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鋒鋒
【摘 要】當今時代的圖像化特點愈發明顯,把握圖像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權和主動權迫在眉睫。因此,基于圖像時代的新特點與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的新特征,提出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體系的科學建構策略。
【關鍵詞】圖像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建構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25-0109-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5.052
0 引言
《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中提及的高校輔導員九大職業能力之首便是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要培養的人”在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培養奮斗精神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又強調“思想政治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1],從黨的教育事業的全局角度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出了新的指示。
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漸處圖像時代,彼此溝通交流的主要媒介由“語言和文字”轉變為“圖像和畫面”[2]。隨著二次元文化、快短視頻、網絡集群社交等現象的興起,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到了一定程度沖擊,如何在新時代抓取大學生思想動態的新特點、價值觀教育的認同點,是圖像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從業者需要深思的問題。
為此,高校輔導員應該將圖像化視為推進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化的重要契機和教育長效化的重要載體,認真進行分析、論證、評估,精準把握圖像的兩面性,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圖像在教育中的正面價值,使圖像在改變人的生存方式的同時,成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度的合理力量。
1 圖像時代的釋義
海德格爾說“世界圖像時代”是現時代的本質。德波景觀社會理論認為:隨著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我們逐漸淪為商品的奴隸,社會進入到以影像為主導的景觀社會時代[3]。由于現時代信息傳輸速率的大幅度增強,以往只能通過文字符號語言傳遞的信息逐漸轉由圖像信息顯性表達,使得當代文化有著較為明顯的視覺媒介文化特征,人類的思維方式也開始呈現“圖像人”的思維模式(熱衷視覺快感、習慣圖像化表達、缺乏信息分辨力、易被外界誘惑)。在圖像時代,人們認識世界、把握世界的主要渠道是圖像,但統一圖像配合不同的解讀往往有著不同的內涵和寓意。從人類文明初始時的圖騰崇拜到當今大學生的表情包,人類更易被直觀、淺顯、生動的圖像所吸引,這似乎是嵌入人類基因深處的共性。自然而然地,我們所談到的圖像時代,就是由千千萬萬的現代“圖像人”作為參與要素,以圖像化表達來勾勒出我們現世界輪廓的一種世界觀。
圖像化的信息以其富于變化的構圖、多層次的色彩搭配以及富于延展性的想象空間而受到人們的青睞。“眼球經濟”下的“六秒時代”,大學生容易被各種精修美圖、動態趣圖、原創表情等圖像所吸引,且對圖像質量的要求隨著圖像數量的海量增長而提高。“圖像人”本身不主動區分圖像與文字,卻主動創造、宣傳、傳播圖像化制品,在圖像時代的大環境里充當著影響著和被影響著的雙重身份。
圖像時代屬于后真相時代。西方文化由于先發的優勢,以網絡場景為依托,布局網絡圖像化,進行無孔不入的視覺景觀布控和無處不在的西方價值觀念滲透。缺乏應對策略,將導致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產生信任危機和話語主動權,這是由“圖像人”缺乏理性思辨能力的特點決定的。
2 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的解釋
從字面來看,話語權就是在一定領域內的發言權、發聲權和說話權,就是表達觀點的資格和權力。話語權往往在爭取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地位等方面的權益時發揮作用。話語產生的權力隱含著某些隱形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念的內容指向性,是一種“軟權力”,是哲學社會科學影響力的隱性輸出。拉克勞和墨菲認為,政治背后蘊含著話語主導權[4]。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的重要性可見一斑。作為社會主義國家意識形態的傳播形式,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應具有鮮明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性與目標性,在表達國家意志、增強社會認同、維護國家意識形態安全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網絡圖像化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實質是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在當下新的話語環境下的競爭。
圖像中蘊含的信息和價值正重塑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樣態。在“圖像化”時代,圖像數量的巨量化輸出、圖像發布的去中心化和圖像把關審核的不可控性,導致了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的弱化和一定程度的“失聲”,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面臨著來自不同領域的意義解構和價值虛無挑戰,而對于生活于圖像時代的大學生,如何讓他們在眾聲喧嘩的圖像漩渦中堅持自己的價值判斷,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擁護者和社會主義文化的積極傳播者,避免淪為只滿足于感官娛樂而缺乏理性自覺的“圖像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思考具體的方式方法和教育實施路徑以期幫助當代大學生提高圖像的解讀和理解能力,增強甄別信息真偽的能力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在學生群體中的話語影響力。
