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蜜
[摘? ? ? ? ? ?要]?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職業道德素養已經成為很多用人單位招聘標準中的重要內容,這不僅對求職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促使各高校與職業院校必須要加強德育,然而從目前來看,很多學校雖然對德育給予了足夠的重視,但單一的德育評價體系卻仍然對德育、管理工作產生了很大的限制。在這一背景下,對多元化德育評價體系在職校德育管理工作中的作用進行分析,并對德育多元評價體系的構建展開探討,希望能夠對職業院校德育工作起到一定幫助。
[關? ? 鍵? ?詞]? 德育;職業院校;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 G711?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4-0216-02
多元評價體系與當前一元化德育評價體系相對應,是指評價主體、評價范圍、評價標準等各方面的多元化,是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幫助學生提高道德素養的有效手段,對職業院校來說,如果能夠將這一評價體系運用到德育管理工作中,那么德育評價的真實性、全面性、客觀性、激勵性就都能夠大大提高,而新時期加強學生職業道德素養的人才培養策略也能夠更好地實現。由此可見,對構建德育多元化評價體系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
一、德育多元評價體系在職校德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提高德育實效性
一直以來,職業院校的德育都是以思想政治課程為主,而其教學模式也主要為知識理念灌輸,這樣的德育使德育評價往往只能將分數作為評判標準,根本無法了解學生的實際思想觀念,德育管理工作成果也很難直觀地呈現出來,這對德育是非常不利的。而德育多元化評價體系則能夠從多個角度出發,對學生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的表現與行為、語言習慣進行客觀評價,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思想觀念與德育管理工作成果,這樣一來,教師既能夠制定針對性的德育策略,使教育內容能夠更容易為學生所接受,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實現自我認知與自我提升,這些都能夠大大提高職業院校德育的有效性。另外,職業院校大多比較重視知識技能培養,各類課程也都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實現就業為目的,因此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對德育都并不重視,而在多元化的德育評價體系下,則能夠將教學評價的激勵功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并使其能夠在其他學科的課堂中擁有更好的表現,而學生與教師對德育的印象也會由此改觀,并對德育基于更高的重視。
(二)促進學生就業發展
從多元智力理論來看,每個學生的智力都基本處于同一水平線上,并不會存在太大的差距,其區別主要在于智力特色的不同,換言之,每個學生的能力特點都是完全不同的,而這也就對教學評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職業院校在德育過程中雖然比較重視對學生的評價,但卻仍然按照傳統教學評價模式展開,習慣于將評價范圍局限在語言智能以及邏輯智能上,這樣的德育評價根本無法保證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如果學生的智力特色并未體現在語言智能等方面,那么教師對其的評價結果通常也不會理想,這對學生的自信心、學習興趣以及職業道德素養提升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而在多元化的德育評價體系下,由于其評價范圍大大擴大,因此在教學評價過程中能夠準確發現每一位學生的能力優點,從而幫助其樹立、增強自信心,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1]。另外,多元化的教學體系還能夠創新評價方式,為學生創設類似職業環境的情景,并在這一情境下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素養的評價,使學生能夠在真實體驗下明確自身不足,積累職業經驗,這些對學生職業道德素養提升都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也能對其未來的就業發展產生促進作用。
(三)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
新時期職業院校的學生個性與自尊心都比較強,在學習過程中不僅渴望他人的認可,同時對他人的評價也比較敏感,在傳統德育評價體系下,簡單而直接的分數評價往往會將學生的品德分為“三六九等”,很容易對學生的自尊心與自信心造成傷害,從而影響學生的未來成長。而通過對多元化德育體系的構建,則能夠將德育評價的重心從結果轉向過程,在淡化評價結果的同時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在德育中的主體作用,起到保護學生自尊心、增強學生自信心的效果,同時在充分尊重學生人格、肯定學生品德與學習成果的情況下,其渴望得到認可、渴望被尊重的心理需求也能夠得到充分滿足。
(四)適應職業教育特點
與普通中學、大學生相比,職業院校的學生存在很多特點,而德育多元化評價體系則能夠對這些特點進行很好的適應。首先,從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現狀以及傳統教育觀念來看,職業院校的學生大多為中高考落榜生,無論是知識基礎還是學習習慣都相對較差,有些學生甚至還存在嚴重的厭學情緒,而多元化的德育評價體系則可以幫助這些學生發現自己的潛力與品德上的閃光點,從而使其在學習中能夠變得更加積極。其次,受學習成績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職業院校的學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在德育管理中,教師如果直接提出其思想觀念、行為習慣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就很容易與學生產生矛盾,這對德育管理的展開非常不利,而德育多元化評價體系則可以讓教師以鼓勵、引導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拉近師生間的關系,改變因師生矛盾而無法有效展開教學工作的尷尬現狀。
