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實
摘要:物聯網是信息化時代的重要發展階段,物聯網用途廣泛、涉及多個領域,在為社會各界提供便利和效率的同時,也為各大運營商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文章旨在運用SWOT分析,對運營商物聯網發展的環境進行分析,從而提出發展策略。
關鍵詞:物聯網;運營商;SWOT分析;策略
一、引言
目前,運營商傳統業務的發展已經趨于飽和,運營商迫切需要找到新的業務增長點。物聯網是一種集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為一體的新型技術,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將是下一個推動世界高速發展的“重要生產力”。但是,作為一種新型業務,物聯網必然面臨與原有的政策、模式以及技術等不相適應的方面。在這種環境下,有必要針對當前物聯網業務的發展困境制定更加優化的發展策略,以穩步推動運營商物聯網業務的發展。
二、運營商物聯網業務發展面臨的挑戰
通過近幾年的發展,各大運營商不斷對物聯網進行實踐探索,但是在享受連接規模增長的同時,傳統的運營模式也迎來了巨大的挑戰。
一是物聯網場景多樣化和分散化的挑戰。與運營商傳統的業務提供模式相比,物聯網的連接需求更加個性化,運營商需定制新的業務提供模式,支持各種場景的應用。
二是連接價值低的挑戰。現階段,物聯網單連接的效益僅為個人通信連接價值效益的1/10,傳輸通道在物聯網整體價值中占比也不超過1/10,運營商應充分發揮連接優勢,構建專用平臺,提供方便靈活的運營支撐。
三是規模應用的挑戰。雖然三大運營商在不斷的發展物聯網業務,連接數也在爆發式增長,但是距離真正的成熟還有一段距離,現階段擁有巨大影響力的規模是鮮有存在的,運營商需對物聯網垂直行業加深認知。
四是生態復雜的挑戰。運營商需轉變以往主導性思維,為了增加合作伙伴,應提供具有吸引力的應用環境,共同實現生態體系效益的最大化。在加強傳統管道優勢的基礎上,建立物聯網連接管理平臺、數據接口平臺以及垂直行業應用平臺,最終實現“端管云”的系統布局。
三、運營商物聯網業務發展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也稱為情境分析,是由美國管理學家Verrick教授在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的。SWOT分析現在被廣泛用于企業戰略和發展戰略研究。通過系統分析行業的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以及威脅(Threat),在優勢中把握機會,在劣勢中尋找突破,在威脅中解決問題。
(一)優勢
1. 物聯網是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是未來促進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自2013年以來,國務院先后啟動了30多項與物聯網相關的發展政策。這些政策分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促進了物聯網行業的發展,不但已經建立了物聯網發展框架,而且還在實施的每個環節落實了該框架。這些政策為中國物聯網的產業發展提供了便利的環境。BI INTEELIGENCE預測,未來三年物聯網設備使用量將保持27%的年復合增速,到2021年總的使用量將達到225億元。
2. 物聯網產業的生態環境不斷完善。2009年,溫家寶同志提出了“感知中國”的戰略,從這時候開始,物聯網得到迅猛的發展。2014年,我國已經形成了初具規模的產業鏈,具體來說,涉及到了傳統行業巨頭、芯片模組提供商以及設備商等相關企業。現階段,產業鏈上游技術愈發成熟,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了物聯網終端的成本。比如,中興以及華為均相繼推出了物聯網設備專用網關,不僅如此,機器卡也得到了較大規模的使用。因為物聯網產業鏈下游也有著較大需求,因此帶動了類如上海移遠等模組供應商的出現。
(二)劣勢
1. 物聯網業務發展存在突出的安全問題。每一個發展物聯網業務的運營商都必將面臨安全問題。由于物聯網頂層技術的缺失,運營商物聯網在發展的過程中除了要面臨共有的黑客入侵網絡外,還要防止信息被其他國家竊取。目前,中國的法律、政策仍然不完善,隱私保護得不到足夠的重視,安全問題將是約束我國物聯網業務發展的關鍵問題。
2. 物聯網業務作為一種新型業務,標準體系尚未形成,商業模式缺失。雖然物聯網業務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上下游廠家也積極參與,但是仍然處在小規模的應用階段,相關企業和科研單位各自為政,導致了物聯網產業鏈的不統一。
3. 碼址資源稀缺。大力發展物聯網不僅要有傳感器,也需要豐富的IP地址資源保證海量的物聯網連接數。目前,中國的IPV4地址非常緊張,IPV6地址的申請也遠遠落后于其他國家。據數據顯示,我國IPV6地址116塊,位居世界的第18位,遠遠落后于其他國家。
(三)機遇
1. 物聯網業務的發展符合國家產業調整的目標。為了改變經濟發展方式主要依靠物質資源消耗的現狀,國家鼓勵科學技術的創新以及服務行業的發展,在客觀上促進了以信息技術為載體的物聯網業務的發展,而且產業結構調整方向是基于物聯網的“互聯網+”。