3 圖像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的建構策略
圖像時代的視覺景觀里裹挾著西方話語文化下孕育而生的網絡圖像,夾雜著娛樂至上、消費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西方價值觀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當代青年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此背景下,必須對大學生圖像信息消費的泛娛樂化與圖像價值解讀的平面化提高警惕,預防“圖像化”對他們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及消費行為產生的各類負面影響,避免淪為西方文化主導下的“圖像人”。
為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把握“圖像時代”的話語權和主動權,我們可以從四個方面入手構建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體系。
一是把牢價值引導的大方向,掌好青年的理想信念之舵。任何一種意識形態都是由認知與解釋、價值與信仰、目標與策略三個層面有機構成的,其中,價值與信仰層面是最核心、最根本,也是最穩固的一層。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要掌握話語權,核心是社會主義價值信仰、理想目標能獲得普通民眾的廣泛認同。我們可以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個方面構建當代大學生理想價值系統,牢牢占據理想信念的制高點,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提升主流價值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實現全覆蓋、多層次、廣維度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是搭建隱形教育的大平臺,豐富宣傳教育的資源庫。“互聯網+”塑造了全新的話語平臺,全媒體、融媒體等全生態新媒體概念的提出也給信息的傳播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運用互聯網先進技術,結合現代人愛看圖讀圖的特性,提供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如定期在網絡社交平臺更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漫畫、紅色故事圖卷、青年馬克思漫畫等,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網絡空間的閉環宣傳教育。在線下的校園內,亦可通過主題展、教育宣傳周等形式,以圖像化的形式開展校園文化宣傳,在全校范圍內形成一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和研討熱潮。除了教育工作者主動作為外,亦可鼓勵大學生進行圖像化創作,如學生創作的繪畫可以展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學生拍攝的照片可以展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真諦,學生制作的視頻可以展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魅力。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學生在創作和欣賞這些“圖像”作品(如書簽、明信片、相片、影片)過程中,會仔細思考如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圖像化”的方式展現出來。學生這一思考的過程,就是一個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過程。這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方式來源于學生,貼近學生,也必定更受學生歡迎,成為宣傳教育鮮活的資源和素材。
三是變革話語體系的大系統,把握思想引領的主動權。主動轉換話語范式,樹立“對話理念”,形成形象化、生活化的“圖像化”教育新話語,做思想政治教育的“發聲器”和“麥克風”。若想獲取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就要適應“圖像人”的話語表達方式與傳播方式。與大學生多談心,多交流,掌握他們的話語表達形式;在線上多溝通,多參與討論,了解他們的內心需求。就熱點和爆點話題,以“圖像化”的話語范式,準備和制作相對應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要注意使用柔和聲線。以圖會意、傳意,在圖像化的表達中,用“隨風潛入夜”的話語形式講好正能量故事,在“潤物細無聲”的柔和聲線中拉近主講者和傾聽者的距離,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官話”以圖片等多元的形式“大白話”地講出來,培育當代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和道德觀念。
四是提升話語主體的視覺素養,成為輿論陣地的主導者。一個最基本的事實,在經過不同的圖像化處理和表達后,將產生截然不同的視覺效果和觀者體驗,引導人們根據構圖者的邏輯思維進行思考、判斷和行動。圖片均是事實或者事實的一部分,甚至事實本身就是由這些不同側面的信息截圖、信息碎片所構成。但真相往往也非常容易被海量的可視化信息所淹沒,這是由“圖像和畫面”信息的趣味性、直觀性、可編輯性的特殊屬性造成的。只有掌握對圖像的批判性解讀能力,具備洞悉圖像表象背后深層本質的分析能力,才能在圖像所構造的虛假景觀中不忘本真,這是提升視覺素養的關鍵。因此,精準把握圖像的兩面性,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圖像在教育中的正面價值,使圖像在改變人的生存方式的同時,成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度的合理性力量。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報,2018-09-11(1).
[2]常新.“讀圖時代”思想的“存在”境遇—從思想的表達何以可能與可能如何說起[J].人文雜志,2014(3):16-21.
[3]劉藝娜.德波景觀社會理論探析[D].開封:河南大學, 2018:1-2.
[4]寇曉燕.互聯網語境下“圖像人”的生成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的科學建構[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34(1):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