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俊斐
摘? 要:“一帶一路”已經成為新時期國家發展戰略。本文以“一帶一路”的戰略布局為依據,對體育“走出去”的時代要求、現實意義進行分析,對體育“走出去”應強化和注意的問題提出;體育事業發展只有樹立大局意識、強化全局觀念,跳出體育看體育、跳出體育謀體育,才能建設體育強國,擔負起對接和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的使命,實現體育事業的騰飛。
關鍵詞:“一帶一路”? 中國體育? “走出去”
中圖分類號:G80-05?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9(a)-0248-02
國家新的歷史發展階段,習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偉大倡議,得到國內外廣泛認可。體育事業反映、伴隨和助力著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必須緊跟國家發展戰略和民族發展需要,發揮好服務和建設作用。
1? 體育“走出去”是服務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使命要求
1.1 “一帶一路”戰略是國家發展時代要求
現今中國通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經濟社會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國家和民族正朝著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前進。改革開放的經驗告訴我們,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和國內國際兩種資源,才能更好實現國家發展富強。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標志著“一帶一路”成為新時期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和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重大戰略部署。
1.2 “走出去”是體育事業發展內在需要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體育事業取得了輝煌成就,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我國已經進入了一個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發展的時代。體育強國不單體現在體育競技賽事上,還應體現在體育交流水平、國際話語、文化影響、產業實力等方面,體現全面發展。我國體育需要“走出去”,才能學人所長補已“短板”、才能傳播實力擴大影響。
1.3 體育事業發展需對接和服務“一帶一路”戰略
國家發展目標,是國家所有事業共同的奮斗目標;國家發展戰略,是國家所有事業必須遵循的基本戰略。步入新時期,“一帶一路”成為國家發展戰略,體育總局在《體育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圍繞‘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國家戰略,合理規劃布局全國體育產業發展”,這說明體育事業發展正致力于對接和服務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
2? 體育“走出去”能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多重作用
2.1 在樹立國家形象中發揮“舉牌”作用
國家形象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國家形象能夠消除隔閡、拉近距離。“一帶一路”沿線各種文明沖突不容忽視,樹立良好的國家形象,為國家、地區和民眾間友好交流鋪平“心靈之路”意義重大。體育作為一種世界的“共同語言”,能夠突破意識形態藩籬,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行無障礙的溝通與交流,為展示國家經濟實力,打造國家形象上實現天然的“舉牌”優勢。
2.2 在服務外交中發揮“橋梁”作用
在新中國波瀾起伏的外交史上,體育曾發揮了許多重要的作用。20世紀70年代,面對內憂外患的困局,乒乓球外交推動了中美關系正常化;2008年奧運會,世界目光聚焦中國,成為體育助力外交厚重的一筆。進入新的歷史時期,“體育元素”成為習主席展現外交風采的“新常態”,讓世界看到了主動融入、交流開放、虛心學習的大國風范。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大國形象已經今非昔比。
2.3 在增進民間交流中發揮“黏合”作用
人們在長期的體育競技和交流中形成了較為統一的標準和規則,使體育具有普遍的認同性和接受性。當前,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大部分國家都簽署了政府間文化交流合作協定及執行計劃,高層交往密切,民間交流頻繁。體育應當抓住有利時機,進一步借助國家平臺、人民團體等半官方平臺和民間自發平臺,更好發揮民間的友好“黏合”作用。
2.4 在推動經濟共建中發揮“軍團”作用
體育是特殊產業,不單能在競技場上出彩,為國爭光,還能在經濟發展中出力,為民謀利。我國體育產業雖然起步較晚,但有其自身優勢,我國是世界最大的體育用品制造國,體育健身休閑業、體育競技表演業已取得一定發展,我國的武術、氣功等傳統民族體育,越來越多地走向世界,已在較大范圍內得到各國民眾的喜愛。體育產業應當抓住機遇、發揮優勢、挖掘潛力,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生力軍作用。
3? 體育“走出去”應圍繞服務“一帶一路”戰略強化中國影響
3.1 體育“走出去”要體現中國元素
體育雖然有國際通用的法則,但運動員面孔、言行、飲食、服飾標志、日常用品、場區布置風格、標語廣告等均有中國元素的體現。體育“走出去”無論是官方組織的還是民間自發的,都應當注重打“中國牌”,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民眾在點滴中看到中國、發現中國、關注中國。
3.2 體育“走出去”要講好中國故事
宣傳和展示中國優秀的歷史文化、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發展進步、中國人民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良好精神風貌。體育代表團在國際賽事中出色的表現本身就是中國強大綜合國力的體現,體育健兒在賽場上頑強拼搏的精神也是中國自強不息精神的體現,這些都是體育“走出去”在講好中國故事方面有其特有的優勢。體育要發揮自身優勢,在“一帶一路”傳播中講好中國故事。
3.3 體育“走出去”要傳播中國文化
民族體育,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集中體現,能夠在傳播華夏文明、傳遞璀璨思想中發揮重要作用。體育產品,是中國現代經濟發展成就的呈現,能夠在體現中國價值、傳播中國精神中發揮重要作用。中國體育“走出去”,一方面要傳播崇德尚禮、友好和善的民族精神;另一方面要體現自強不息、奮發向上的民族風貌,提高中國文化的認同感和吸引力,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搭建起“心靈橋梁”。
3.4 體育“走出去”要發出中國話語
體育話語權包括在國際體育活動中說話的影響力和參與規則制定的權力等。近些年我國體育健兒在國際重大賽事中遭遇不公申訴無門的無奈情境時常發生,更加突顯了國家體育話語權與體育大國地位不相匹配的現實困境。體育“走出去”,既要注重“學”,更要注重“建”,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不斷擴大影響,逐次強化話語權。
3.5 體育“走出去”要壯大中國產業
體育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些年發展迅速。國家2016年7月頒布的《體育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指出,在“十三五”時期“體育產業將從追求規模向提高質量和競爭力擴展,體育產業必將迎來重大戰略機遇”。“一帶一路”沿線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沿線很多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對體育基礎設施、體育日常用品等需求量大,體育健身娛樂等也有廣闊的市場,體育產業要抓住機遇,在實施“走出去”戰略中做大、做強。
3.6 體育“走出去”要打造中國品牌
體育“走出去”要注重品牌意識。通過組織區域聯賽、錦標賽、友誼賽等擴大影響,通過選派教練員、明星運動員等進行幫建交流,打造體育品牌產品,鼓勵具有一定影響的名牌體育用品“走出去”開拓市場,注重鼓勵融合發展,形成產品鏈,強化“大品牌”效應,不斷擴大影響力。
4? 結語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深入和中國體育產業的日益壯大,體育“走出去”既是使命所在也是大勢所趨,需要謀劃好、引導好,才能發展好。
參考文獻
[1] 彭國強,舒盛芳.中國體育發展走向的研究[J].體育學刊,2016,23(2):12-17.
[2] 譚達順.在失衡的格局中失權:我國國際體育話語權現狀分析及拓展路徑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3(5):20-24.
[3] 王義桅.“一帶一路”機遇與挑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