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燕明
[摘要]目的 研究翻轉課堂聯合案例教學法在臨床兒科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廣東省連州衛生學校2017年9月~2018年1月的80例農村醫學專業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按照班級分為對照組(40例)與觀察組(40例),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觀察組采用翻轉課堂聯合案例教學法。比較兩組的考試成績、問卷調查結果。結果 觀察組學生的理論知識、技能操作、護理禮儀、宣教能力、溝通關懷能力以及總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學生中喜歡這種教學模式的比例高于對照組,認為此種教學模式能夠激發學習興趣、增強技能熟練程度、提高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利于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融合應用、提高團隊協作意識的比例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臨床兒科學教學中采用翻轉課堂聯合案例教學法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還可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翻轉課堂;兒科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42.0?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9)9(c)-017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flipping class combined with case teaching in clinical paediatrics teaching. Methods All of 80 rural medical students from Lianzhou Health School of Guangdong Province from September 2017 to January 2018 were selected as study objects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40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40 cases) according to the clas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flipping class combined with case teaching method. The results of the test and questionnai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skill operation, nursing etiquette, propaganda ability,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total score of the stud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proportion of stud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o like this teaching mod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proportion of students believing that this teaching mode could stimulate learning interest, enhance skill proficiency, improve the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facilitate the 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skills, and enhance the awareness of teamwork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The flipping class combined with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clinical paediatrics teaching is helpful to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to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Case teaching method; Flipping class; Paediatrics; Teaching
《兒科學》是臨床醫學中的四大主干課程之一,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兒科學》的研究對象為胎兒至青春期兒童,注重保障兒童健康生長發育,并提供衛生保健和疾病防治。在以往的兒科學教學中主要以傳統教學法為主,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推進,其弊端也在不斷顯現,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開始在臨床教學中推廣應用。兒科學教學存在臨床檢查難度大、非典型性癥狀多、教學任務繁重等困難,傳統教學法無法滿足學生對知識的要求,教學效果欠佳[1-2]。翻轉課堂又稱之為“反向教學”“顛倒課堂”[3],以學生課前自學、課堂討論為主要教學模式,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導向的教學模式,本研究旨在對兩種教學模式聯合應用在兒科學教學中的效果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廣東省連州衛生學校2017年9月~2018年1月的80例農村醫學專業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按照班級分為對照組(40例)與觀察組(40例)。對照組中,男30名,女10名;年齡17~22歲,平均(18.34±2.10)歲。觀察組中,男28名,女12名;年齡18~23歲,平均(18.40±1.95)歲。兩組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學生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內容。本研究已經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納入標準: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均比較良好;教學內容及教學大綱一致。排除標準:因私請長假的學生。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傳統教學法:教師根據教學大綱要求以及《兒科學》內容進行備課,在課堂上講授相關知識,同時將實訓項目操作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項等詳細告知學生,進行示范后安排學生進行分組練習,教師進行巡回指導,在課堂結束前歸納總結學生的練習情況。在下節課上回顧理論課知識,結合實訓情況深入講解兒科學相關知識。觀察組給予翻轉課堂聯合案例教學法,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課前知識傳遞:由教學團隊集體備課,建立兒科學教學QQ群,以便上傳資料和視頻。以“新生兒及新生兒疾病”這一章節為例,課前由教師將“新生兒及新生兒疾病”教學內容的網絡課件、多媒體課件上傳至QQ群中,并提供典型案例,建議觀察組學生在授課前一周利用碎片時間進行預習,指導學生充分利用現有的網絡資源對相關文獻和指南進行檢索,對相關臨床證據進行總結分析,并與同學通過課前討論制定相關治療方案,整理成書面報告,同時向教師反饋疑難內容,便于教師完善課堂的學習內容。②課堂知識內化:上課時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匯報,通過提問或鼓勵學生自愿發言的方式,引導學生對課前預習的知識點進行回顧,各個小組派代表匯報課前學習的體會以及遇到的問題,教師總結疑難問題并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同時各個小組按照案例情景要求進行練習,教師及時糾正和引導學生對疾病治療方案進行深入思考,并結合學生的特點進行因材施教,促使學生對診療方案進行討論和完善。在下課前師生再次進行交流練習,由教師總結。③課后知識運用:在課堂學習結束后,由教師提供另一個相關案例給學生,要求學生對典型案例進行獨立分析,教師收集作業后進行修改,并向學生反饋建議。教師在每次教學結束后,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意見反饋評價和反思教學效果,對教學方法進行持續改進,對課堂設計進行優化。學生在課后回顧課前及課堂學習情況,鞏固所學知識。