二、職業院校構建德育多元評價體系的有效策略
(一)評價內容多元化
評價內容的多元化是指改變傳統教學評價體系以結果為核心的理念,將評價內容從單純的成績拓展為行動、思想觀念、態度、活動表現等多種元素,以提高德育評價的全面性與客觀性。在傳統德育評價體系下,教師常常習慣將德育評價結果與學生本學科甚至是其他學科的學習成績關聯起來,對成績好的學生給予較高的評價,而對成績差的學生,則會以批評性的評價為主,這樣的評價方式雖然仍是以促進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發展為目的,但由于學生長期得不到正面評價,就很容易形成自卑的性格,或是對生活產生負面心理[2]。因此,職業院校在開展德育管理的同時,要求教師從學生日常生活與學習入手,對學生的學習態度、日常行為習慣、實踐活動中的表現乃至各種生活中的細節進行觀察、了解,并在此基礎上做出準確、客觀的評價,以免評價結果受到成績等其他無關因素的影響。如在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時,教師就可以以班級里的學生為例,講某幾位學生言而有信的事例,并對其進行表揚;而在進行愛國教育時,教師則可以根據班級學生升旗儀式上的表現展開客觀評價。這些評價內容都來自日常生活、學習中的小事,每個人都很容易做到,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而學生在積極貫徹德育內容并得到表揚后,也可以清楚地認識到自身的價值,并逐漸形成陽光、自信的生活態度。
(二)評價標準多元化
評價標準的多元化主要是針對學生個體差異,由于每一位學生在性格、興趣愛好、知識基礎、思想觀念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因此即便是絕對統一的評價標準,也很難保證德育評價的有效性。因此要想構建多元化的德育評價體系,就必須堅持評價標準的多元化,由教師與學生進行深入溝通、交流,在了解學生個性的同時制定針對性的評價標準,以保證德育評價能夠與學生的特點相適應,讓學生在自我評價、自我激勵的過程中實現思想道德素養的提升。如在德育管理中,有些學生比較外向,愿意與他人進行交際,因此其評價標準就需要側向行為習慣評價與實踐活動表現評價,而有些學生由于比較內向,與他人的接觸較少,則可以制定以學習態度、思想觀念評價為核心的德育評價標準[3]。
(三)評價主體多元化
德育評價是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的評價,要想保證評價的客觀性,就必須從學生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展開評價,但在班級制的職業教育模式下,由于教師無法全面了解每一位學生,因此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同樣是非常重要的。具體來看,德育多元評價體系首先要將學生納入評價主體中,教師雖然在看待問題時會更加客觀,但受年齡、身份等因素的影響,學生與教師必然會存在一定的隔閡與代溝,同時在教師精力有限的情況下,也無法時刻對學生保持關注,相比之下,朝夕相處的同學不僅不會存在代溝,同時了解得也會更多,而學生對自己的了解雖然會存在主觀性,但也會更加細致。基于這一點,教師完全可以在德育評價中加入學生互評以及學生自評環節,并將評價結果與教師評價結果結合起來進行綜合分析。另外,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數時間都會處于學校與家中,因此教師還可以與家長進行溝通,爭取家長的配合,讓家長留意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現并給出客觀評價,這同樣是實現評價主體多元化的重要內容。
(四)評價方法多元化
在教育領域,教學評價方法有很多,如激勵性評價、開放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等,這些評價方法的切入角度不同,對同一位學生的評價結果也會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在德育管理工作中,教師完全可以結合實際教學需求,對多種評價方法進行綜合應用,以實現評價方法的多元化[4]。如對內向、自卑的學生,教師應盡量采用激勵性評價,以幫助其樹立自信;而在教學準備階段,教師則可以對學生進行診斷性評價,并根據評價結果制定合適的教學策略。
(五)評價層次多元化
為充分發揮德育評價體系的激勵作用,職業院校還可以采取多層次的德育評價策略,由班級、年級、校、市等多層級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展開評價,并選出其中評價最高的“道德之星”,使其能夠發揮“道德模范”的作用,激勵其他學生積極向上,在德育中進行自我提升,并對自己提出更嚴格的要求。
總而言之,德育多元評價體系對職業院校的德育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同時也能夠為學生的就業發展、心理需求滿足提供巨大幫助,但要想將有效的德育多元評價體系構建起來,則還需要從評價內容、評價標準、評價主體、評價層次、評價方法等方面入手,采取更為合適的策略。
參考文獻:
[1]董優.關于構建新時期大學生德育評價體系的思考[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25):28-29.
[2]馮靜.中職學生德育評價模式改革初探:基于網絡游戲激勵模式的啟示[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8,20(7):56-59.
[3]樊悅寧,馮春艷.民辦高校德育教育評價體系設計及評價方法[J].改革與開放,2018(12):108-109.
[4]梁明進,譚偉群,李祎.中職校德育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實踐:以廣東茂名衛生學校為例[J].職教通訊,2012(32):76-80.
◎編輯 馮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