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摘要 ? ?通過實地調查和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氣象為農服務需求進行調研,了解當前氣象為農服務狀況。在總結分析調研結果的基礎上,指出當前現代農業氣象服務需求存在的問題是缺少針對性、多樣性、準確性和及時性等,預報預警水平無法滿足日益發展的社會需求;進而提出增加氣象信息傳播方式、擴大氣象信息覆蓋面、提高氣象預報預警服務等建議,以期為切實做好氣象為農服務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 ? ?氣象為農服務;需求;調查;廣西河池
中圖分類號 ? ?S165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19)19-0206-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1 ? ?區域概況與調查方法
1.1 ? ?河池市農業概況
河池市地處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邊陲、云貴高原南麓,全市總人口為399.19萬人,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5.3%。喀斯特地貌面積占全市國土總面積的65.74%,石漠化地區占全市土地總面積21.6%。全市耕地面積1.62萬hm2。
由于河池地處云貴高原向東南盆地過渡地帶,形成河池氣候的多樣性。河池夏長冬短、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熱量豐富、無霜期長;年日照時數在1 447~1 600 h之間,年平均氣溫一般都在16.9~21.5 ℃之間,南部與北部氣溫相差約6 ℃,大部分地方沒有嚴冬;年平均降雨量在1 200~1 600 mm之間,多的地方超過2 500 mm,最少的地方也在1 000 mm以上。河池市雨量雖充沛,但降雨時空分布不均,春秋多旱,夏季多澇;熱量雖充足,但受山地影響,有效日照偏少;主要氣象災害有干旱、暴雨和洪澇、低溫冷害、雷暴、冰雹和大風等。
河池境內山地居多、平谷地偏少,土地面積絕對數雖多,但人均占有耕地少。河池以農業生產為主,以種植水稻、玉米為主,間種豆類和紅薯;平谷和丘陵地帶種植水稻輔以甘蔗等經濟作物。河池發展成為廣西重要的玉米生產基地,特色農業有桑蠶、甘蔗、核桃、毛葡萄、油茶等,逐步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經濟支柱。
1.2 ? ?調研方法與內容
采取實地走訪、實地調研的方式,面向農業、農村、農民各個層次代表共發放了186份調查問卷,收回186份調查問卷。問卷調查共有24道題,內容涵蓋農業生產對氣象服務需求及農村防災、減災對氣象服務的需求。
1.3 ? ?調研范圍與對象
此次調查實地走訪河池市金城江區、環江、宜州、羅城、鳳山、東蘭等縣、區,歷時6 d,調研對象中有男性107名、女性79名。其中,農業部門36人、專業大戶53人、農民合作社24人、農民73人,工作性質有農民、農民合作社、農業部門工作人員、專業大戶等涵蓋“三農”各個層次代表。調查主要作物有水稻、玉米、甘蔗、桑蠶等。
2 ? ?結果與分析
2.1 ? ?農業生產對氣象服務的需求
對于關注天氣預報的主要目的這一選擇,安排農業生產為186票,得票最多;其次為提前做好突發天氣的防御,得票154票;出行需要得32票,其他得票較少。由此說明了氣象服務在農業生產和突發天氣防御方面的作用重大,農業生產對氣象服務的依賴性很強。對于天氣預報能否滿足日常農業生產的需要這一選擇,基本能夠滿足得票140票、能滿足為26票、不能滿足為20票。從得票情況看出,約75%的群眾對天氣預報在農業生產中作用給予充分的肯定,同時也對天氣預報準確度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哪種預報服務信息比較關心,反饋情況是未來3 d天氣預報得93票為最高、每日天氣預報得72票緊隨其后、每周天氣預報得21票。從選票可以看出,民眾對短臨天氣預報更加關注,這與生活和農事安排關系密切。關于氣象為農服務材料,收到反饋情況是常見的天氣服務信息得186票,農氣旬(月)報、特色農業氣象服務、作物產量預報分別得108、55、23票。以上反映了為農服務材料比較少,群眾需求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對獲取氣象服務信息的渠道,反饋情況是手機短信108票、大喇叭36票、電視32票、網站得22票、電話和電子顯示屏得票最少。以上反映出隨著科學技術發展和網絡的發達,群眾獲得服務材料的途徑也更加便捷迅速,傳統的電話查詢已基本退出,電子顯示屏因布點少,公眾對其期望不高。對現有的農業氣象服務滿意度,反饋情況是比較滿意得133票,非常滿意和一般滿意均得53票,沒有不滿意的。從得票情況可以看出,群眾對農業氣象服務基本上持肯定的態度。對于目前提供的農業氣象服務信息的準確性,反饋情況比較準確得112票,很準確和一般準確分別得56、18票,反映了當前我國天氣預報的真實水平。在氣象為農服務材料中,對工作有參考作用的服務內容,反饋情況是未來天氣預報、氣象條件對生產影響評價、天氣實況、農事建議得票分別為58、50、45、33票,反映出群眾對提高未來天氣預報的準確性期待很高,也是對工作最有參考作用,在做好未來天氣預報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服務農業生產。在氣象為農服務材料中,認為哪一部分內容需要補充完善,反饋情況是天氣實況和氣象條件對生產影響的評價同時得50票,未來天氣預報和農事建議分別得46、40票,反映出群眾對天氣實況和氣象條件對生產影響評價持同樣的期待態度,在實況天氣報準的前提下還要給出天氣對農業生產的合理評價,群眾對預報和為農服務提出了同樣高的需求。對認為農業田間管理最需要的農業氣象服務信息,反饋情況是農業氣象災害預報、農業氣象預報(適宜播種期、發育期)、1周以上的農業氣象預報、農業氣候年景預報分別得61、53、46、26票。得票情況為以后的為農服務側重點提供了依據,同時說明農業部門對農業氣候年景預報還有一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