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與社會的飛速發展,“民以食為天”在廣大人民生活中顯得尤為重要,食品安全也必然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食品安全問題涉及到多個領域,食品的優質與劣質可以反映出人們的生活質量,是國家信譽的表現之一。若是食品出現安全問題,會使人們的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動搖社會穩定,還會影響國民經濟的發展,阻礙食品進出口業務的進行。筆者就市場經濟下食品安全對于經濟發展的影響提出見解,以供參考。
關鍵詞:市場經濟;食品安全;經濟發展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經濟增長方式逐漸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在此過程中,由于我國食品安全不具有良好的基礎條件,農業經營方式散亂;企業缺乏責任感;政府對于食品安全問題監管不到位;食品缺乏第三方專業機構的認證等原因,導致食品安全問題頻出,成為威脅人們生命健康的嚴重公共問題。除此之外,食品安全還會使國家經濟發展的整體大局受到影響,威脅國民經濟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因此,正確認識食品安全與我國經濟發展的關系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食品安全關系到農業生產力水平發展
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得到飛速發展,不僅城市市場發展迅速,農村市場也逐漸興起。但是,農村市場相比于城市市場較為落后。我國經濟要想得到全面發展,農村市場是重要一環,很長一段時間內農村市場需要刺激擴大內需,其發展潛力巨大。農村市場的發展潛力被不法商家看到,因城市市場對于食品監管的力度較大,為了最大化追逐企業經濟效益,不少商家將質量不過關的食品引入農村市場。大部分農村居民貪圖價格低廉,缺乏辨別安全食品的能力,使得質量過關的正規食品在農村市場失去優勢,不法經營者抓住這一漏洞進行經營活動,使得農村食品市場的經濟秩序受到嚴重擾亂,正規的食品得不到良好的銷售鋪路,農村居民的消費意識逐漸偏移。最終結果是農村居民長期食用質量不過關的食品,身體受到損害,加上農村醫療保障制度尚未健全,若是農戶家庭一旦有人出現嚴重疾病,會失去農業生產與再生產能力,導致家庭經濟受創。因此,維護食品安全,要規范農村食品市場。
二、食品安全關系到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食品質量不符合要求即為食品安全問題,食品問題是民生問題,與國民的生命健康有直接的關系。據統計,當前我國約有1000多萬戶食品生產經營者,多為作坊式小企業,其中約有8成的企業人數在10人以下,從事食品生產與經營活動的多為小攤小販、小作坊和無證經營戶。以上食品行業經營者的衛生情況惡劣,生產設備及生產技術落后,導致食品的質量不過關,影響顧客的生命安全。我國食品行業的企業多為為粗放型發展模式,食品的質量不高,在生產的過程中會造成較多的能源消耗,導致環境污染情況、資源浪費情況嚴重。要改變以上狀況,國家必須對經濟發展發生做出調整。集約型發展方式即產品的質量高,在生產的過程中造成的能源消耗低,環境受到的污染較小,其是一種資源節約型生產。因此,食品安全關系到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必須實現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發展方式轉變,加強食品安全建設,改善食品行業的發展環境,鞏固食品安全發展的基礎,使得市場經濟正常發展。
三、食品安全關系到企業生產規模經濟問題
有研究調查顯示,我國有1/2以上的農民在使用農藥、獸藥前沒有經過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對于國家明令禁止的農藥獸藥目錄,大部分農民不知曉,且有將近3/4的蔬菜在上市前沒有經過相關部門的檢驗。為了提高食品安全,必須推行綠色生態農業,散戶、中小企業沒有能力承擔這一責任,需要大型的企業、集團積極推動綠色農業的發展,同時企業要兼具實力、信譽,對于食品安全有相當一套的標準。改善食品安全問題要從源頭抓起,把關農產品的質量必須標準化種植養殖相關技術、環節。我國人口主要由農民構成,要嚴格把關食品安全問題,首先要提高農民的素質,使其產生、強化食品安全意識然后將散戶、中小農業企業有效組織起來,對其基本的生產條件進行改革,使得產品的生產質量達到國家有關標準,從食品的生產環節將食品安全隱患消除,政府予以扶持,培養出一大批綠色食品骨干企業,使農業企業實現規模經濟。
四、食品安全關系到對外貿易的正常發展
不管是國內還是國際市場,綠色食品是當前健康消費需求的熱點,食品帶有綠色認證標志,會增強其公信力與核心競爭力,走入大型超市、走向國際市場的機會越多。綠色食品已經成為農產品出口的新增長點。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下,消費者的消費觀念逐漸改變,對于綠色食品的需求呈明顯上升趨勢,農戶及農業企業生產合格、綠色的食品積極性不斷提高,出現品牌效應,提升了農產品的自身價值。但是,質量不合格的食品在廣大市場進行銷售,會使其公信力降低,其銷售道路尤其是農產品的對外貿易會受到影響,導致農村的經濟發展受到不利影響。比如三鹿奶粉、蘇丹紅等事件摧毀了相關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及影響力,使得外向型農業的發展受阻,降低農民的收入,使得農村經濟受創。因此,為了讓我國的食品符合世界消費主題,要大力發展綠色食品經濟,加強對于食品安全的監管,從生產環節抓起,大力發展外向型農業,提高農民的收入,促進農村經濟對接世界,加大農產品的出口,滿足國際對于綠色食品的需求,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促進農村經濟全面、快速發展。
結語:
食品安全是社會廣泛關注的重大問題,在市場經濟形式下,食品安全會對我國農業生產力水平發展、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企業生產規模發展、對外貿易的正常發展造成嚴重的不利影響,針對上述問題,國家要保證食品的安全,加強食品市場整頓、治理,更加專業、規范地加強食品監管,對社會各界強化食品安全管理意識,為食品行業的發展創造有序、規范的環境。
參考文獻:
[1]黃宇韜.市場經濟條件下食品安全對經濟發展的影響[J].科技經濟導刊,2018,26(13):218+220.
[2]王進安.市場經濟下食品安全對經濟發展的意義[J].商場現代化,2016(26):256-257.
作者簡介:
孟令麗(1982.04-),女,漢族,吉林磐石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食品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