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偉
【內容摘要】基于高中物理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策略淺談。首先分析出通過加強師生互動交流、創設情境教學、提供實踐平臺三種策略。最后分析出在核心素養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讓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將核心素養滲透在日常教學中,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學習效率。
【關鍵詞】高中物理 核心素養 課堂教學
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核心素養已經變成了高中物理教師教學改變的主要方向。物理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開始運用恰當的教學方式,來提高物理教學的質量和教學效率。注重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物理素養,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一、??? 加強師生互動交流
在高中物理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中,物理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方面,為學生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正確使用物理教材。物理教師不僅要關注教學目的和教學成果,還要追求具有教育價值和意義的教學目標。因此物理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的模式,使學生由被動轉變為主動學習,加強與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交流,提升學生物理學習的熱情,培養學生的科學情感。物理教師要將學生的認知作為核心教學內容,促進學生主動探究、創新思維、享受物理的學習,達到核心素養生成的本質要求。所以物理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以問題為導向,站在學生的角度來實現教學資源的整合,為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探索提供幫助,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與解決,開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形成思考、發現、創新的能力[1]。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頓第一定律》的教學中。物理教師讓學生參與得出牛頓第一定律的思維過程,使學生感受科學的思想方法。因此可以在伽利略斜面實驗研究力和運動關系的過程中,滲透理想實驗的科學研究方式,培養學生嚴謹的邏輯推理能力。通過與學生探討生活中的實例,師生之間共同學習,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感受科學的精神。
二、??? 創設情境教學
高中物理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中,情境教學已經被大部分教師運用在課堂教學中。物理教師要遵循新課改的教育理念,以學生為中心,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情境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將抽象復雜的物理知識轉變為簡單易懂的知識,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因此物理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情境教學,培養學生深度分析和思考的能力[2]。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六章《行星的運動》教學中。首先物理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演示天體運動的動態視頻,在浩瀚的宇宙中有無數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天體,比如月亮、太陽、地球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天體運動的探索求知欲望。從而物理教師引出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通過多媒體制作的課件,讓學生理解開普勒認為行星做橢圓運動,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從行星運動軌道、行星運動的線速度變化、軌道與周期的關系三個方面揭示了行星運動的規律。其次物理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小組中探究行星運動的規律。促使學生物理思維和學習能力的提高,使學生感悟到科學是人類進步不竭的動力,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效率,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
三、??? 提供實踐平臺
高中階段的物理知識,不能單一的憑借對課本理論內容進行理解,還需要學生具有對不明現象或者規律的探索和研究意識。因此物理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實踐的平臺,讓學生對物理知識進行實驗,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運用。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的教學中。物理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入實驗室,讓學生進行分組實驗,了解打點計時器的結構,然后把它固定好;安裝紙袋;先啟動電源,待開始打點后用手水平拉動紙帶,紙帶上就打上一行小點,隨后立即關閉電源,因為打點計時器都是按間歇性工作設計的,長時間工作可能就會因線圈發熱而損壞。通過學生的實驗操作,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打點計時器的工作原理,并能熟練、正確的使用打點技巧,同時通過實驗提升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實驗結束后,取下紙帶,進行問題的分析、探索、運算。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進行問題的解決,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讓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鍛煉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養。通過物理教師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將核心素養的內容滲透在日常的課程內容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嚴謹的邏輯推理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從而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科學素養和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楊明軍.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有效教學策略[J].華夏教師,2018.
[2]何韜.基于物理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教學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7:291.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西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