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運 曹暉 劉竺云 馬永剛 王立中 王中華
摘 要:藥品生產技術專業承擔著培養制藥企業生產一線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本文根據筆者調查企業中生產一線員工的情況,反思藥品生產技術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藥品生產技術;人才培養;實踐操作;技能型人才
醫藥工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保障。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形勢日趨顯現,醫療藥品需求不斷擴大,加之各國政府都十分重視藥品制造業的發展,多年來全球制藥行業生產規模總體仍保持較快增長。
藥品生產技術專業主要培養掌握藥品生產技術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能,具備較高的藥品生產、檢驗、質量控制等能力,能在生產(服務)第一線從事藥品生產、管理、質量監控、藥品營銷等工作,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職業生涯發展基礎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1]。設置藥品生產技術專業是貫徹落實國家學科建設和人才發展戰略的需要,也是落實國家《醫藥工業發展規劃指南》精神,著力培養復合型管理人才、應用型技術人才,夯實產業發展智力基礎的要求。
1.藥品生產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根據企業實際生產需求,各高職院校對藥品生產技術專業的培養模式均作了調整,并不同程度地升級了教學硬件[2]。但是,筆者在本地某大型制藥企業實踐學習中發現,面向企業生產崗位的藥品生產技術專業人才培養仍存在一定不足。
1.1.制劑知識學習不扎實,實踐操作能力弱
學生畢業進入工作崗位后,不能掌握各崗位的操作規程(SOP),崗位學習和熟悉時間較長,使學習和應用之間存在脫節。表明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未重視理論知識學習,同時,學校在實踐操作的教學方面相對較少,讓學生感覺理論知識的枯燥無味,降低了其積極性[3]。此外,在忽視或弱化實踐運用的課堂上,理論知識缺少了訓練和鞏固,學生的掌握情況和熟練度也有所降低。第二,教學內容單一。雖然高職教學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開展,但是,多數教師在課堂上還是以幻燈片的形式講課,而學生主要地通過聽講來接收理論知識,缺少互動,容易產生學習疲勞。除此之外,考核方式中,也忽略了實踐操作,學生只需要記住知識點,就可以應付考試,不利于學生今后對接工作崗位。
1.2.機械設備知識相對薄弱,問題處置能力不強
現代藥企生產線自動化程度高,設備結構復雜,筆者曾對某固體制劑車間班長、主任調查藥品生產專業畢業生工作情況,普遍反映,藥品生產專業畢業生不能掌握設備原理,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遇到設備異常或故障等棘手問題,不能及時找出原因并做出應對措施,降低了企業生產的效率,而車間維修工程師有限,不能在短時間內解決問題,從而耽誤生產,甚至出現導致不合格品增多的情況,因此,藥企普遍存在招收機械制造類專業的畢業生從事藥品生產的局面。但是,機械類學生對藥品生產知識框架匱乏,造成了一線生產工人“藥不懂機械,機械不懂藥”的尷尬局面。
1.3.畢業生工作獲得感和自我效能感不高,使命感和擔當意識不強
筆者調查了某大型藥企藥品生產技術專業一線員工,不少員工,特別是年輕員工對職業認同感不高,職業擔當意識不強,工作狀態不佳。表明本專業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缺少了對職業使命感和職業情懷的培養,僅將其作為謀生的工具,忽視了職業對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承載作用。同時,藥品生產技術專業畢業生的工作獲得感不高,還表明本專業學生畢業前對職業面向認識不到位,職業目標不明確,不知道在工作中將要面對的主要問題和困難,體現了學校對本專業學生在職業生涯規劃上的不足。
2.藥品生產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改革措施
2.1.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以實踐帶動理論學習
藥品生產技術專業理論知識多,實踐操作要求高,必須堅持基礎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學習并重。首先,理論知識應該結合實際生產,重點采用案例或問題導向學習。教師對案例的分析講解,可引導學生找到生產過程中實際問題的解決方法,并建立起藥品生產流程框架,掌握關鍵操作方法,串連起章節中相關知識點。第二,加強信息化教學平臺建設,通過平臺中虛擬仿真軟件,加深學生對操作流程的理解記憶,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第三,增加學生實訓課程,在提高學生操作技能的同時,讓學生在實踐中回憶和鞏固理論知識,加深知識理解,同時提高實踐操作在課程考核中的比例,使學生重視操作,熱愛實踐。第四,加強校企深度合作,促進專業人才的校企聯合培養。筆者所在學院根據企業生產情況,一方面建立了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GMP教學工廠,工廠內部設置了固體制劑和液體制劑兩條生產線,可滿足學生平時的實訓要求,另一方面與揚子江藥業集團開展了基于現代學徒制的藥品生產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試點,以期通過學校老師和企業師傅聯合培養的方式,將學生培養成知識夠用、技能突出的應用型人才[4]。
2.2.加強藥用機械設備教學,提高問題解決能力
在《藥用機械設備》課程教學中,加強對設備原理和模塊功能的教學,以模塊功能來認識設備,使學生在面對不同型號的相同設備時能夠舉一反三;同時,增加機械拆解和組裝實訓,并在課程中訓練學生的設備故障排除能力,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解決問題;此外,積極設立相關技能競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2.3.重視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強化高校育人功能
完整的職業規劃應當由職業定位、目標設定和通道設計三方面組成。學校要引導本專業學生深刻認識到職業定位,設定合理的努力目標,努力學習專業本領,積極組織學生備賽國家和地方組織的各類技能競賽,提升學生對本專業(職業)的獲得感和認同感,培育工匠精神。習總書記曾說:奮斗是青春最靚麗的底色。二十歲正是意氣風發,追逐夢想的年華。高校要鼓勵學生在奮斗中追逐青春理想,在奮斗中凈化靈魂、磨礪意志、堅定信念。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廣大藥品生產專業學子要認識到制造行業的神圣使命,腳踏實地,站好自己所處的每一個崗位,努力使自己從堅韌的“螺絲釘”,奮力成長為民族復興偉業中醫藥制造領域的大國工匠!
3.結語
藥品生產技術專業應著重培養與制藥企業要求相適應的、具有較高的專業素養和工匠精神,能從事藥品生產、檢驗、藥用設備使用及維護的高技能型人才。相信在理論實踐并重,校企聯合培養等各種培養模式的不斷深化下,藥品生產技術專業的大國工匠正向我們走來,將為社會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陶娟.淺談高職院校開展藥品生產技術專業的理由[J].現代職業教育,2016,27:168.
[2]張立娟.高職院校藥品生產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9,25(3):23-25.
[3]辛俊勃? 李芳? 王詠等。高職單招藥品生產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重構及教學研究[J].科學咨詢,2019,4:47-48.
[4]劉竺云,袁鷹,馬永剛等.基于現代學徒制的藥品生產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以泰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1:132-133.
(作者單位:泰州職業技術學院;江蘇省固體制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 泰州? 22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