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速穩
摘要:高校文化創意產品是高校文化傳播的衍生品,面對互聯網的高速發展,要不段的突破傳統觀念,多元化創新設計,以迎接全新的挑戰。如何通過設計校園文化創意產品構造出屬于學校的特殊文化?是每位在校大學生需要思考的問題。本文通過研究國內外經典的高校文化創意產業的現狀,分析國內高校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提出有利于我國高校校園文化創意產品發展的意見。
關鍵詞:校園文化;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已經在不同產業中嶄露頭角,變成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種產業發展方式。隨之,校園文化創意產業也逐漸的發展起來,設計符合校園文化的創意產品對學校來講有著重要的作用,優秀的產品設計不但能夠提升學生對學校的喜愛之情,而且能夠很好的宣傳高校的歷史文化,創造出學校獨一無二的“名片”,讓更多的人了解校園文化,有利于提升校園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很多高校認識到構建校園文化創意產品對學校發展的重要性,也開始著手設計和開發符合該校校園文化的創意產品。
一、校園文化創意產品的發展現狀
(一)國內高校
目前,國內的很多大學已開設了屬于本校的紀念品門店,把本校獨具特殊魅力的校園環境和商業模式相融合,進一步提高了高校文創產品的附加價值,積極的宣傳校園文化和城市文化,增強學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例如:浙江大學的“求是印象”紀念品商店,在店中有建校120周年紀念徽章、筆筒、紙膠帶、書簽、賀卡等系列的產品。其中紀念浙江大學歷史的徽章是用四枚徽章構成的,分別是:浙江大學logo徽章、120校慶徽章、民國階段紀念徽章以及求是創新徽章,很好的展示了浙江大學以前比較艱苦的情境和現在氣勢磅礴的情境,以及對“求是創新”校訓的傳承。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大學賀卡的設計,采用了中國傳統的剪紙藝術,將校園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發揚中國傳統藝術的同時又不斷的融入自身的校園文化,在傳統中創新。
(二)國外高校
國外的高校發展校園文化創意產業的時間相比國內較早,設計校園文化創意產品以及教學理論都是比較完善的,例如:在國外學校中除了開設的紀念品商店,售賣具有本校特色的衣服、紀念品之外,還為學生開設超市、電腦商店和書籍商店,此外,還開設了專門的互聯網售賣網站等。
二、國內校園文化創意產品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國內的許多學校在校園文化創意產業方面不斷的改進,在設計和售賣校園紀念品方面也逐漸形成了比較完善的體系,但仍然有大部分的高校在文化創意產業方面的發展還不成熟,普遍存在著如下的問題:
第一,在國內學校中開展文化創意產業時間比較晚,沒有正確客觀的認識這方面的發展,對文創產品的開發缺少規范化和流程化。
第二,和國外的紀念品商店相比,國內學校對紀念品開發比較滯后,大部分學校很久都沒有更新本校的畢業紀念品,沒有創新型的設計紀念品
第三,在國內中的大部分紀念品還處在印學校logo的杯子、鑰匙環等物品的階段,缺少對本校校園文化的創新,因此有很多學校會出現有相似紀念品的情況。
第四,缺少一個創新設計、學校文化開發、銷售文化創意紀念品的小團隊。
三、應對策略
(一)學習國內外成功案例
國內的學校要學習國內外成功的校園文化創意產品的優秀案例,充分挖掘本校獨特的校園文化,開設符合本校校園特色的紀念品商店。學校也可以開展文創設計產品的教學課程,為學校儲備文創產業人才。
(二)開展文創比賽,挖掘本校優秀人才
在高校校園開展文創比賽活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比賽挖掘本校優秀人才。不但可以豐富校園的紀念品的多樣性,還可以了解學生的喜好,進而設計出更貼近學生思想的校園創意產品。
(三)深刻了解學校,設計具有學校特色的產品
學校要引導學生了解自己的學校,例如:開展校園文化知識競賽,讓學生深刻認識自己的學校,并開展“校園文創我設計”活動,征集學生為校園文化創意產品提出的建議,不斷優化、改進文創產品,設計真正相符大眾喜愛的文創產品。
(四)與專業設計團隊合作
高校可以與社會上專業的設計公司合作,負責設計學校文化創意產品的有關工作,使本校設計出的校園文化創意產品更具成熟性。也可以找本校藝術學院設計專業的老師和學生共同參與設計,集大家之力,不斷的對本校的文創產品推陳出新,設計出本校獨具特色的文創產品。
四、結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內外的學校越來越重視校園文化的宣傳和推廣,通過校園文創產品表現出來的文化內涵也比較豐富,校園文創產品不僅可以體現出校園中的特殊精神和文化意義,在提高學校知名度方面也有積極的作用,而且通過不斷的開發高校文創產品的特殊性和時代性,對高校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也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淺談文化創意產業環境下高校藝術教育創新思路的探討[J],戰海洋、馬強,才智,2017 (12)。
[2]高校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探索[J],張兢娓,課程教育研究,2017 (07)。
[3]基于高校文化創意產品中畢業紀念品形式創新研究[J],張道海,樊幸,包裝世界,2016 (03)。
[4]淺析中國傳統手工藝在文化創意產品中的“再設計”[J],張月、希崗,藝術與設計(理論),2016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