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子明
摘? 要:對于應用型高校而言,體育課程改革作為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教學改革當中獲得了較為廣泛的重視。伴隨著當前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模式不斷變化發展的趨向,職業體能導向下的應用型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目標在于有效彰顯出其專業特性,并依據學生職業發展的實際需要,有效地解決應用型高校在體育教學過程當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促進應用型高校體育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
關鍵詞:職業體能導向? 應用型高校? 體育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807.4?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9(a)-0011-02
近年來伴隨著我國高校教育事業的高速發展趨勢,有效地促進了應用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在應用型高校體育教育當中,應長期堅持以職業體能為導向的體育課程改革,能夠讓體育教學改革更加具有針對性與實效性,本文通過深入地分析與研究應用型高校體育教育的現狀,立足于如何有效地培養應用型人才,進一步展現出體育教育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并在體育教學實踐當中,有效地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學生的體育綜合素質,為社會培養應用型的綜合性人才。
1? 職業體能導向下應用型高校體育課程所具有的特點
1.1 應用型高校體育教育具有較為寬廣的就業服務領域
應用型高校是為了有效地滿足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對于應用型的綜合性人才的現實需求而創辦的。應用型高校會依據社會經濟發展對各類專業人才的需求,來設置相應的應用型專業。其畢業生涉及到社會當中的各行各業,因此,應用型高校體育教育具有較為寬廣的就業服務領域,應用型高校畢業生在社會經濟發展當中發揮出自身重要的作用。
1.2 應用型高校體育教育必須立足于學科專業特點來開展
應用型高校的體育教育想要較好地體現出其針對性與實效性,就必須立足于學科專業特點來開展。這樣才能讓高校畢業生能夠在依據所學專業就業時,能夠具備較好的身體素質,以及適應職業需要的身體技能。例如,對于文秘專業、會計專業而言,文秘專業會較多地運用計算機來處理各種文件、進行應用文寫作,會計專業會較多地運用計算機來進行電算會計、處理各種往來賬務。因此,應用型高校體育教育,可依據專業特點、就業需要,體育教學可依據這些專業開展有針對性的開展各種手部體育運動項目的訓練。對于市場營銷專業而言,會經常性的出差,到各個地方乘坐各種交通工具、需要長時間的進行步行,因此,體育教學可依據這些專業開展有針對性的開展各種腿部、腰部體育運動項目的訓練。從而真正地體現出應用型高校體育教育的實效性。
1.3 將體育理論與體育實踐的相互融合,有效地培養應用型人才
高校培育應用型人才,必須注重理論知識學習與實踐運用的相互結合。在應用型高校體育教學當中,必須將體育理論與體育實踐的相互融合,有效地培養應用型人才,并構建起培育應用型人才的體育課程體系。應用型高校體育教育教學,必須將體育課堂教學與課外體育鍛煉,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與體育運動進行有效地銜接,從而可提高學生的體質,有效地提升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效率與質量。
2? 在職業體能導向下應用型高校體育課程的改革策略
2.1 教師必須確實轉變體育教學理念,采用全新的體育教學理念
要指導與幫助學生構建起“終身體育”的體育鍛煉的理念,讓學生能夠自覺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教學活動當中,同時,也要讓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當中,自己堅持長期進行體育鍛煉,從而讓學生能夠逐漸形成一個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在職業體能導向下,應用型高校開展體育課程改革,第一,必須圍繞“培養學生體育綜合素質”“促進學生體育個性化發展”“注重體現出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注重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在適宜自身所學專業特點的體育活動當中,能夠進行快樂的體育學習,并有效地突破以往傳統體育課程教學當中的思維定式,從而有效地拓展了學生的體育學習領域,讓學生能夠學習與接觸到更多的體育知識與體育技能。第二,注重教師可自主選擇體育教學內容,相應的,學生也能夠自主選擇所要學習的內容。從而有效地滿足各個專業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實際需求,讓學生能夠通過體育學習,來增強學生自身的體質,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體育綜合素質。
2.2 應用型高校體育教學必須創新體育課程教學目標
應用型高校體育教學目標,并不能僅僅局限于增強學生的體質,培養學生的體育綜合素質,更為重要的一點在于必須有效地培養學生體育文化素質,讓學生能夠具備終身體育的理念,并要進一步促進學生的體育個性化發展,提升學生的體育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將德育教育與團隊意識有機結合并有效地滲透到體育教學當中,充分體現出應用型高校體育教學的多維度教學目標,同時,也能夠讓體育教學更加具有綜合教育的特性。例如,在開展接力比賽的訓練當中,教師要創設多重的體育課程教學目標。(1)學習與掌握體育知識與技能,讓學生能夠通過接力比賽訓練與制定接力比賽的戰術,幫助1~4棒的運動員掌握接力的技術。(2)有效地滲透團隊意識與集體主義精神,在各個參賽隊分別代表不同的體育學習小組,因此,要讓運動員為了自己小組的榮譽去努力拼搏。為自己所在的體育學習小組增光添彩。讓學生在參與體育比賽的過程當中,能夠較好的進行相互合作,充分體現出學生的團隊意識與集體主義精神。(3)培養學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質,在進行接力比賽時,學生的相互配合、相互合作,能夠較好的體現出人際交往之間的道德品質。在接力比賽過程當中,如果出現了掉棒、運動受傷等各種情況,全體學生都會給予關注,并會及時的送傷者去進行治療,充分體現出學生的良好道德品質。
2.3 應用型高校體育教學必須改革體育課程教學內容
在高校體育教學當中,傳統的體育教學內容,僅僅是讓學生學習與掌握體育知識與技能,是一種單一化的體育課程教學。學生難以獲得有效提升與綜合發展,而當前的在職業體能導向下應用型高校體育課程改革,更加注重要創新體育課程教學內容。由于現代體育的所具有終身化與社會化的特點,因此,第一,教師可借助于教授學生相關的體育內容,讓學生能夠逐漸養成積極主動采用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第二,教授可引導學生依據其自身對體育學習的興趣愛好,來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自我鍛煉計劃,并讓學生自行組織各種形式的體育競賽活動;第三,在體育教學內容方面,可依據社會當中較為流行的跆拳道、瑜伽、韻律操等體育運動項目,促進學生在體育方面能夠獲得較為全面的發展。
3? 結語
總之,在當前的職業體能導向下應用型高校體育課程改革,必須有效地展現出體育課程的針對性與實效性,采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充分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體育教學活動當中。同時,還必須立足于學生的專業特點、今后的職業發展,來改革與創新體育課程目標與內容,不斷地改進與完善應用型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體育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鷹.體能和職業雙需求下的高校體育教學模式探究[J].才智,2016(5):46.
[2] 張恩才.高校體育教學在體能和職業雙需求下的創新[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5,35(3):148-150.
[3] 黃秋玲.通過高校體育提升職業體能的可行性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4(10):120-122.
[4] 王士趙,李娟.職業體能導向下應用型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研究[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4,30(2):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