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美
摘 要: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和不斷深入,市場對外貿外語人才的需求增大,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對高職外貿外語專業學生而言,既是機遇,同時也是挑戰。本文通過對安徽工商職業學院外貿外語專業學生職業規劃現狀進行分析,提出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要加強對學生的職業規劃教育,提高其職業競爭力,并提出了相應建議。
關鍵詞: 高職外貿外語專業學生;職業規劃;現狀;建議
前言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計劃的提出和不斷深入,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區域合作的不斷開展,從長遠來看,必將推動我國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為高職外貿外語專業的學生帶來更多的機遇, 同時也對他們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通過對用人單位的調查走訪發現, 新的國際形勢下外貿外語對口崗位對畢業生的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 除了專業知識和技能,還需要具備較強的人際溝通能力、高度敏感的市場意識、風險預測能力、國際交往禮儀等綜合素質。新形勢下,為使高職外貿外語專業人才適應時代發展要求、滿足企業對人才培養的需求,對其進行系統的職業規劃教育勢在必行。本研究以問卷和訪談的形式對我校外貿外語專業學生展開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175份。
一、高職外貿外語專業學生職業規劃現狀
1.有較強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 但職業規劃能力較弱。
調查發現57.17%的受訪者都認為職業規劃“重要”,還有41.71%受訪者認為“非常重要”,但是只有16.57%的受訪者有明確而全面的規劃,41%受訪者的沒有明確規劃, 原因是缺乏專業指導,無從下手。學生的職業規劃能力的培養主要源于家庭、學校和社會。通過調查發現大部分受訪者父母的文化水平為初中畢業及以下,對其職業規劃助益較少;雖然學校開設了就業指導等相關課程,但通常只開設一學期,且多為大班教學,不能達到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系統指導的目的;社會上相關機構由于缺乏有力監管,魚龍混雜,其專業性難以保證, 網絡成為學生獲得與職業發展相關知識的重要渠道, 但是來自網絡的內容較為零散,不成體系,學生在甄別選擇時具有一定困難。
2. 對自我以及職業認知不足, 對就業前景信心不足。
(1)對自我認知不足。調查顯示,74%的受訪者所讀專業與自己最喜歡的職業相關,這對于學生今后的職業發展是有益的, 因為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會讓人們的興趣愛好得到滿足,更有利于發揮自己的特長,從而發展自我個性,完善自我。雖然在選擇一份職業時,興趣不可少,但是僅僅有興趣是不夠的,還要清楚自己的個性、氣質等是否適合該職業,自己對職業地域的傾向等, 而對于這些方面鮮有受訪者考慮到。還有部分學生是因為“好找工作”、“老師或他人的推薦”或“調劑”等原因選擇了目前的專業,導致他們對專業學習的熱情不高,導致其學習效果不佳。
(2)對職業認知不足。 雖然大多數學生選擇目前專業的原因是自己的興趣,但是對于自己即將從事的職業卻知之不多。“非常清楚”自己理想崗位所需要具備的能力的只占30%,有超過一半的受訪者“不太清楚”自己要想勝任心儀的崗位需要具備哪些能力。當被問及有關從業資格、就業趨勢、職業發展路徑和空間、職業風險與壓力等方面的問題時, 更是一臉茫然。這種狀況導致他們對就業前景信心不足,只有12.57%的受訪者表示“對自己很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3. 對升學深造的意愿強烈,但自主創業的動力不足。
(1)有將近半數的受訪者對自己的學歷不滿意,具有較強的專升本意愿,原因是覺得自己在就業市場上處于劣勢,大專學歷很難找到好工作。許多公司在招聘時把高職學生排除在外, 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讓高職學生備受打擊,這說明社會上的用人觀念對學生的職業規劃有著重大的影響。
(2)外貿外語專業學生創業的熱情不高,動力不足,有以下原因:第一、對相關政策不了解。雖然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對大學生創業進行扶持,但是由于宣傳不到位等原因,高職學生對政策的具體內容知之甚少。第二、缺乏創業資金。學生在求學階段沒有穩定的經濟收入,又不愿意開口向家人求助。雖然國家出臺了政策,創業學生可以申請創業小額貸款, 但申請條件對于剛剛畢業的學生來說有些苛刻,如要求“借款人投資項目已有一定的自有資金”、“穩定收入”、“需要擔保”等, 成為了高職學生創業之路上的“攔路虎”。第三、外貿外語專業女生占比較高,導致整體上自主創業的積極性不高。 受中國傳統觀念影響, 穩定的工作是女孩子理想的工作,所以教師崗位備受青睞,而創業則意味著風險和不確定性,會讓她們望而卻步。
二、提高高職外貿外語專業學生職業規劃能力的建議
1. 開展貫穿于中小學及大學時期的系統性的職業規劃教育。
職業發展指導應該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從孩童時期就應該開始,貫穿于中小學以及大學階段。小學階段,應以啟迪他們的職業意識為主, 以通過職業體驗等游戲的方式,讓學生遵從自我的興趣來了解職業、選擇職業,并從中體驗到工作的快樂。中學階段,學生的自我意識日益增強, 認識自我的欲望也增強,學校要抓住此認識自我的黃金時機,引導學生認識自己的氣質、性格、興趣、能力等個性特征,在認知自我的基礎上,逐步學習接納自我,促進自我成長。同時借助社會實踐活動的形式,引導學生從職業發展、自己的性格特征、職業報酬、職業的社會評價、職業的風險和壓力等方面對不同職業進行比較,以加深對職業的認識,并逐步引導學生進行初步的職業定位。 大學階段,學生思想趨于成熟,個性特征逐步穩定,這一階段,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主要任務為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作出調整并逐步確定職業發展方向,為以后步入職場打下堅實基礎。除了開設相應的職業發展課程,還應通過去企業參觀、實習等方式增加學生與職業的親密接觸,同時應設立專業的機構對有職業發展或職業選擇等方面困惑的學生進行相關指導。
