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
摘? 要: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對運動休閑城市基礎因素進行了全面的分析,詳細地闡述了休閑、運動休閑和運動休閑城市的內涵。結果表明,建設運動休閑城市具有三方面的必要性,即營造生態宜居環境、提升城市體育公共服務水平和提高市民身體素質,促進身心健康;運動休閑城市基礎因素主要有環境因素、文化底蘊因素、體育賽事資源和制度因素。
關鍵詞:運動休閑城市? 基礎因素? 研究
中圖分類號:G80?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9(a)-0243-02
2014年,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將全民健身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2016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實施,主要目的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在此背景下,運動休閑城市建設成為政府未來工作發展的重點。體育運動是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城市居民通過體育運動鍛煉身體,提高心理健康。打造運動休閑城市能夠促進全民健身運動,提高城市體育資源承載力,營造生態宜居城市,提升城市居民的幸福感。本文通過對運動休閑城市基礎因素的研究,分析了城市向運動休閑城市發展過程中需要的關鍵因素,旨在為今后發展以運動休閑為特點的城市提供參考和借鑒。
1? 運動休閑城市內涵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物質水平日益提高,利用空閑時間進行放松,就產生了一種休閑狀態,這種通過自己打發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本身就是一種休閑方式,這種休閑方式完全是發自內心的,沒有功利性,純粹是滿足自身內心的需求[1]。在休閑兩字前加上運動兩字,即可解釋為人們在閑暇時間通過運動方式滿足自身的需求,從而達到娛樂身心,鍛煉身體的目的,這種生活方式被稱為運動休閑。因此,休閑是以放松心態為目的的生活方式,運動休閑是以運動為主要手段的休閑活動[2]。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和進步,城市應運而生,其是人類文明生活的標志。相較于村落或部落,城市是一種人類為滿足自身需要而興起的高級部落,其內在和外在環境對城市的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運動休閑城市是指在城市中,以運動為主要形式開展的活動,城市內有著發達的運動休閑產業,運動休閑基礎設施完備,城市居民有主動參與運動休閑的意識,目的是全面提高身體素質,娛樂身心,重塑城市形象[3]。
2? 建設運動休閑城市的必要性
2.1 營造生態宜居環境
2017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將城市打造為運動休閑城市,有利于建設生態宜居城市,優化環境發展。生態宜居城市是城市的一種軟實力,以城市居民綠色生活為目標。運動休閑城市著重強調城市通過運動休閑方式,城市內居民利用自然資源條件,使人與自然達融為一體,從而使居民達到身心健康的狀態。城市就會成為一個生態系統,人、自然和環境,三者共生。生態宜居城市主要分為宜居城市和生態城市,宜居城市主要是指居民擁有良好的居住環境,生態城市是指居民所住的城市擁有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兩者結合在一起構成宜居生態城市,滿足城市居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使居民獲得長久的幸福,子孫后代得到健康的成長。
2.2 提升城市體育公共服務水平
體育事業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城市體育公共服務主體是政府及體育行政部門、非營利性體育組織和營利性的體育組織,城市體育公共服務的客體是城市居民,其決定了體育公共服務主體的政策、內容與方式。目前,我國城市體育公共服務水平仍然存在著總體供給匱乏,體育運動基礎設施不健全和城市居民主動參與運動意識不足等問題,打造運動休閑城市能夠提高城市體育公共服務水平,建立覆蓋城市居民的、較為完善的體育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城市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培養城市居民主動參與體育運動意識,提高城市居民身心健康,改善民生,推動健康中國建設,促進社會的穩定。
2.3 提高市民身體素質,促進身心健康
休閑中的人們必定追求一種生活態度和自由的感覺,也就是一種心理體驗。休閑是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其實質是生活態度、生活信仰和生活行為的改變。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給城市居民帶來許多健康方面的問題。環境破壞、營養過剩和運動不足等都為現代生活中的人們帶來身心健康的影響。為了提高城市居民身體素質,促進身心健康,通過建設運動休閑城市,能夠改變人們的生活生產方式,使人們提高生活品位的體育消費,通過文化體育消費活動,使城市居民主動參與體育運動中,培養參與體育運動的習慣,最終通過體育運動全面促進個性的發展,提升身心健康。另外,運動休閑城市的建設能夠增強人們參與運動的意識,使運動休閑習慣融入到生活中去,改善血液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的機能狀況,緩解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調節緊張情緒,恢復體力和精神[4]。
