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君
【內容摘要】本文將簡要論述詞塊理論的基本內涵,并闡述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詞塊理論的應用的必要性及主要路徑。通過本文的分析及研究,旨在切實提高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質量,為社會主義的發展事業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
【關鍵詞】初中英語寫作 詞塊理論 應用研究
引言
經濟全球化的深化發展背景下,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發展,對于人才的能力及素質有著更高的要求,其中英語寫作能力為基礎素養。傳統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缺少針對性及實效性,初中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有待提升。將詞塊理論結合至英語寫作教學活動中,將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選詞能力及語法使用能力,培養初中學生良好的英語寫作習慣。
一、詞塊理論的基本內涵
1.詞塊的定義
英語寫作教學中涉及的詞塊理論,在教育領域中尚未形成統一的界定概念,在學術界中對于詞塊的定義種類較多,不同的學術者使用不同的術語。研究的術語使用不同,但針對詞塊的研究本質相同。詞塊主要是將單個信息組成單元模式,是大腦對信息進行加工的過程,通過思維加工將語言信息內容組成流利的表達方式。詞塊理論中的詞匯內容與語法形式較為固定,在交際中使用的頻率較高,具有穩定的表達意義。
2.詞塊的分類
英語詞塊的分類,根據不同的名稱及定義,可劃分為不同的類別。首先,根據結構及功能的角度,可將詞塊劃分為聚合詞、限制性短語、源語篇、句子結構、情景短語、原文短篇。其次,根據詞塊的語義聯系及句法功能,可將詞塊劃分為四類,即單詞或短語、固定搭配、管用話語、句子框架。第三,根據詞塊的結構角度分析,可將詞塊劃分為聚合詞、獨立話語、短語結構、詞匯短語等內容。
3.詞塊的特征
英語的詞塊理論具有三個方面的特征,即預制性、動態性、穩定性。首先,典型的詞塊在結構上相對完整,按照一定的規則組合而成,并非表述中臨時形成,學生應將其作為一個整體對待。其次,詞塊具有動態性。英語詞塊體系并非無數個靜態單詞構成,而是根據交際的需求不斷進行變化,是一個具有開放性及動態性的詞語體系。最后,英語詞塊理論具有穩定性,是一個穩定的語用功能理論體系。在英語詞匯使用中,詞塊的形式與功能二者有機統一,是促進英語發展的基礎與起點。
二、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詞塊理論的應用的必要性
1.有利于提升學生交際的流暢性
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詞塊理論的應用,將有利于改善初中學生寫作交際用語的流暢性。首先,初中學生在使用英語寫作過程中,極易出現母語負遷移的問題,使用本民族語言將自發流暢的連貫表述。母語負遷移的現象,主要由于學生的大腦存貯大量的詞塊信息。在初中寫作教學中,教師通過英語詞塊教學活動,將幫助學生在大腦中存儲更多英語語言信息,構建出習慣性的語言詞塊。因此,在英語寫作過程中,學生可快速提取習慣性的英語詞塊內容,減輕大腦進行語言編輯的負擔,提高語言表述的流暢性。
2.有利于提高學生詞語選用能力
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詞塊理論的應用,有利于提高初中學生寫作時,英語詞語選擇使用的能力。通過詞塊理論教學,學生的語言系統之中將會存儲大量的英語詞匯,學生在寫作中只需要按照英語思維方式選詞造句,注重詞匯之間的搭配使用。詞塊內容的積累,將有效提高學生的選詞能力,有效縮短初中學生在詞語選擇中的時間,使得初中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切實提升。與此同時,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詞塊理論的應用,將幫助學生明確英語的特定語用功能,避免學生出現語用錯誤問題。
3.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詞塊理論的應用,將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幫助學生建立英語寫作自信心,增強初中學生的習作學習積極性。首先,在英語寫作學習中,學生通常會遇到單詞積累不足、無法生成規范化句子等問題,學生也會因寫作詞匯貧乏喪失寫作信心。初中英語教師通過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積累詞塊,使得學生在寫作中根據自己的想法,使用特定的語用功能進行表述。詞塊理論將減輕學生寫作的語言編碼難度,幫助學生更加準確、流暢的進行表達,建立寫作的自信心,形成良性的學習循環。
三、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詞塊理論的應用的主要路徑
1.積累詞塊,豐富語言
初中學生的詞塊知識積累,將有效豐富學生的寫作語言。首先,教師可引導學生深入分析教材內容,掌握教材中的詞塊知識。其次,教師可組織學生汲取課外的詞塊信息,在日常的閱讀理解、完形填空練習中掌握寫作素材。具體的教學方式如下:初中英語教師在課前組織學生預習,對詞塊內容進行辨認,需要學生掌握詞塊的具體結構,并儲備上下文的使用情景。例如:“被允許做某事→be-to do sth.”。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詞塊思維意識被激活,教師應設計出相應的練習活動,提高學生的詞塊輸出能力。
2.運用詞塊,提高能力
教師組織學生運用詞塊內容,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首先,教師可組織學生使用詞塊復述課文內容,確保學生更加準確的掌握詞塊知識,并得到有效的訓練。其次,英漢互譯練習活動。通過英漢互譯練習,加深初中學生對于詞塊知識的記憶及鞏固。最后,教師可組織學生使用詞塊進行造句,提升學生運用詞塊進行再創造的能力,養成學生在寫作中運用詞塊的習慣。
3.輸出內容,內化吸收
初中寫作教學中,詞塊理論的運用,需要學生在語篇中進行輸出,內化學生的寫作語言能力。教師可借助寫前指導、預習初稿、修改成稿、評價、展示等環節,訓練學生對于詞塊的運用能力,確保初中生在語篇創作中靈活使用詞塊內容,高質高效的完成寫作任務,內化吸收詞塊知識內容,提升學生的寫作綜合素質。
結語
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對于人才的能力及素質有著更高的要求,因此,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活動的創新變革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本文主要以詞塊理論分析為基礎,將詞塊理論結合至初中英語寫作教學全過程,積極尋求初中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的路徑。通過本文的分析及研究,為初中英語教師寫作教學活動提供理論指引,確保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學習詞塊知識,提高初中學生的寫作能力,為學生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明燕.詞塊理論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35(8):80-82.
[2]支宏彥.談詞塊教學法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8(14):115-116.
(作者單位:酒泉市東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