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英 陳暘

摘 要: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之下,創客教育也越來越得到廣大教育者的重視。創客教育本身是一種教學方式,是一種創新、實踐、分享的教育活動,鼓勵學生在探索、發明和創造中主動學習與協作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那么,在教學實踐中,如何貫徹創客教育理念,如何促進傳統課程的創客化改革?本文從課程設計的特點、課程設計整體思路、課程實施過程設計、課程評價設計等四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創客 課程改革
一、創客教育課程設計的特點
(一)課程設計需側重培養創客思維
創客教育的核心即創新與實踐,創客思維不同于傳統的思維,是創客運動中形成的樂于探索、勇于創新、敢于批判、善于實踐的思維傾向。創客思維注重知識的整合性運用,提倡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問題,善于從生活中發現問題,并積極分析問題,樂于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創客教育的課程重點不再僅僅是知識點的理解,而是多學科知識的綜合應用與創新。
(二)課程設計需側重學科間知識的整合性
創客教育模式有別于傳統教育模式,所以在課程設計方面也需要進行改革。傳統的課程設計是就單獨一門課程進行設計,但創客的課程不再局限于單一課程,必須打破學科間的界限,將多科課程相關知識點進行整合,需要將多門課程內容解構再重構,這樣的課程內容具有較強的包容性、綜合性和交叉性。
(三)課程設計需側重資源的協同性
創客課程主要以解決現實問題為基礎,再結合學科的知識點去設計創客項目。所以課程中要盡可能地利用現實的資源與環境來設計項目情境,利用學校、社區、社會眾創空間等社會資源,引導學生在創客課堂中解決問題,形成有創新意義或者實際運用價值的成果,并幫助將成果轉化為產品。此外,創客課程的實施多以團隊合作為主,且需借助一定的物理空間、相關設施條件以及網絡空間進行交流分享,那么如何合理有序的運用這些資源,其相互的協同性是課程設計過程中應該考慮的。
二、課程設計整體思路
因為創客教育打破了傳統教育的模式,創客教育除了保證傳統教學的“教、學、做”以外,還需在“學”和“做”的過程中“創”,所以創客課程設計相對傳統的課程設計需要重新思考和定位。本文提出融合“教”“學”“做”“創”的高校創客教育課程設計模式,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和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設計。高校創客教育課程模式、課程教學目標要從二維變成三維,即在知識目標及技能目標的基礎上增加感情態度目標,滲透創新創造能力,著眼創新型人才培養。
三、課程實施過程設計
創客課程的內容是以創客項目為出發點,結合專業特點,綜合多學科知識點而設計的,創客課程應該重實踐、解決真實的問題,為此應該設計一系列教、學、做、創的活動,活動的設計要遵循“探究、構造、體驗”的基本思想。例如:設計觀看微課視頻、知識點自學、資料查找、方案設計與實現等活動,老師也應該由跨學科的教師擔任,或者由企業的專家擔任。教學中除了完成相關專業知識的講授,還需要教授學生會利用3D打印等數字技術,或者其他技術手段,進行項目的創新實踐。這就需要綜合各種資源,創客小組們應該要進行交流探討、實現資源共享。為此,教學需要有一個開放、共享、創新的滿足線上線下學習的無縫對接的創客空間。線下的課程教學在校內外的創客工作室完成,工作室可設置學習區、討論區、實踐區、展示區等區域,需要配備基本的軟硬件設施,例如:可自由移動組合的桌椅、電腦、3D 打印機、產品展示臺以及創客項目所需的其他軟硬件,創客團隊。針對學習區,教師需要提出問題,這里值得強調兩點,一是創客教育不一定是針對工科,理科甚至文科都可以進行,所以,學校應該加大文理科相關專業的軟硬件投入,保證這些專業的創客活動順利開展,二是線下創客工作室可以是在校外企業或者社會創客空間,學生能夠接觸到真實的創新創業人群,體驗真實的創新環境。線上的創客空間是以互聯網為依托,建立網絡討論交流分享平臺,如QQ群、QQ討論組、微信群、微博等創客社區等。教師要設計好教學任務單、課前學習資料、微課、練習題等,并發布在網絡上,學生在線上自主學習,教師在線答疑,學生也可以在平臺交流展示自己的成果,并獲得校內外及小組間的評價。
總之,線上學習空間線上學習空間依托校內外實際教學資源及網絡平臺,能方便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進行溝通交流,及時評價,也為成果轉化提供了方便。所以,在課程設計的過程中,要按照線上線下教學的特點與需求進行設計。四、課程評價設計
創客課程的評價要打破傳統課程評價方法,改變傳統課程的單一化評價模式,教師應該構建以過程及成果為導向的課程評價體系。首先,創客課程評價應采取多主體進行評價,可以設計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企業評價相結合的綜合評價體系。要針對項目的具體情況,或者針對不同的學科特征,應該對以上幾方面設置不同的權重。其次,創客課程評價要從創客課堂的整個活動環節進行評價,要對課前、課中、課后進行評價,對線上線下的學習、實踐與創作進行評價。具體在學習環節,重點評價學生的課前自學效果、資料收集能力、小組協助與交流能力、知識點的遷移運用能力等;在實踐與創作環節,重點評價問題的提出、問題的分析、方案的設計、團隊合作、成果的質量等方面。最后,創客課程評價要從多角度進行評價,針對過程和成果進行綜合評價。過程評價重點評價學生在創作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對知識的接受與運用能力,評價是否具體不怕困難,敢于質疑、勇于探索、堅持不懈的精神等等。而成果評價則針對做出來的產品進行評價。如機械專業的課程可以評價設計的圖紙、實物的造型、精致度等;美術課可以評價實物創作的內涵、美觀度等;音樂課評價歌詞、樂譜的創作;語文課可以評價小說、散文、詩歌文藝作品的創作;社會課可以評價實踐調研報告的編制。由于在學習過程中會不斷產生階段性成果,所以,整個評價體系應該是可動態調整的,即需要易操作過程及階段性成果評價指標,也需要完備的最終成果評價指標,針對個性化的學生,鼓勵采用增量評價指標。這樣既可以滿足全面評價,也做到了個性評價,有利于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探索精神。
參考文獻
[1]鐘柏昌.創客教育究竟是什么——從政策文本、學術觀點到狹義創客教育定義[J].電化教育研究,2019(05):5—11.
[2]李兵杰,徐雯,羅冬梅.創客教育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福建電腦,2019(04):141—143.
[3]劉大軍,許文果.職業院校創客教育:內涵、價值及路徑[J].職教論壇,2019(04):170—176.
[4]江少梅.科技創新教育下的創客教育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03):149—151.
[5]申靜潔,趙呈領.創客教育融入學科課程:一種實踐路徑的設計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9(03):22—31.
[6]陳旭,王清逸.基于創客教育的“管理學”課程教學研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9(02):95—96.
[7]卞月芳.高職院校開展創客教育的價值及策略探析[J/OL].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3[2019-05-14].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5.1287.G4.20190122.1843.034.html.
[8]焦建利.創客課程中評價學生的7種方法[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9(01):15.
[9]張洪山.創客教育及發展策略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8(33):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