1.3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3.1觀察指標? 兩組學生的考試成績、問卷調查結果。
1.3.2判定標準? ①考試成績中分為理論知識考核成績(30分)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績(70分),其中操作技能考核中包括技能操作(40分)、護理禮儀(10分)、宣教能力(10分)、溝通關懷能力(10分),以分值高為優勢。②在課程結束后,向兩組學生發放滿意度調查問卷,調查學生對教學效果的滿意度,共計6個條目,包括是、否兩個選項。一共發放問卷80份,回收80份,回收率為100.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1.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學生考核成績的比較
觀察組學生的理論知識考核成績、操作技能考核成績以及總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學生教學滿意度的比較
觀察組學生中喜歡這種教學模式的比例高于對照組,認為此種教學模式能夠激發學習興趣、增強技能熟練程度、提高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利于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融合應用、提高團隊協作意識的比例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3討論
在兒科學教學中采用傳統教學法存在較多的不足之處,一方面以教師為主體講授理論知識,實踐動手操作機會較少,且照本宣科地授課,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較少,課堂氛圍不活躍[4-5];另一方面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針對部分知識難以理解和掌握,不利于學生充分掌握兒科學知識,教學效果不太理想[6-8]。
兒科臨床教學應有機結合臨床實踐教學和課堂教學,促使教學的完整性以及系統性得以維持,促使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9],因此本校在兒科學臨床教學中采用翻轉課堂結合案例教學法的教學方式。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學生的理論知識考核成績、操作技能考核成績均更高,分析原因在于翻轉課堂聯合案例教學法對傳統教學法的課堂結構進行了重構,課下學生對教師所發布的視頻、多媒體課件等教學內容進行自主學習,不僅能夠預習課堂中所學知識,還可在課后反復觀看,對兒科學知識進行鞏固,能夠根據自己的知識掌握程度調整觀看進度[10-12],便于掌握兒科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整理出疑難問題,通過網絡平臺向教師進行請教。同傳統教學法相比,翻轉課堂聯合案例教學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有助于在課堂上進行知識內化,有助于增進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分析及解決問題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的增強[13-14];在課堂由教師對學生遇到的疑難問題進行講解,并通過小組討論、情景演練的方式,有助于教師進行針對性教導,可在鞏固理論知識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15]。翻轉課堂聯合案例教學法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其學習效率的提升,能夠積極自主學習教學內容,在課下和課堂上多鍛煉自己的操作能力,并通過情景演練讓學生能夠對患兒及其家庭的心理狀態進行更好地理解,促使學生能夠在以后實習過程中更好地適應崗位,因此觀察組學生對此教學方法的滿意度更高,充分認可了翻轉課堂聯合案例教學法的效果。另外,翻轉課堂聯合案例教學法還有助于兒科學教學質量的提升,但是在臨床實際應用過程中,教師的臨床經驗以及知識掌握度、實驗室條件、網絡信息技術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會對教學效果產生影響,另外在兒科學病例選擇上,應根據教學大綱選擇真實且典型的病例。
綜上所述,翻轉課堂聯合案例教學法適合推廣應用在兒科學教學中,可提升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前景廣闊。
[參考文獻]
[1]田恬,張發東,蔡愛杰,等.MOOC背景下案例教學與翻轉課堂相結合的流行病學教學改革研究[J].西北醫學教育,2016,24(4):497-499,513.
[2]于海艷,孟莉莉,徐嶸嶸,等.基礎護理學實訓教學中以案例為導向的翻轉課堂應用——以合肥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衛生職業教育,2018,36(21):72-73.
[3]金萍,楊幼波,趙少俐,等.翻轉課堂聯合CBL在內科見習循證醫學思維培養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 10(30):24-26.
[4]王鐵巖,王海軍,朱穎,等.CBL和TBL聯合教學法在兒科學教學中的初步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23):21-23.
[5]陳鵬,康治臣,何雨,等.案例教學法在兒科實踐教學中的探索[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8,22(5):932-933.
[6]賈強,楊銳,馬善峰,等.翻轉課堂結合CBL在臨床醫學專業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醫學教育,2018,20(4):259-261.
[7]姜麗娜,王春,李言,等.翻轉課堂結合案例教學在病理生理學教學中的改革探索[J].基礎醫學教育,2018,20(3):176-178.
[8]胡錦麗,李敏.案例教學法在中醫兒科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8,36(2):79-80.
[9]馬紅,哈提拉·吐爾遜,塔拉甫·托坎,等.微媒體模式下病理學翻轉課堂的應用與效果[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19, 42(2):272-274.
[10]王曉令.高職兒科護理學翻轉課堂教學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23):62-63.
[11]蔣俐萍,蔣玲,舒玲,等.PBL結合案例教學法在兒科急診實習護生教學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7,3(9):177-180.
[12]李向峰,張建,呂偉剛.中醫兒科學課堂案例結合啟發式教學法的應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7,15(17):15-17.
[13]劉曉燕,于潔,洪思琦,等.PBL結合案例教學在兒科學理論課與見習一體化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28):8-10.
[14]李秋蘭.生本教育視野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兒科實習帶教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12):137-139.
[15]郭春紅,薛志林,常青,等,朱壯彥.翻轉課堂聯合CBL在臨床本科兒科教學中的探索[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6, 30(6):702-705.
(收稿日期:2019-03-22? 本文編輯:許俊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