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
隨著《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實施,教師要充分認識提升信息素養對于落實立德樹人目標、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性,將全面提升人的能力作為推進新時代教育信息化培訓工作的核心基礎。新時代教師信息化能力和素養如何提升?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培訓工作。
一、抓住關鍵少數,開展教育管理者“信息化領導力”系列培訓
教育管理者對教育的發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引導和指引作用。在教育管理者的帶領下,每一個任課教師都要緊跟教育管理者的步伐,將個性化、時代化、信息化課堂作為自己的不懈追求。比如,教師要在信息技術應用方面下功夫,在多媒體、微視頻、微課及白板等應用方面進行完善,不斷更新信息技術能力,讓課堂教學煥發生機。
雖然實現這樣的課堂局面目前尚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教師要尊重教育發展規律、遵循信息化發展方向,讓自己的教育方式更加順應教育改革與提升的方向。
二、面向能力素養,開展學科教師“信息技術融合創新”系列培訓
受傳統教學形式的影響,有些教師習慣了原來的教學形式,好不容易學會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授課,但信息技術更新太快,這無形中增加了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教學的壓力。要想從根本上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方式,學校要為教師持續提供新的信息技術能力培訓,讓教師的素質不斷得到提升。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信息素養提升是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兩大任務。為此,學校應創造條件讓教師多參加信息技術應用方面的培訓。教師在教學中會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實施分層教學,那么對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培訓也可以采用分層的形式。具體來說,相關培訓部門可以將教師分成信息技術初學者、信息技術應用型和信息技術能力型等層次,根據教師的實際水平開展實際的教學指導。
三、推進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加大政府統籌力度
推進教育信息化管理體制機制改革,離不開相關政府部門的支持和政策扶持。政府是實施信息化教學的“后盾”,是開展教育工作的關鍵點。為此,學校應積極征求并獲得政府部門的授權,比如教育信息化委員會就可以有效協調政府、地方學校、行業企業教育信息化的職責并對其形成一種剛性問責機制;政府相關部門還可以為部分學校減免稅費,讓學校有更多的資金進行相關信息技術設備的購置,為學校提供更多的自主權。
如此,既可以集中力量辦教育信息化大事,又可以解決學校信息化發展的難題,教育信息化工作必將全面鋪開,收到更好的效果。
(責 編 行 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