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煜巾 于丹竹 馬玉賢 曹雪峰
摘? ? 要:現階段,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的科學技術的發展也有了很大的進步。目前大多數第三方實驗室是企業性質的,對社會交稅,對自身發展有強烈愿望,對經濟效益有強烈要求。而目前實驗室在測試方法計量認證上,以各實驗室的有效文件為基礎,按人、機、料、法、環、質、溯、報等環節為中心進行控制,從管理角度來講能基本有效控制測試流程,保證數據質量,但是隨著計量認證深入發展,也出現了背離計量認證目的,把計量認證僵化、條款機械化、摒除專業素養僅看表面資料的情況,打擊了實驗室創新積極性,提高了創新成本。以水體中pH值測試參數為例,該參數現行有效標準有:GB6920-1986《水質pH的測定玻璃電極法》;DZ/T0064.5-93《地下水質檢驗方法玻璃電極法測定pH值》;GB8538-2016《飲用天然礦泉水檢驗方法》;GB/T5750.4-2006《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CJ/T51-2004《城市污水水質檢驗方法標準》;《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NB/T35052-2015《水電工程地質勘察水質分析規程》;DL/T5152-2017《水工混凝土水質分析試驗規程》;TB10104-2003《鐵路工程水質分析規程》等。
關鍵詞:新時代、新形勢;實驗室計量認證管理;改革
1? 引言
我國質檢行業自20世紀初開始,曾經一度處于行政管控狀態,直到加入WTO后才逐漸放開對市場的監管。據國家認監委統計截至2016年底,我國共有各類檢驗檢測機構33235家,實現營業收入2060億元,向社會出具檢驗檢測報告3.56億份,全行業從業人員102萬人,擁有各類儀器設備526萬臺。而且隨著國家不斷鼓勵和推進檢測行業走向市場化,國內第三方質檢技術服務機構越來越得到認可和重視。預計到2020年,我國檢驗檢測服務業總收入將達到3000億元,比“十二五”末增長約55%。但與外資實驗室相比,規模偏小、集中度低,市場收入與外資實驗室還有較大差距。下面就實驗室計量認證管理方面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探討。
2? 提高實驗室對計量認證的認識,明確目標
在實驗室進行計量認證之前,實驗室的管理人員首先就要提高對計量認證的重視程度,面向全體員工召開動員大會,保證實驗室中每一個員工都能夠正確認識計量認證的重要性,讓每一個工作人員不論是在思想上還是在行動中都能夠積極響應和參與到計量認證的準備工作中。
除此之外,實驗室的內部宣傳也很重要,必須讓實驗室中每一個工作人員都清楚的認知到計量認證的重要性,將計量認證的準備工作落實到每個崗位上的個人。在準備工作中一旦發現問題,必須及時的采取措施進行協調和解決,避免責任混亂出現扯皮的現象。實驗室的內部如果出現共性的問題,需要對這種情況制定一些相關的規定,讓具體的工作人員能夠有章可循,對于一些極個別的問題,需要工作人員及時溝通交流,通過協商解決問題。實驗室的每一個工作人員都必須明確自身的職責,以大局為重,保證實驗室的各項工作都能夠有序的開展。
3? 做好實驗室的軟件準備工作
3.1? 制定好實驗室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
實驗室的最高管理者需要為實驗室的質量檢測工作制定質量方針,要有明確的質量目標,結合實驗室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質量方針,以便指導管理體系的運行。
3.2? 編制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建立質量管理體系
保證實驗室質量體系文件的完整性,它是實驗室開展質量檢測工作的主要依據,能夠約束實驗室工作人員在進行質量檢測時的行為和工作。
質量管理體系文件通常被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質量手冊》,主要是用來記錄實驗室的質量方針以及實驗室的組織機構和質量體系的相關描述,其中包括實驗室在管理工作和技術工作方面的基本政策;第二部分是《程序文件》,它起到支持《質量手冊》中方針和政策的作用,其內容與質量手冊的規定項目相一致;第三部分是《作業指導書》,主要包括實驗相關的檢測細則、操作規程、自校自檢規程和期間核查規定等;第四部分是實驗的質量記錄,有實驗室相關的各種計劃、報告、記錄以及表格等。
4? 做好實驗室的硬件準備工作
4.1? 實驗室樣品的準備
在實驗室計量認證之前,必須在具備資質證書的部門或機構將認證項目需求的物質和溶液購買充足,保證實驗室中的樣品在考核的過程中儲備充足。
4.2? 落實實驗項目
對準備進行資質認證的實驗項目應落實到各個檢測人員,在正式評審之前組織相關檢測人員就實驗項目進行預考,保證每個檢測人員對于考核項目都能夠熟練掌握,確保在項目考核評審過程中每一項實驗都能夠達到要求。同時檢測人員還需為現場提問做好準備,比如實驗項目的實驗方法、實驗原理、項目的使用范圍、儀器的使用規范、試驗中干擾因素消除的方法以及實驗對環境的需求等。
5? 結束語
目前檢驗檢測機構數量龐大,但體量小,國內實驗室中的絕大多數整體實力、競爭力都比較弱。在此國情下,探索如何在保駕護航、規范發展的基礎上,提高監管效率,服務于各檢測單位,落實國務院“放、管、服”精神,摒除利益,最終將國內的質檢行業做大做強,是我們應該一直堅守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劉飛,葉南.淺析實驗室如何做好計量認證復審準備工作[J].水利水電快報,2016(11):55~58.
[2] 曾述容,付文進,范宏迪,等.農業檢測實驗室計量認證工作初探[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22):36~37.
[3] 邵芬寧.談如何做好土工實驗室的計量認證工作[J].山西建筑,2016(6):250~251.
[4] 王騰杰.淺談實驗室如何備戰計量認證[J].卷宗,2012(5):161.