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碩
摘要:隨著互聯網科技的不斷發展,傳統的電視節目逐漸被新興綜藝所取代。網絡自制綜藝節目的不斷發展,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這篇文章將以《中國新說唱》為例,來分析網絡自制綜藝節目。本文將從對網絡自制綜藝節目的概述、《中國新說唱》的概述以及對《中國新說唱》節目本體的分析和音樂批評角度下對《中國新說唱》節目本體的不足的敘述三大部分來寫作。
關鍵詞:網絡;自制綜藝;中國新說唱
一、網絡綜藝節目概述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基于時代潮流的背景下,傳統的大眾媒介開始日益被各大網絡視頻平臺所取代。在各大網絡媒體和社交媒體以及新媒體的智能終端迅速發展和崛起的狀態下,制片人們也開始將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網絡自制綜藝節目中了。網絡自制綜藝節目的開辟和發展,不僅離不開團隊的專業制作,也離不開青少年對網絡自制綜藝節目的喜歡。
網絡綜藝,與線下電視臺的節目不同,它指的是只在網絡平臺播出的綜藝節目。主要是由網絡視頻服務商或影視制作機構或個體自身策劃,選題,拍攝,剪輯制作,再選擇可以傳播的網絡平臺的渠道,最后使觀眾通過網絡觀看到節目。例如:《奇葩說》《明星大偵探》《拜托了冰箱》等,網絡自制綜藝節目相對于傳統的電視節目,一方面,在選擇題材時有更大的可能性和靈活性,沒有傳統媒體的時間和排練的約束,另一方面,觀眾在網絡平臺可以進行緩存或者隨時隨地的觀看,也可以為自己喜歡的明星投票和發表自己的言論,與其他網友進行互動,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求。本篇文章的《中國新說唱》也是眾多網絡綜藝節目中的一種網絡自制綜藝節目。
二、《中國新說唱》節目概述
《中國新說唱》是《中國有嘻哈》的第二季,它是由愛奇藝在2018年制作的一檔青年說唱的音樂選秀節目,也是我國首個以“劇集式”的敘事概念制作的選秀節目。這檔節目是以年輕人的當代價值觀和喜好承載的主流價值觀,在青少年的喜愛和引導下傳遞出正能量的作品。節目共有13期,都是采用“劇集式”敘事的理念來制作的,不僅如此,節目組為了迎合年輕人的品位,特地請到了張震岳、潘瑋柏、吳亦凡、熱狗和鄧紫棋來擔任節目的導師。
2018年4月13日,《中國新說唱》開始在全球進行海選,同時也在上海、北京、廣州、西安、成都和亞、美、澳三大洲陸續展開賽事。2018年7月14日,《中國新說唱》開始在愛奇藝正式播出。愛奇藝在打造節目時,主要是通過選手對音樂作品和態度的展示,從而達到對說唱音樂的呈現和挖掘的注重,也記錄了說唱音樂融合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在中國的發展。
三、《中國新說唱》節目本體分析
(一)精準的受眾定位
節目的營銷策略會貫穿著節目的始終,合理的營銷會使節目的播出更加成功和獲得更大的支持和管制。任何節目的營銷策略都不能缺少對受眾定位的分析,精準的節目受眾分析也是節目營銷策略的核心和重要組成部分。對節目的用戶進行精準的定位,才可以投其所好,合理的對節目進行編排,從而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據第一季《中國有嘻哈》的主要受眾分析,節目的用戶主要集中在年輕的群體中,其中青少年居多,特別是19歲到25歲的年輕群體的觀看率達到了46.2%。因此節目組根據受眾群體的情況來開展此節目。為了迎合年輕人的喜好特地選擇了吳亦凡等當紅明星作為導師,同時也挖掘了許多有個性的選手來參賽。節目在制作的過程中也放棄了傳統的選手講故事式的自我介紹環節,而是運用了國外綜藝節目中更具有趣味和挑戰的比賽制度。
(二)潮流的話題營銷