2. 相關國家政策的出臺為物聯網業務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十二五”規劃中,物聯網產業被視為一個戰略性的新興產業,其政策和資金等各方面的支持力度也在增加。2010年7月建立的第一個物聯網聯盟,勢必將在推動物聯網業務的發展方面發揮巨大的作用。
3. 經濟持續低迷的刺激。截至目前,金融危機的陰霾并未消散,有關專家預測,世界經濟形勢將會進一步惡劣,發達國家經濟復蘇緩慢,發展中國家將會經濟增長停滯。但歷史告訴我們,產生經濟危機的同時往往伴隨著新的技術革命。無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都需要在這場危機中找到一個拉動經濟的“引擎”,為經濟復蘇提供強大的動力。
(四)威脅
物聯網業務發展方向不夠清晰,有步入發展歧途的威脅。當今,物聯網整體業務水平較低,所以內外部環境較為復雜。由于缺乏物聯網業務發展的詳細策略,其發展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
四、運營商物聯網業務發展策略
在“十二五”規劃的基礎上,國家將物聯網產業定義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物聯網也因此得到迅速發展。這給企業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發展機遇。我國的物聯網尚未到達發達國家相對集中的狀態,整體表現出供給能力需提升、碎片化和集中度不高的特點,因此,中國運營商仍有機會抓住物聯網行業高價值空間。下面對運營商策略進行詳細的論述。
第一、構建專用網絡以及平臺,提供便捷的維護支撐。物聯網的出現大大豐富了網絡連接數量和連接場景,同時對網絡容量也提出了較高的需求。相比H2H通信,M2M通信對網絡容量、速率、時延、穩定、安全性等性能要求不一,甚至要求“按需供給”。運營商傳統的網絡架構復雜,資源難以調度,缺乏彈性和可擴展性,業務創新也受到限制,建設成本高昂,不能滿足大連接時代對網絡的需求。因此,網絡能力是運營商在物聯網行業的根基,所以未來網絡應具備“三化”特征,即軟件化、云化和智能化,自動化編排與管理基于IP實現網絡功能,以支持業務層面的創新。
第二、加快業務轉型,提升員工素質。從管道所有者轉變為生系統集成商和應用程序提供者的角色,提供應用開發、能力開放和解決方案等高價值服務,這些均對公司員工提出了更高的能力需求,如平臺搭建、系統集成、數據分析等,以及需要專業的人才對垂直應用的行業有較深的認知,如客戶采購、研發、管理等環節提出需求。從長遠角度看,員工的核心能力是運營商區別于同類競爭者,激發自身價值的核心手段。因此,中國運營商應通過免費員工培養以及人才引進等方式,大力穩妥地推進核心能力建設和儲備。
第三、提升網絡價值,創造新的物聯網生態系統。在當今社會,物聯網發展迅速,各行各業都展示了物聯網的使用盛況。不過問題也很明顯,缺乏上百萬規模的運用。運營商是傳輸通道的提供者,其在物聯網運用中不斷向服務商的角色轉變,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強物聯網產業鏈的重要性,同時,也為其在成為物聯網產業中的核心地位提供了關鍵條件。因此,運營商必須將服務化作為核心,并且以自有網絡和平臺為基礎,全力構造出良好的開發者社區,為物聯網行業建立更多的合作,從而使網絡價值最大化。因此,運營商必須堅持“開放、合作、共贏”的理念,并不斷向物聯網行業的上下游延伸,與相關公司深入合作,打造品牌應用服務。
五、結語
總而言之,物聯網是一種新型的產業,其發展時間雖不長,卻發展迅猛。不僅如此,在國家的大力支持和“互聯網+行業”的共同推動下,必將為運營商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發展機會。不過,運營商如果想準確把握好此機遇,讓其轉變為自身的財務收入,就需要迎難而上解決新來的挑戰,也要付出艱辛的努力。因此,運營商需要通過自身的網絡優勢,引導物聯網以及相關的運營平臺向大規模、高質量的方向發展。除此之外,還需要堅持能力開放以及合作,這樣能將產業鏈的效果發揮出來,對于行業的合作共贏有著深入的意義。運營商應該以物聯網為抓手,推進企業有效轉型。
參考文獻:
[1]張志清.電信運營商物聯網發展挑戰及策略[J].信息通信,2018(06).
[2]孫路遙.電信運營商物聯網業務發展策略思考[J].電信工程技術與標準化,2018(03).
[3]周明.物聯網應用若干關鍵問題的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4.
[4]陸曉鈞.面向電信運營商的物聯網平臺架構[J].現代電信科技,2016(04).
[5]陳皓.低功耗、遠距離物聯網的商業化應用[J].集成電路應用,2015(12).
[6]馬晨,李謹.基于SWOT分析的中國農業物聯網運營商發展戰略選擇[J].廣東農業科學,2016(12).
[7]馮立華,程剛,王源野.電信運營商在窄帶物聯網的機遇、挑戰及對策[J].信息通信技術,2017(01).
[8]楊曉鳴,孫曉亮.運營商窄帶物聯網部署實現探討[J].電信工程技術與標準化,2018(01).
(作者單位:南京郵電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