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今社會中,企業的特點是在追逐利潤的過程中,流動性大,資本流動快。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尋求聯盟、經濟和政治援助。這些目標可以通過公司合并來實現。合并可以是內部的或跨國的。為了正確完成這些合并流程,必須對合并業務進行監管,并且必須遵守國家和國際法規。關于合并業務的一個重要要求是,資產、債務和所有權權益的會計價值必須達到目前的財務價值。
關鍵詞:管理模式;合并企業;財務
一、引言
在今天的全球化背景下,許多公司都在尋找擴展、發展或生存的解決方案。在許多情況下,一個可行的變體就是合并。本研究的目的是以會計的視角,分析和強調兩家公司合并時發生的業務。為了正確處理這些事件,有必要使公司的資產負債表達到其真實的市場價值,這意味著公司的資產和債務必須達到其當前價值。本文基于對有關企業合并、分立和清算的文獻和法律法規的分析,為企業合并時會計的工作提供新的見解。
二、企業合并的內涵
一般來說,合并代表不同實體融合成一個新實體。合并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公司決定組建一個新的貿易公司。合并可以是內部的或外部的。合并可以有多個目標:(一)通過消除競爭鞏固市場地位;(二)處于困境的公司的生存;(三)獲得優異的經濟績效;(四)吸收主要供應商。由于合并,將會發生以下情況:(一)被收購公司將停止退出;(二)所有資產、債務和股權將轉移給收購公司;(三)被收購公司的股東成為收購公司的股東。
在國際的標準中,合并和分立業務受《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3號企業合并(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監管。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公司合并意味著一個實體購買另一個實體的所有權和一個公司的所有凈資產,組成一個或多個公司。這種組合可以通過發行股票、現金轉移、現金等價物或其他資產,或者通過這些方法的組合來實現。該交易可能導致新實體的形成,該實體將控制合并實體或轉移到參與合并的一個或多個實體的凈資產。
三、會計在企業合并過程中的作用
根據《會計法》第28條第(1)款,每個貿易公司在合并、分立或清算時必須依法編制年度財務報表。合并操作可以有兩種形式:(一)一家或多家公司在未清算的情況下解散,并將所有資產轉讓給另一家公司,以換取收購公司給予被收購公司股東的部分股份;(二)多個公司在沒有清算的情況下被解散,并將其所有資產轉讓給其組成的另一家公司,以換取在新組成的公司中給予其股東的一些股份。 因此,兩家貿易公司的合并可以通過兩種方法完成,一個或多個貿易公司被另一個貿易公司吸收合并或者通過合并一個或多個貿易公司進行合并,以建立一個新的貿易公司。
由參與公司代表簽署的合并項目在貿易登記辦公室登記,在那里記錄每一家公司,同時附上因合并或分立而不復存在的公司聲明。代表法官指定一名或多名專家、自然人或法人實體審查合并或分立項目,并向股東提交書面報告。在決定合并或分立項目的特別大會召開前至少一個月,參與合并或分立的公司管理層將向聯營公司或股東發布以下文件:合并項目;管理員報告;企業最近三個財政年度的年度財務報表和管理報告;參與合并的公司;審計員或財務審計員的報告;記錄中包含每份仍在執行的10,000列以上的所有合同及其公司部門的分配。股東或聯營公司可應要求免費獲得上述文件的副本,或者摘錄自他們合并項目公布三個月后,每個公司的大會將對合并做出決定。
吸收合并的階段如下:(一)合并公司資產負債要素的清查和評估;(二)擬合并公司在合并前編制財務報表,根據合并前的報表,確定凈資產值:(資產凈值=總資產–總負債);(三)對公司建立凈貢獻的全球評估,可以使用多種評估方法;凈資產法、股票法、基于結果的方法(盈利價值、收益價值)、基于現金流的方法、混合方法;(四)確定資產(股份)匯率,以覆蓋被吸收公司的資本。在這一階段,有兩個操作要做:1.通過報告對已發行股份數量的凈貢獻來確定合并公司的股份會計價值;2.通過將被收購交易公司一股的會計價值報告為收購公司一股的會計價值,建立股票交易報告,該報告經專家驗證和批準;(五)確定為支付合并時的凈出資而發行的股份數量。在這一階段,會發生以下操作:1.通過向被收購公司的所有權權益(凈會計資產)報告收購交易公司的一股會計價值,或者通過將被收購公司的股份數乘以匯率,來確定收購公司必須發行的股份數;通過將該公司必須發行的股份數量乘以同一公司發行的股份的名義價值,增加收購交易公司的社會資本;2.計算合并獎金,作為股票會計價值與其名義價值之間的差額;(六)在公司會計中突出合并后的經營情況。
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對公司價值的評估時應該以歷史價值(基于會計價值)、現值(基于公平市場價值)還是未來價值(基于效用價值)進行評估?筆者認為公平市場價值是最好的選擇,因為歷史價值顯示了過去的資產和負債的價值,這些價值可能不會被帶到現值,而效用價值是基于現金流的可能預測,這不是確定的,而只是可能的。
四、結語:
合并過程在國家和國際層面的經濟實際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會計有責任突出這些交易。作為合并的結果,被收購公司的股東并沒有失去他們的合法權利,因為他們與收購公司擁有相同的權利。他們可以期待更好的表現,并含蓄地收回投資。但是他們也可能會失敗。合并后沒有人能保證經濟成功。重要的是尊重所有股東的權利,以透明的方式并根據法律規定開展所有業務。盡管公平市場價值是一種間接價格,取決于內部和外部因素,但它是最接近經濟現實的價格,最忠實地反映了某一特定時間發生的交易。
參考文獻:
[1]郭雨鑫. 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會計處理探討[J]. 財務與會計, 2017(14):34-36.
[2]徐華新. 對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若干會計問題的思考[J]. 財會月刊, 2017(7):36-38.
[3]刁慧娜. 淺析企業合并會計處理的經濟效應[J]. 時代金融, 2017(8).
[4]周紹妮. 我國企業合并會計問題研究[J]. 會計研究, 2004(12):69-70.
[5]賈建軍, 張文賢. 企業合并會計方法國際趨同及其啟示[J]. 當代財經, 2007(1):100-103.
作者簡介:
孫夢瑤(1999.9-),女,漢族,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學生,本科,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