2. 了解“一帶一路”背景下就業市場對外貿外語人才的需求,完善人才培養模式、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提高學生擇業時的競爭力、增強對就業前景的信心。
(1)確定具有地方特色及滿足時代需求的育人模式,打造教育品牌。
要想提高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首先要明確本校畢業生的人才定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是服務地方或區域經濟,在確定人才培養目標時,要認真分析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需求以及“一帶一路”背景下市場對人才需求的變化,整合學校的教育資源,打造獨具特色的教育品牌,提升畢業生的人才品質和價值,提高社會畢業生質量的認可度,為畢業生今后的職業發展助力。
(2)與企業協同育人,提高企業在育人過程中的參與度。
按照傳統的培養模式,學生要到將近畢業時才有機會深入到企業實習,很多學生往往到此時才發現自己無法勝任該崗位, 或者該工作與自己的預期有很大差距,為時已晚。因此,為了使學生盡早對自己即將從事的職業有較為全面的了解,并對自己的職業選擇做出適時調整,應早日讓學生與企業親密接觸,并把于企業協同育人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形式可以多樣化,既可以把企業請進來,如邀請外貿外語專業學生對口崗位的從業人員來學校進行講座, 讓學生對相關崗位有深入了解;也可以讓學生走進企業,如支持學生利用假期到企業去實踐, 或者每學年安排固定的時間深入企業。
(3)優化課程體系, 加大學生實踐課的比例。
新的時代背對外貿外語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扎實的外語語言功底、跨文化交際能力、外貿爭端應對能力以及基本的外貿知識和技能,還要加強通用職業能力的培養。通用職業能力指的是具體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以外的能力,由于這些能力已成為勞動者的基本素質,能夠幫助勞動者在變化了的環境中重新獲得新的職業知識和技能,是從事任何職業的勞動者都應具備的能力,也有人稱之為“可攜帶的能力”,包括學習能力、人際交往與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組織管理能力、情緒控制與心理調適能力、職業適應能力、風險預測能力、敏感的市場意識等。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所設置的課程不應只注重外貿外語專業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而應提升通用職業能力和專業知識技能并重。 同時針對高職學生的特點以及市場對外貿外語人才的要求,應減少基本理論的講授,加大實踐教學的比例,把理論教學融入到實操和案例教學中,增加學生動手操作、實踐的機會,如加強外語聽、說、讀、寫技能的操練、讓學生在“做中學”以熟悉外貿流程的各個環節等。
3. 實行導師制。
在目前的招生政策下,進入高職是很多學生不得已的選擇,所以入學之初,一些學生難免會出現意志消沉、迷茫、無所事事、沉迷游戲等狀況。如果放任下去,后果可能就是學業荒廢,青春蹉跎。即使一些斗志滿滿、上進心強的學生,也會有受挫、脆弱、懈怠的時候。 這時如果有人關心、給與耐心而專業指導, 他們的人生可能會煥發出不同的光彩,因此,為了幫助學生走出迷茫、重塑信心,實行導師制并建立相應的獎勵機制很有必要。 導師要定期與學生座談,根據學生的個性、就業意向為學生提供職業發展、風險與壓力、職業能力要求等方面的指導,幫助學生制定學習和職業發展計劃,安排學習任務,并對其任務完成情況進行檢查與督促。同時要對導師進行定期的職業規劃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培訓。
4. 多管齊下,鼓勵學生自主創業。
高職院校要為高職外貿外語專業學生創業提供支持。 一要加強國家創業政策的宣傳,通過講座、校內宣傳欄、班會等形式讓學生了解相關政策。 二要為學生尋找創業資金, 通過設立學生創業基金,利用校企合作、校友等資源為有前景的學生創業項目尋找企業支持。三要舉辦校級創業創新大賽, 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長進行創業, 如以互聯網為依托的外貿企業、語言培訓等業務。
結語
“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和不斷深化對高職外貿外語專業學生來說是機遇,同時對他們的素質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得到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認可,需要學校、學生、企業等多方發力,幫助和引導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使他們加深對自我和職業的認知,確定奮斗目標,激發內在學習動力,提升自己的職業能力,打破用人單位對高職學生的偏見,為以后的職業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杜耿. 重塑職業生涯規劃:個性、生活與職業[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3.
[2]李文輝. “一帶一路”背景下外貿英語教學現狀及改革策略[J]. 經貿實踐, 2016(24):224
[3]李迎春,鄭喜群,祖彬,張培華.高職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學業導師制的理論探討[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7):165-166.
基金項目:2018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一帶一路”背景下高職院校外貿外語類專業學生職業規劃研究(項目編號:SK2018B014)。
(作者單位:安徽工商職業學院,安徽 合肥? 23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