郅雪峰
摘要:我國目前的信息技術相當發達,教育界廣泛的采用了微課這種教學方法,隨著微課在教育界流通率的提升,微課這種教學方法也逐漸被應用到初中物理課堂中了,微課不僅可以為初中物理教學帶來很好的支撐,也能提升初中物理教學的整體教學質量,能夠讓學生對物理知識有個清晰且系統的認知。下面闡述筆者是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科學運用微課這種教學手段的。
關鍵詞:微課;初中物理教學;應用
1通過微課教學讓學生有更加清晰的課前認知
開始課堂授課以前,教師可以首先制作一個微課課件,主要內容是為學生介紹與課本有關的生活現象、自然現象或者人文背景。這個微課課件可以由PKF、照片、文本、視頻、動畫、甚至表格等各種形式共同構成,當課堂有需要的時候,可以在適當的地方進行停頓和留白,讓學生對這些停頓和留白好奇并且進行自主的思考。微課不僅僅能夠通過教師的講解讓學生明晰復雜的物理現象,也能讓學生用物理的思想來對生活中的現象進行思考。對于微課的內容教師應該花費時間和精力去挑選,不應該反復采用其中兩三個老舊案例,而是用更加多樣的素材豐富微課課件。教師能夠根據具體課堂要求來把事前制作好的課件發到QQ群內,讓學生通過微課來建立清晰的課前認知。
例如《光的直線傳播》一節的課前,就可以根據課本中的那個實驗:光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不同現象,來為學生制作一個用于明晰課前認知的微課課件。錄制微課時可以讓教師用激光筆或者營造一個黑暗的條件等方法,來讓學生看見光線,這樣學生能對于光線和光線的傳播有個大概的認知,這樣能幫助學生在學習前有個較好的起點。
2微課能幫助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課堂教學一直以來都是由師生共同構成的,而過去的傳統的教學過程一直由教師作為主導,學生根據教師的節奏來完成教學任務。這種模式導致了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師生關系并不融洽。而隨著微課教學模式的采用,對這種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有所改變,重新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師生重新變得融洽,教學質量也獲得了提升。
例如《運動的描述》一節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來對課本知識進行迅速講解,讓學生在課堂開始狀態最好的時候掌握盡可能多的知識。然后教師在課堂剩余的時間來通過舉例的方法,幫助學生加深對學到知識的理解。例如,讓學生思考在寫字的時候,筆相對于紙和手分別作什么運動。讓學生和教師在共同練習的過程中理解課本中的參照物和相對靜止,這樣師生關系一定會更加融洽。接著讓學生自己選擇參照物進行思考。微課教學能快速講解基礎知識,然后節約更多時間給學生來思考或者和教師交流,重新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師生關系融洽了起來。
3利用微課來解決課程中的重難點
由于學生剛剛接觸物理,在進行課堂學習的時候,總有知識點讓學生非常困惑,這就是教師們平時說的重難點。物理課程中重難點出現的原因一般有兩大點:第一大點,該知識本身非常抽象,學生在生活中無法觀察和接觸到,而且教師無法用學生可以理解的語言描述出來,學生自然難以理解,這種難點有電流、磁感線和微觀粒子等;第二大點,學生年齡較小,生活經驗較為匱乏,閱歷很淺,見識不夠,對于課堂中要學習的知識無法形成非常直觀的認知。這些重難點的解決途徑非常簡單,那就是變抽象為形象,把無法接觸到的變成可以接觸到的,如果能有效的利用微課學中的圖像、聲音和視頻,就能讓學生認識到那些抽象的事物其實也很直觀,學生如果對于重難點一目了然,那么重難點的突破將非常簡單。
例如《變阻器》一節的講授時,識別滑動變阻器那部分接入電路的電阻量和滑動變阻器的作用對于學生來說一直是個難以理解的點。因為學生無法看到到底有多少電流通過了滑動變阻器,如果想讓學生真正理解這個知識點,必須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一個正確的模型。一些學生的想象力并不豐富,就很難理解接入電流的到底是哪一段電阻。為了讓學生能夠明白,教師可以用動畫軟件做出模擬動畫,根據電流運動方向將電流經過的滑動變阻器的部分標為紫色,當劃片位置發生改變的時候,滑動變阻器紫色的部分也隨著劃片發生改變,利用模擬動畫的播放加上教師精彩的解說,相信學生一定會對電流通過滑動變阻器的路徑有個清晰的認知,學生對于滑動變阻器的原理也會加深理解。
4結語
總而言之,教師如果能有效采用微課教學,不僅能夠把重點知識講授清楚,也能讓課堂剩余時間被充分利用,既加深了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理解,也讓師生關系變得更加和諧,除此之外,微課也能讓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獲得提升,幫助學生在課后對課堂知識進行有效的溫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