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瓦那夏?肉孜買買提 李鵬
摘要:高校培養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對于推動民族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更是對國家統一、實現民族團結、共同富裕和社會和諧有著不可輕視的作用,然而高校少數民族大學生在入黨過程中卻存在一定的問題,本文以華北電力大學為例,制定適合推薦和發展條件成熟的少數民族大學生入黨的機制,形成比較完整的體系,培養更多優秀的少數民族大學生加入黨組織,發揮其黨員示范引領、自我管理作用,貫徹落實國家的各項民族政策方針。
關鍵詞:高校;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培養
西部地區的發展需要政治過硬、能力過硬、信念過硬的高素質少數民族干部,而少數民族干部的培養應該從學生抓起,尤其是教育和培養少數民族大學生應當成為高校的重要任務。國家領導人在講話中多次提出新疆社會的穩定要大力培養和任用少數民族干部,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陣地,高校擔負著為祖國培養優秀少數民族大學生的重任,因此需要培養和挖掘優秀的少數民族大學生并吸納其入黨,進一步加強教育和管理,使其成為未來民族地區經濟建設發展的生命力和主力軍。
1高校培養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的重要意義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發展進程的推進,高校少數民族大學生錄取率逐年增高,以華北電力大學為例,少數民族學生人數約占學生總數的14.3%,其中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人數占校內少數民族學生總人數的15.8%。而在884名本科學生黨員中,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黨員卻只有8人,約占0.9%,可見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入黨比例相對比較低。究其原因在于民族地區教學質量不均、語言障礙、信仰習慣問題等。近年來考入高校的少數民族學生,是從民族地區層層選拔出來的佼佼者,是少數民族青年中的優秀分子。這樣一個高素質民族群體,如果不教育培養好,有可能成為分裂勢力滲透和煽動的對象。因此,將少數民族青年精英凝聚在黨和國家的周圍、培養和發展少數民族黨員,是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推動社會主義事業和民族地區發展的需要,更是加強高校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
1.1有利于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
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最必要保證,高校要堅持廣大少數民族黨員學生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培養教育,培養政治可靠、思想過硬的少數民族黨員,對鞏固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大的意義。
1.2有利于推動社會主義事業和民族地區繁榮發展
據統計,大量少數民族子女從西北偏遠地區來到內地大城市接受高等教育,在不斷地與其他民族的交往交流過程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才能,對其思想行為和認識、綜合素質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然而多數學生畢業后都有服務家鄉的意識,高校更要加強引導他們畢業之后投入到家鄉的建設和發展中。而少數民族黨員在這個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更加明顯,其模范和引領作用以及使命擔當,可以成為邊疆地區的基層黨組織的重要力量,為民族地區的發展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2高校發展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的培育途徑和長效機制建設的對策
做好少數民族黨員發展工作,可以提升少數民族學生入黨積極性、讓他們感受到黨的關懷、拉近距離,推動少數民族同學努力提升自己、積極參與集體活動、為同學服務的意識,也是高校教育、管理、服務少數民族學生的重要抓手。因此,高校要重視培養和發展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更要有合理的途徑和長效機制做支撐。
2.1配齊配強隊伍,注重培訓培養
目前,內地幾乎所有高校的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培養工作由非少數民族老師擔任,這使得在日常工作中出現語言交流溝通障礙、文化背景理解不充分、問題思維方式不同等困難。鑒于此,高校要科學配備專職少數民族輔導員,做好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重點培育工作。一是高校專職少數民族輔導員在了解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狀況和家庭背景的同時,要對其進行黨情黨史教育,使少數民族學生充分了解中國共產黨對民族地區解放事業所做的貢獻,激發少數民族學生的愛國情,報國志。二是少數民族輔導員要教育引導他們不能因為是少數民族就提出各種特殊要求和需要特殊照顧,要努力增強他們自尊、自立、自強的意識,時刻以黨員標準要求自己,高標準嚴要求,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三是注重少數民族學生干部的培養,通過選拔優秀少數民族大學生擔任學生會、社團組織的負責人,進一步擴大他們的人際交往范圍,促進交流融合,構建和諧的校園氛圍。
2.2注重方式方法,深化教育引導
高校應為少數民族大學生量身定制合適的引導和培育方案,培養他們為家鄉、為社會做奉獻的意識。一是通過開展新生入學教育專題講座,引導少數民族學生認真學習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意識,加強愛國愛黨愛民族教育。二是堅持“早育苗,早培養”,通過開展主題講座、入黨教育引導、新生班級黨員負責制等做法,激發學生入黨熱情,加強對少數民族學生加入黨組織的教育、引導和培養。三是邀請新疆宣講團有關成員進校為各民族學子做專題講座,以他們的人生感悟對少數民族學生進行“三觀”教育,讓少數民族學生樹立正確的民族觀、祖國觀和宗教觀,引導他們牢固樹立理想信念,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增強自信心和自豪感,堅定目標跟黨走;四是在培養過程中積極提倡多民族幫帶教育,即多鼓勵各民族師生黨員代表主動與少數民族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進行聯系,幫助其在思想上進步,潛移默化地引導他們樹立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想,牢固樹立“五觀、四個認同、三個離不開”思想。
2.3創新培養方法,探索長效機制
在實際工作中,相當一部分少數民族同學,有入黨的意愿,希望參加黨的活動,為同學們服務。然而,在目前的黨員選拔機制上,根據學校標準要求學習成績好、社會工作積極等,大多數少數民族學生的成績根本達不到要求,讓他們覺得入黨機會渺茫,逐漸失去了動力。多年來,因為學習成績原因,少數民族學生發展入黨的鳳毛麟角。因此,我們需要調整考察角度,打破少數民族與漢族學生統一化標準,使少數民族學生入黨成為可能。一是在制定黨員發展計劃中,在學業達到相應要求的基礎上,讓少數民族同學樹立奮斗目標,在符合要求的情況下,重點考察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入黨動機,對于條件成熟的通過單列指標予以發展。二是在制定少數民族黨員發展機制時,在考核要求和其他普通學生保持一致的同時降低成績要求。三是在黨員積極分子培養過程中,各學院根據自身特點在學院考察少數民族學生,廣泛收集少數民族群眾的意見后,再推薦其成為發展對象。在發展問題上,要嚴格堅持明確政治方向、符合基本要求,按照“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的原則做好培養考察工作。同時,通過輔導員聯系、一對一談話等措施充分了解
少數民族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思想動態,重點考察少數民族學生在群體中的先進性,吸收優秀分子加入黨組織,多舉措提高少數民族學生入黨比例。這種創新培養方法和長效機制正在積極探索中,有望成為高校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發展條件的重要參考。
參考文獻
[1]黃志勇,蘇勇. 少數民族學生宗教信仰與入黨問題關系研究[J].貴州民族研究.2015,(01):217-220.
[2]顧建國,魏有興,房闊. 內地高校少數民族學生黨員發展工作調查研究——以河海大學為例[J].民族論壇.2012,(08):80-82.
[3]胡少平.創新大學生黨員教育的理路[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14):26-27.
[4]孫華,張東彥.淺談加強高校少數民族學生黨員發展工作[J].新西部,2015(5)
[5]代鵬,譚文東,郭爽. 少數民族大學生入黨過程中常見問題及培養方式構建[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
作者簡介:地瓦那夏·肉孜買買提(1993—),男,新疆喀什塔什庫爾干人,本科工學學士,助教,研究方向: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