案例收集和深入解析,結合企業目前存在的管理問題,通過案例分享、交流研討等方式,促進學員間的相互交流,進一步增強培訓效果。
(三)科學制定有針對性的培訓內容
為了提高電力企業培訓工作的有效性,科學制定培訓內容是最基礎性的工作。對此,企業的培訓工作人員要針對不同的員工和培訓目標來確定培訓內容,并且要結合企業的培訓計劃,對培訓的內容進行科學的規劃,避免短期培訓和長期培訓的內容重復。例如,對于新員工的培訓,企業會重點進行企業規章制度、企業文化、崗位技能、職業道德等方面的培訓,但是在內容的選擇上,也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崗位的特點和不同員工的個性特征,進而制定富有層次的培訓內容。第一層次可以面向全體新員工,進行認知培訓,主要內容是企業概況、發展歷程、組織架構、規章制度、企業文化內容宣講等;第二層次可以面向某一崗位的全體員工,主要是開展技能培訓,讓員工明確崗位職責,掌握基本的工作技能;第三層次可以面向員工個體,進行工作心態和素質方面的培訓,完善員工的素質缺陷,如此一來,可以有效完善員工的綜合素質。
(四)采取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
對于電力企業而言,針對不同的培訓對象和培訓內容,可選擇的培訓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除了常用的講授法、示范法和參觀法外,還有案例法、討論法、視聽法、角色扮演法等,不同的培訓方法有著不同的優勢,在培訓實踐中可以依據需要,合理選擇。例如,對職業交往和社交禮儀等方面的培訓,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擬等方式就更為合適,這樣可以讓培訓對象更好的參與到培訓工作中來;而對于職業技能的培訓,則可以更多的采取現場講解與示范、親身操作實踐等培訓手段,這樣更有助于提高培訓效率,及時完善員工的各項素質。
(五)加強現場教學,增強實踐能力
進行現場教學是為了增強職工的實踐能力,避免其出現知識水平高、實踐能力差的現象。現場教學首先要有實訓場所,其中包括必備的微機實驗室的建設與技能模擬培訓場所。微機實驗室的建設可以為職工提供各種工作的實踐場所,計算機的應用在工作中能起到很大作用。技能模擬培訓場所可以對職工的各項技能進行實訓,將理論與實際操作相結合,提高員工的操作能力。同時實踐場所可以作為測試各項專業能力的場所,通過測試來判斷職工是否可以將專業知識運用到實際應用中。現場教學過程中應該有專業的培訓人員在一旁監督,當職工在操作中出現錯誤時第一時間指出其錯誤并指導其改正,這樣能有效提升其實踐能力,并且避免了錯誤的積累。
(六)以精細管理為抓手,完成培訓課程之后的有效測評
一方面,根據培訓課程的具體結構,企業要在實際開展培訓工作中配備得力的班主任,另外還需要配備符合標準的助學師、引導師等輔助培訓師資,輔助師資主要負責收集和匯總培訓中所產生的最具參考性的管理案例,通過嚴格篩選,用于后期引導學員進行第二次研討課程設計。另一方面,培訓方應當利用信息時代的便利性,建立本期培訓的學員微信群,提高學員間的交流互動,促進信息共享,在一定程度上也便于開展培訓質量評估與班主任的管理。在完成相應的培訓工作后鼓勵,所有學員建立企業之間的主題小組,并且通過培訓方引入相對應的導師,進一步拓展培訓的附加價值。這種措施不僅可以增強學員間的互動交流,而且導師能引導學員把握機會,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導師也應同時設計出學員的考評措施,通過結合學員在培訓期間的出勤情況、培訓過程中的發言次數與主動性、具有代表性的管理案例分享效果等進行全面的綜合評定。
三、結語
總之,員工培訓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活動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電力企業的管理者必須給予高度重視,針對企業運營發展的現實需要,和當前員工培訓工作中存在的現實問題,制定更加積極有效的員工培訓方案,促進員工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的不斷提升,增強其崗位責任意識和主動意識,進而實現企業和員工的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家恒,牛文東,榮瀟,周博曦,王金亮,劉超男.電力職業培訓中的安全管理問題探討[J].國網技術學院學報,2018,21(6):78-80.
[2]劉志強.基于可持續發展型電力企業職工培訓模式創新研究[J].時代農機,2018,45(12):114.
[3]樊丹萏.培訓工作在電力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作用[J].辦公室業務,2018(24):161.
[4]井泉.關于提升電力運維人員投運培訓水平的探討[J].住宅與房地產,2018(3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