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繪 馮雪 李海申
培養目標,許多財經類高校大力開展開放式金融實驗教學。開放式金融實驗教學需要全面、開放、創新的網絡化平臺來支撐和推進。由此,財經高校開放式金融實驗教學平臺的網絡化創新和建設也不斷推進。財經高校應明確開放式金融實驗教學平臺網絡化創新的設計理念和定位,不斷加大創新和建設力度,包括加快實驗室技術開發,豐富金融實驗資源建設和管理、支撐金融實驗體系改革、促進金融實驗方法和手段創新、推動金融實驗考核方式改革,由此凸顯金融實驗網絡化平臺特色,提升金融實驗網絡化平臺的成效。
關鍵詞:財經類高校 金融實驗平臺 網絡化創新
目前,財經類高校的實驗教學體系不斷完善,實驗教學課程和實驗項目不斷豐富,由此對開放式實驗教學網絡化平臺的建設、創新不斷提出更高要求。網絡化平臺能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依托財經高校的校園網,把校園內所有的辦公室、實驗室、實驗儀器設備倉庫等聯結起來,搭建出信息通暢的網絡環境,研發形成“開放實驗室預約系統” 、“自主式學習平臺”、“實驗設備管理系統”等實驗室應用和系統,并實現科學規范的信息化管理。財經高校應以實驗設備建設和軟件開發為基礎,通過持續投入實驗設備、軟件開發、實驗師資培訓,并不斷完善實驗課程和實驗項目等實驗資源,創新實驗教學方法和手段,改革實驗考核方式來促進開放式實驗教學網絡化平臺的發展。
一、財經高校金融實驗平臺網絡化創新的設計理念
圖1 財經高校金融實驗平臺網絡化創新與構建定位
財經高校開放式金融實驗平臺網絡化創新與構建緊緊圍繞人才培養目標,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為基礎,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為宗旨,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推進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凸顯財經專業特色和應用,從而實現財經高校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深度融合的開放式實驗教學平臺。在此平臺中,實驗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自主設計能力,以學生為中心,構建多層次、綜合性和創新性三位一體的實驗課程模式,積極發揮開放式實驗教學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應用能力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財經高校開放式金融實驗平臺網絡化創新與構建的具體定位如圖1所示。
二、財經高校金融實驗平臺網絡化創新與建設的內容——以河北金融學院為例
(一)加大對平臺的實驗基礎設施和各類軟件投入
加大對金融實驗平臺的基礎設施和各類軟件投入,這是財經高校金融實驗平臺網絡化創新與建設的基礎。以河北金融學院為例,該校對金融實驗教學網絡化平臺投資累計1000多萬元,涵蓋高度仿真的專業實驗室33個,配置了IBM 生產小型機及操作系統,73.4GB FC硬盤存儲陣,銳捷中心網絡交換機和邊緣網絡交換機,服務器,微型電子計算機,以及存折、報表、網絡打印機、彩色終端機等配套設施等,安裝了商業銀行、證券、保險公司最新的業務處理軟件,特別是模擬銀行數據容量及業務處理能力相當于省級銀行水平,可以支撐300個營業網點的數據運行操作,極大滿足了金融教學的實驗要求。該校在該平臺基礎上進行升級拓展,衍生出河北省科技金融平臺,該平臺面向河北省金融機構和中小企業開放,宗旨是為銀行和企業的投融資服務提供橋梁和服務,至今已經有31金融機構進入該平臺,真正實現產學研一體化。
(二)以金融實驗網絡化平臺為依托,構建“三位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
以金融實驗網絡化平臺為依托,財經高校才能夠不斷豐富和完善 “三位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以河北金融學院為例,該校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行業和社會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金融人才”。依據此目標,學校依托金融實驗網絡化創新平臺擴大了實踐教學的比重。學校開發了系列特色獨立金融實驗課程,購買、開發了相應的金融教學軟件,聘請了有金融行業背景的實踐教學教師,規范了實踐教學設置、運行、評價及反饋等各個教學環節,形成了課內實驗、獨立實驗、集中實踐有機結合三位一體的金融實踐教學體系,使實踐教學體系不斷豐富和完善。
(三)以金融實驗網絡化平臺為基石,豐富開放式實驗教學資源
以金融實驗網絡化平臺為基石,能夠不斷豐富開放式實驗教學資源。以河北金融學院為例,開放式實驗教學網絡化平臺涵蓋了金融、證券、保險、經濟貿易、企業管理等多個領域,能模擬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商業銀行等不同金融機構的仿真運營環境。學生在實驗平臺上即可完成各項保險業務、證券業務、銀行傳統業務、金融衍生品業務和網上銀行業務等,可以模擬仿真的業務崗位并按照實際業務流程進行操作。目前,學校建成各類綜合性實驗教學平臺15個,如表1所示:
目前,該平臺開展實驗項目580項,其中綜合性、設計性和創新性實驗項目分別達345個、110個和30個,占比分別達到59.48%、18.97%和5.17%(如表2所示)。通過平臺上的崗位模擬和業務操作,同學們能順利實現從“學生”到“員工”的角色轉換,從而樹立“職業人”的理念和職業操守。
(四)以實驗教學網絡化平臺為保障,提升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綜合素質
以實驗教學網絡化平臺為保障,能夠不斷提升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綜合素質。以河北金融學院為例,目前金融實驗教學網絡化平臺面向金融、會計、證券、保險、經濟貿易、外貿英語、計算機等多個專業學生開設了48門實踐教學課程,包括《商業銀行業務實訓》、《商業銀行業務技能》、《證券業務實訓》、《保險業務實訓》等。學生在這里可開展不同金融機構業務操作、銀行業務考試,進行點鈔、傳票掀打、憑證輸入、儲蓄開戶等單項技能訓練。該平臺對學生開展的實驗教學達到了每學年實踐教學40周,每周實驗280課時,年均受訓1.12萬人次,成效卓著。其中,特色獨立實踐課《商業銀行綜合業務》每周20課時上機操作,每學年共計38周;《商業銀行業務技能》課每周26課時上機操作,每學年共計34周;利用率達到100%。此外,學生利用這個平臺進行訓練、測試和比賽,如駐保定高校金融@家電子金融產品進萬家大賽、模擬炒股大賽、金手指點鈔大賽等,提高了學生的業務技能和水平。
(五)以金融實驗教學網絡化平臺為支撐,面向金融機構從業人員開展業務培訓
以金融實驗教學網絡化平臺為支撐,可以面向金融機構從業人員開展業務培訓。沂河北金融學院為例,該校利用金融實驗教學網絡化平臺年均為保定、張家口、衡水、滄州等多個地級市的各級各類金融系統從業人員進行技能培訓3000多人次,實現了“與崗位零距離”的業務培訓目標。培訓擴大了學校開放辦學程度,既提高了金融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也鞏固了學校與各類金融機構的關系,促進了地方金融事業的發展。同時,也促進教師實踐能力的不斷提升,促進學校更好地按照金融行業要求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培養,取得了更好的人才培養效果。
(六)以金融實驗教學網絡化平臺為支點,拓展學術研究成果
以金融實驗教學網絡化平臺為支點,能夠拓展相關學術研究成果。以河北金融學院為例,該校實驗教師以金融平臺為支點,圍繞“金融實驗平臺網絡化創新與構建”、“實踐教學改革和創新”等多項課題開展研究,撰寫了多項實驗報告、研究報告,并公開發表了多篇高質量學術論文,并獲得多項成果獲得獎勵,金融實踐教學改革和創新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近三年來,該校依托金融教學網絡化創新平臺開展國家級、省級、校級課題研究40項,發表論文37篇,獲獎12項。同時,學校依托開放式金融實驗網絡化創新平臺,產學研合作不斷向縱深拓展。
三、金融實驗網絡化平臺的成效—以河北金融學院為例
金融實驗平臺網絡化的創新與建設能夠大大提升財經高校的辦學條件和實驗教學水平、提升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就業率和行業滿意度。以河北金融學院為例,目前該校的金融網絡化平臺擁有實驗室33個,專職實驗教師100余名,其中雙師型實驗教師比例高達90%。實驗教學平臺面向24個專業,包括金融、會計、證券、保險、管理、計算機文理等不同的學科方向。該開放式金融實驗教學平臺可以容納8000名學生上課,開課率達100%。以“金融實驗平臺網絡化創新與構建”為契機,學校不斷完善實踐教學軟硬件功能、大力推進實驗師資隊伍建設、實驗教學內容的改革、實驗方法和手段創新、實驗結果評價機制的完善。在此基礎上,該校的金融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獲批“國家級金融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學校還多次召開全國性實踐教學研討會。金融實驗平臺網絡化創新與構建成效明顯,成為學校實踐教學的亮點和品牌,其社會影響力和輻射作用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李道金等,基礎化學實驗教學信息化建設[J]廣東化工,2019-02-15.
[2]金偉林,郭馨梅,何旭等.《中國經管實踐教學發展報告(2015)——實驗實訓篇》[M].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5.
[3]馬小隆等,從實驗技能到創新能力培養的開放式實驗教學[J] 實驗科學與技術,2014-10-28.
[4]賈弦,校企合作實踐教學的管理機制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4(41).
基金項目:河北省教育廳項目(GH181047)。
(作者單位:河北金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