話題營銷指的是在節目播出期間,制造有關于節目的話題并借助媒體的力量引起觀眾和社會的注意,從而使節目得到推廣和宣傳的一種營銷方式。在《中國新說唱》中,曾經風靡一時的話題就是,吳亦凡的“你有 freestyle 嗎”這句話成為當時炙手可熱的流行語,在各大網絡社交媒體廣泛的流傳開來。同時也使得節目在社會上得到了廣大的支持和關注。節目組擅長的話題營銷方式不僅單單是提高熱門話題的曝光度,還會通過后期對節目的剪輯和制作,突出節目中導師和選手或者選手和選手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從而引起觀眾的討論和注意。這是話題營銷和后期剪輯的方式,不僅使選手和導師的粉絲之間的進行熱議,還增強了觀眾的互動性和參與感。截止至節目播出節目,“中國有嘻哈”作為微博話題,其閱讀量已達到73.2億,討論量達到2747.6萬,成為同檔期播出的網絡自制綜藝節目中的佼佼者。
(三)廣泛的多媒體傳播渠道
愛奇藝合理地利用了網絡媒介傳播速度快、空間大的特點,在推廣節目的初期運用了各方媒介渠道來幫助宣傳和推廣節目,網絡媒介能夠使觀眾有參與感和互動感的特點也為節目的推廣增添了許多優勢。同時,網絡媒體和各個社交媒體的相互結合,也為節目的推廣效果實現了最大化。一方面,節目組在節目開播前,已經利用各大官方微博和社交媒體等對節目進行了宣傳,節目的品牌合作方也順勢進行了官方的宣傳和營銷。另一方面,在節目開始播出前,導師和選手之間與微博等社交媒體的用戶進行互動。在節目播出后,播出時段植入的短視頻廣告,可以使觀眾在視頻中觀看直播并與其進行互動。節目內容的不斷更新,和媒介傳播渠道的不斷擴大,對節目的策劃和宣傳都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也引發了很多熱議的話題,使節目獲得了更多的熱度。
四、音樂批評角度下《中國新說唱》節目本體的不足
(一)注重節目內容的輸出
網絡自制的綜藝節目在給人帶來放松和緩解壓力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對知識和文化的接受和認識,尤其在受眾群體是以青少年為主的情況下,更加要注重節目內容的輸出,因為會有人去追捧甚至模仿選手的一舉一動。《中國新說唱》節目中選手演唱的歌曲,雖然都是原創,但是大多數的風格都比較單調,不能夠很好的突出嘻哈音樂的色彩。嘻哈并不是單純的“說唱”普通話,更重要的是能夠深入生活,貼切實際以及和中國文化相結合,才能使節目更有意義,給廣大的觀眾傳遞正能量,帶來積極的影響。所以在《中國有嘻哈》的節目制作和播出中,應該更加注意對受眾的影響,為關注者帶來積極的意義。
(二)提高節目的原創能力
目前,我國大部分的綜藝節目大多數都是購買國外綜藝節目的版權或者模仿和直接抄襲進行錄制的。《中國新說唱》也被爆出了抄襲的韓國某嘻哈類綜藝節目,甚至節目設置的規則和賽制等都十分的相似。既是節目中融入了中國的元素,但是原創能力還是亟待提高。節目組的制作方應該對國外的網絡自制節目做到可借鑒,不抄襲,發展具有自己特色和中國元素的節目,既是原創,又能像國外的節目一樣受到大眾的喜愛,從受眾和定位等多方面的研究視角對節目進行制作和錄制,以及后期的剪輯也要形成自己的特色。不僅可以融入中國的傳統元素,還可以加入地方的方言來進行表演才會更具有自己的特色。節目的制作方應該加強對原創性的審核,也要有對借鑒和模仿版權的保護意識。
(三)注重加強社會責任感
在《中國新說唱》節目里,由于選手都是嘻哈風格,都是很有自己風格和個性的歌手,因此在他們的原創歌曲里,會出現一些帶有挑釁和辱罵等粗俗的歌詞。在節目的錄制和播出里,甚至也會出現選手的矛盾和肢體間的沖突。雖然《中國新說唱》節目為觀眾帶來了小眾文化,但主流媒體的理還是存在的,所以節目的制作應該考慮節目的受眾群體,注重加強節目帶給觀眾的社會責任感,使小眾文化帶給觀眾更加正能量的節目效果。選手和導師之間也應該在原創和點評中正確的向大眾詮釋嘻哈文化和它的內涵。節目組應該加強對社會責任感,在傳遞嘻哈文化時,也不要忘記向大眾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履行自己對社會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五、結語
綜藝自制節目近年來的蓬勃發展,也讓綜藝節目有了更多的選擇也對小眾文化有了更多的認識,主流文化綜藝的火熱也導致了觀眾的審美疲勞,所以小眾文化下的綜藝節目反而更加受到追捧。《中國新說唱》是一檔新型的網絡自制綜藝節目,盡管有些地方仍然亟待改進,但是它的內容和營銷策略也為中國的小眾文化市場拓展了道路,也為社會群體帶來了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