3? 運動休閑城市基礎
3.1 環境因素
環境分為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自然環境是運動休閑城市的重要基礎,借助自然資源條件,運動休閑城市能夠打造獨特的體育賽事,創造賽事品牌,提升運動休閑城市影響。社會環境是運動休閑城市軟實力象征,其能夠有效提升運動休閑城市的承載力,為開展體育運動提供服務,確保體育賽事或者休閑運動的順利開展。運動休閑城市是以城市為基礎,運動休閑是一種依賴自然環境的生活方式,人們在自然環境中開展運動,娛樂身心,回歸其自然狀態,恢復其體力,使機體的勞累和操作得以彌補,使人與自然進一步融合。大多數的運動休閑活動是利用自然資源開展的,例如,登山必須在山上完成、攀巖必須要有懸崖峭壁、漂流必須要有河流、帆船和帆板運動必須要有海等。
3.2 文化底蘊因素
休閑時代的到來,是社會文明進入一個新階段的重要標志,是世界社會文化潮流。“休閑”是運動休閑城市的最重要特點,人們在閑暇時間里,使人身心回歸自然,使身體好好休息,在工作時身體得到鍛煉,所以“休閑”是一個城市向運動休閑城市發展的主要因素。一個城市成為運動休閑城市的關鍵因素便是其自身擁有的文化底蘊,城市的歷史、文化、習俗和風土人情等,這些因素都為運動休閑城市提供較好的發展基礎。但是在大城市中,盡管文化底蘊深厚,運動資源較多,但是人口眾多,生活節奏較快,人們生活和工作壓力較大,但很難發展成為運動休閑城市[5]。城市的文化底蘊影響著城市的未來發展走向,其影響著城市居民對生活的向往,城市產業布局以及城市核心展的動力。擁有強大文化底蘊的城市,通過富有創造性的商業運作,形成城市的文化產業,提升城市的運動形象,將體育、運動和文化相結合起來,促進城市的經濟發展,推進城市向運動休閑城市發展。
3.3 體育賽事資源
運動休閑城市是指在城市中必須擁有較多的體育賽事資源,并能通過賽事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完善城市體育基礎設施,提升城市體育公共服務水平,所以,體育賽事資源是運動休閑城市建設的重要因素。體育賽事資源培養了城市居民的運動生活方式,提高了主動參與運動的意識,為運動休閑城市提供了轉型條件。由于我國幅員遼闊,一些城市自然資源較少,但是這些城市通過自身承辦國際體育賽事或單項賽事,進一步提高城市體育服務水平,擴建體育基礎設施,擴大城市知名度。基于累積的體育賽事資源和城市體育完善的基建工程,有利于一些城市很好地向運動休閑城市過渡,因此,在我國大部分運動休閑城市中,多數與競技體育賽事資源有關,只有一些擁有得到獨厚的自然資源城市,發展成為運動休閑城市。
3.4 制度因素
一個城市若想發展成為運動休閑城市,必須要有國家政策和資金的支持,否則很難發展成功。目前,我國城市在向運動休閑城市轉變過程中,除了擁有環境、文化底蘊和體育賽事資源等因素之外,制度因素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運動休閑城市的整體發展,一方面,需要根據城市本身的具體情況進行規劃;另一方面,若想發展速度快,必須得到國家的支持,這樣依賴國家的集中資金投入和相關政策的支持,在短期內,城市的基礎設施、資金、人力和設備都會得到充分的滿足,縮短城市轉型時間,使運動休閑城市快速成型。在管理制度的指導下,國家頒布一系列的政策和法令對城市資源進行保持性開發,自然資源能夠綜合利用,提高自然資源的利用率,保持城市可持續、健康發展[6]。
4? 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鎮一體化的建設,以城市為中心的經濟發展模式為城市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能,人們在物質生活得到基本滿足的同時,需要通過運動的手段滿足精神文化生活,運動休閑城市應運而生。運動休閑城市的建設秉承以人為本,以運動為基本手段,目的是促進全民的身體健康,不僅可以使城市向生態宜居城市過渡,使人們享受綠色低碳的生活,而且還能夠進一步優化城市體育公共服務水平,提高人們的身心健康。在運動休閑城市的建設過程中,需要考慮環境、文化底蘊、體育賽事資源和制度等因素,其是形成運動休閑城市的重要基礎,各個城市需要根據自身情況,結合自身優勢,取長補短,建設具有特色的運動休閑城市。
參考文獻
[1] 麥雪萍,徐澤.論運動休閑與城市發展[J].體育文化導刊,2009(11):38-40.
[2] 黎力榕.城市休閑方式的轉變與運動休閑產業發展[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5,35(2):45-47.
[3] 李國強,劉英杰,蔡傳明,等.廈門運動休閑城市構建的基礎與現狀分析[J].體育科學研究,2013,17(1):7-10.
[4] 張明明,蔡傳明.運動休閑在城市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和意義[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2(4):85-86.
[5] 鄭道振.構建運動休閑城市的動力因素分析[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6,36(4):42-44.
[6] 邱建平,余蓉暉,何昌,等.運動休閑城市形成條件研究[J].城市地理,2016(8):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