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田田
摘要:目的,通過現成品變藝術品的研究,探討藝術出現的新表現形式挪用手法及語境對現成品和藝術品的影響,也證明意義建構在藝術話語體系中的重要性。方法,以杜尚的《泉》為例,找出現成品成為藝術品的原因,結合勞申伯格、沃霍爾、奧登伯格等藝術家,將現成品和藝術品之間的轉換做具體分析。結論,挪用手法以及語境的運用拓寬了藝術的界限,使得藝術生活化,對后面的藝術有重大影響,其影響使得現成品可變為藝術品,藝術品也可變為現成品或商品,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側重性,這對我們創作有開拓新和啟發性。
關鍵詞:現成品;藝術品;轉變;挪用
一、引言
在今天,信息四通八達,經濟政治文化也日益更新,繪畫也是,不同時代不同流派,技法和觀念也一直在突破,現代藝術的藝術品,早已不能用傳統的目光來審判。在現代藝術中,傳統藝術上標榜的技藝、審美都已淡化,舊時的創作方式和內容都已打破,繪畫技法、藝術家的親手制作等也不是那么必要了,現成品是當代藝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開拓了新的藝術世界。對現成品藝術的表現手法和思想觀念在我們現在的藝術中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的繼承與創新也仍然是現在藝術家創作的熱點。現成品值得我們去研究,我們更好地了解現代藝術的特點,也能更好地創作和創新。
二、物以外的價值
20世紀藝術史,“現成品”最早出現在畢加索的拼貼畫中,但是僅作為視覺形式的構成部分,并不具有獨立意義。直到杜尚將一件被命名為“泉”的陶瓷的小便器送到美國獨立藝術家協會展覽后,“現成品”才作為藝術概念引起廣泛討論,并引發其后現成品藝術在西方的大規模實踐[1]。
“泉”通過“挪用”手法的使用,使小便器能在博物館中展出變成藝術品。挪用手法能發生作用,也依靠了“語境”的概念。同時也意味著技術的弱化。
“泉”的現成品特質在于打破藝術與非藝術的界限,它讓人們了解到, 只要用一種藝術的視角去看待現成品, 那么一切包含著創意與理念的現成品都可以成為藝術品[2]。這就使得我們藝術在傳統藝術上有了很大的翻轉,它讓我們的觀念和現成品有著同等的價值,現成品和某種觀念,這兩者一旦脫離,那也稱不上藝術品。
在杜尚影響下,藝術與生活拉近了距離,社會生活中的物品,它們只要被藝術家賦予其權利,就會獲得其獨立的美學意義,成為藝術品。正因這樣,在美國和法國很多藝術家展開了一場城市垃圾的“拾荒”運動,在杜尚的影響下,勞森伯格將輪胎、山羊標本在垃圾堆里撿來和表現主義狂亂的筆觸集合在一起做成了作品。利用科技,沃霍爾也通過復制的手法來完成自己的作品,奧登伯格也通過放大現成品來創作自己的作品。利用現成品,藝術呈現出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
三、藝術品的實在價值
在杜尚的影響下,現成品得到了很多不一樣的發展,再有挪用、復制、拼貼的手法,藝術與生活越來越縮小界限。從歷史看,現成品變為藝術品后,社會的進步、人們思想的變化、藝術的變化,讓現成品和藝術品有了另一番的轉變,那就是藝術品變成商品。
在杜尚的現成品、沃霍爾的復制圖像、奧登伯格的放大物品中,由于有了機械化的進入,曾經藝術家的精神氣息或繪畫中的浪漫主義不見了,我們更多地看到的是藝術品的生活化。在波普藝術中,有的工作室變成了工廠車間,其展覽更像是在大街上擺出商品的超市。沃霍爾熟練的操控媒體和市場,奧登伯格更是親自開起了一家商店,出售自己制作的物品。在這種情況下,藝術品和生活更加沒了界限,藝術品和商品之間也成了模糊的含義。
現成品成為藝術品,是將工業制品轉移至審美領域,提高了對物品的審美性。而波普藝術中呈現了相反的形式,藝術家使作品商品化,利用了工業技術手段將藝術作品的生產推向工業流水線和市場。讓藝術家身份有了模糊性。在藝術品成為商品的這個過程中,現成品的挪用、復制和拼貼否定了個性或原創性,藝術家更像是生產流程的中介。安迪沃霍爾說,“有些人應該能為我創作所有的繪畫,我這樣繪畫的原因是因為我想成為一臺機器”[3],波普藝術的特定意義集中體現在這樣的表述中,藝術品的制作現代商品的生產幾乎一樣。
安迪沃霍爾的復制,其實在刺激消費也起著一個宣傳報的作用,奧登伯格開設商店并出售自己制作的東西,藝術品和商品沒有界限,但也可看作藝術品走向大眾,這拉近了藝術和生活的距離,在宣傳藝術的同時也宣傳了自己的商品,刺激了消費,獲得了某種利益。
藝術品、商品,這和特定時代特定人物分不開。藝術家給予藝術品哪種特權,藝術品可能就有不同含義。
四、結論
綜上,從現成品變藝術品,藝術品變現成品,意義的建構和某種需求的解決會在特定時期有著偏重性。放在長時間來看,它倆是一樣重要的。
參考文獻:
[1]熊言鈞.變異的物種——杜尚以來的現成品藝術實踐的形成與觀念[D].安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2019.
[2]周宇.現成品藝術與“物”的解放[J].戲劇之家,2018(35):123.
[3][美]喬納森·費恩伯格.一九零四年以來的藝術[M].王春辰,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