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悅
摘 要:本文主要從水利工程檔案管理綜合型強和時間性差異特點角度出發,闡述了水利工程檔案管理地域性顯著和價值性高等特點,論述了水利工程檔案管理現狀,敘述了新形勢下水利工程檔案管理創新方法和新途徑,并從不同角度進行詳細分析,從而為新形勢下水利工程檔案管理創新途徑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水利工程;檔案管理;創新途徑
一、引言
在新時期環境下,檔案管理工作逐漸受到重視,水利工程檔案主要來源于水利工程施工環節,并以不同形式保存下來,對此要積極加強水利工程檔案管理創新力度,積極應用不同的途徑和方法來提升檔案管理水平,從而為工程造價優化提供參考,有效降低施工的成本,為水利工程檔案管理提供有效保障,水利工程檔案能夠作為文化遺產進行有效保存,從而展現出水利工程檔案的歷史意義和作用,
二、水利工程檔案管理特點分析
(一)水利工程檔案管理綜合型強和時間性差異特點分析
首先,水利工程在實施過程中能夠對自然環境中的地下水和地表水實施有效的調配和控制,從而充分發揮國家基礎性建設項目工程的作用和優勢,因此,在實施過程中設計不同的專業和學科,其中主要包括建筑工程、生態環境、水文氣象以及自然地理等,同時,融入了項目管理以及移民管理等學科知識內容,最終形成大量的科技和文書類型的檔案資料,其中社會學科知識和自然學科知識存在相互交叉和相互滲透等情況,導致水利工程檔案存在專業性強、涉及范圍廣、種類繁多等特點。其次,水利工程由于項目周期比較長,涉及項目的立項、項目工程設計以及后期的竣工和評估等事項,尤其是一些規模比較大的水利工程,往往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夠建成,根據不同時期的水文氣象情況,致使相關的水文氣象資料非常多,并且不同時期的工程造價會隨市場價格變化出現波動,使得不同時期的水利工程檔案出現變化,導致出現時間差異特征。
(二)水利工程檔案管理地域性顯著和價值性高特點分析
首先,基于我國水資源分布以及季風氣候特點情況,水利工程在實施過程中要根據當地的地質、氣象、水文等情況來選擇施工的類型,從而因地施工和就地取材,而基于中國地域文化的多樣性特征,水利工程檔案能夠充分發揮自身文化教育、文化傳承以及文化儲存作用和優勢,因此會體現出自身的地域性特點。其次,作為水利工程的原始資料之一,水利工程檔案積累和總結了歷代技術人員的經驗和成果,人們在后期的水利工程建設中能夠以此為依據,從而實施水文預報、水利工程設計以及工作規劃等,同時,相關的檔案管理從業人員能夠以此作為后期的研究參考資料,并且能夠為工程造價優化提供參考,從而降低施工的成本,最后,水利工程檔案能夠作為文化遺產進行有效保存,從而展現出水利工程檔案的歷史意義和作用,有效體現出水利工程檔案所具有的價值性高等特征。
三、水利工程檔案管理現狀分析
(一)檔案管理工作重視度不高
依照水利工程檔案管理實際情況來分析,水利部門都設置相應的檔案管理儲藏室,但是很多地區的檔案儲藏室沒有受到重視,在檔案儲存室的經費和人員方面難以得到保障,參與檔案管理的人員往往是其他人員兼職來進行管理,相應的水利知識和檔案業務水平不高,相應的計算機操作技術水平比較低,難以通過計算機設備實現檔案信息化管理目的,在檔案的錄入、整理以及分類方面存在問題,導致《檔案歸檔與管理規定》和《檔案管理責任制》得不到有效實施。同時,在水利工程實施過程中都涉及到檔案管理工作,而依照實際情況來分析,水利工程在施工建設時往往會將會忽視檔案管理工作,相關水利資料并沒有得到有效的整理和實施,相關的檔案移交和整理工作效率比較低,往往在工程竣工或上級突擊檢查時才會安排相應的人員來實施檔案的整理和實施,導致水利檔案管理工作規范性較差,管理工作得不到有效保障。
(二)水利工程檔案管理監督機制有待完善,從業人員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首先,水利部門在實施檔案管理工作時主要基于以下相關文件來實施,其中主要包括《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檔案管理規定》、《水利檔案工作規定》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等,但是缺乏操作性強、實施有效的操作和管理細則,相應的檔案存檔、整理以及收集工作有待完善,管理機制存在一定缺陷,導致檔案管理監督機制在實施過程中存在虛設的情況,部分單位針對檔案管理工作設置了相應的監督管理機制,但是并沒有依照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實施,缺乏相應的考核和激勵機制,難以有效約束相關的管理人員,導致其責任感缺失,影響水利工程檔案管理工作質量。其次,水利行業中從事檔案管理人員數量不多,部分基層部門由于相應的崗位編制比較少,往往需要從其他部門抽調或其他部門人員兼職來實施檔案管理工作,由于這些人員綜合能力水平不高,導致檔案管理工作創新力度不足,對水利工程檔案文件以及資料不熟悉,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容易出現檔案資料缺漏或丟失情況,同時,部分施工單位或部門從事檔案管理的人員往往是臨時調配,導致在檔案資料交接時存在不同類型的問題。
(三)水利工程檔案信息化建設有待完善,檔案管理經費投入不足
首先,水利工程檔案在實施歸檔和儲存時,傳統的方式主要以紙質為載體,紙質檔案由于自身特性導致容易出現發黃、發潮等問題,一旦遇到自然災害,容易受到破壞,致使出現檔案丟失和質量問題,盡管計算機技術水平得到不斷提升,但是由于相關部門或單位對檔案管理工作重視度不高,很多部門或單位在實施檔案管理時依舊以人工為主,導致檔案信息化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監管已經開發出很多相關的檔案管理系統,但是由于推廣和普及力度不高,導致檔案信息化建設進度緩慢。其次,水利工程檔案管理工作需要一定的資金給予支持,但是由于相關單位和部門重視不高,導致相應的資金投入力度得不到有效保障,其中,從事方案管理的人員由于崗位補貼不高,導致工作積極性不高,同時,由于資金投入力度不足,難以及時引入相應的檔案管理設備和專業性人才,致使檔案管理事業發展緩慢。
四、新形勢下水利工程檔案管理創新途徑探究
(一)積極加強水利工程檔案管理工作機制完善力度
首先,積極實行分級管理、統一領導等原則,充分發揮檔案管理責任制的作用,密切配合、各盡其職、分工明確,充分調動和發揮從業人員的作用和優勢。其次,積極完善水利工程檔案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規,相關的部門單位和從業人員要積極落實《水利檔案工作規定》、《檔案法》等法律法規,從而基于水利工程實際情況來積極完善相應的工作制度,為檔案保密、查詢借閱以及歸檔保管提供保障,在從業人員績效考核中積極納入檔案管理內容,進一步提升檔案管理從業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同時,積極搭建和完善水利工程檔案管理監督機制,定期進行檢查,從而有效發揮檔案管理工作的作用和意義。最后,積極加強樹立工程檔案館的建設力度,不同區域的水利部門要積極制定適合當地的檔案管理規定,通過紙質檔案和電子檔案的集中接收和整理,從而進一步提升檔案接收的范圍,并基于《檔案館建筑設計規范》和《檔案館建設標準》來有效完善檔案館功能,通過不同的形式來進行檔案資料的展示,比如工程模型展示、多媒體演示、圖文展覽等,從而進一步提升檔案管理的服務能力水平。
(二)積極搭建和完善全覆蓋水利工程檔案資源體系
首先,積極加強水利工程檔案整理力度,不同地區的水利部門和單位要積極落實、部署以及規劃檔案資源體系,設置專門的部門或小組,從而全面覆蓋區域的水利工程檔案資源整理以及收集工作,其次,積極加強水利工程檔案規定制度的完善力度,基于《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文件資料歸檔范圍與保管期限表》積極落實相應的歸檔制度,從而擴大水利工程檔案資源內容,及時對相應的錄像、錄音、照片等文件進行及時的歸檔,并及時移交水利部門或對應的主體單位。最后,積極搭建完善的水利檔案資源管理構架,水利工程施工建設主體單位在工程實施不同階段及時將有關檔案資料進行歸檔,避免出現檔案遺漏和缺失等情況,同時,要對同一地區不同檔案儲藏室資源、同一建設類別不同工程檔案資源以及同一工程不同建設階段檔案資料實施有效的整合,從而為水利工程檔案管理提供有效保障。
(三)積極加強水利工程檔案利用體系,加大支持保障力度
首先,積極加強水利工程檔案數字化管理力度,在水利信息化建設規劃中積極融入數字檔案室建設,統籌安排相應的財力、物力以及人力,從而促進水利工程檔案管理的網絡化和數字化,積極通過代替原有的工程資料原件,提升檔案保密工作力度,從而有效避免出現盜竊、遺失以及泄密等情況。其次,積極加強水利工程檔案資源網絡共享力度,有效完善相應的檔案信息傳輸網絡,促進檔案信息資源的共享效率,確保相應的檔案資料能夠及時進行上傳,便于從業人員的查閱和應用。最后,積極加強水利工程檔案保障力度,設置專門的工作經費預算,基于檔案管理人員崗位設置專門的績效津貼。定期開展相應的培訓活動,進一步提升檔案管理從業人員綜合能力水平。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時期環境下,積極加強水利工程檔案管理創新力度,積極實行分級管理、統一領導等原則,積極完善水利工程檔案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規,加強樹立工程檔案館的建設力度,不同地區的水利部門和單位要積極落實、部署以及規劃檔案資源體系,搭建完善的水利檔案資源管理構架,加強水利工程檔案數字化管理力度,促進水利工程檔案管理的網絡化和數字化,加強水利工程檔案資源網絡共享力度,有效完善相應的檔案信息傳輸網絡,從而進一步提升檔案管理的服務能力水平。
參考文獻:
[1]溫麗麗.新形勢下創新水利工程檔案管理的途徑[J].檔案時空,2018,No.326(08):26-27.
[2]趙春蕾.新形勢下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工作的創新途徑探索[J].辦公室業務,2018,No.290(09):182.
[3]馮麗霞.新時代事業單位檔案管理的創新思路分析與研究[J].人力資源管理,2018(9):23-24.
[4]吳霞.淺談現代檔案管理工作創新的意義及途徑[J].民營科技,2017(3):9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